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14 08:47:25

『壹』 物理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最简单的平衡是二力平衡


2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
)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教学器材:小车、木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动:观察与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受到各种各样力的作用而处于某种运动状态,请同学们想一想,
书本中展现的几幅图景中,物体分别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它们又分别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认真地观察教材图,
通过比较四幅图中航天测量船、
潜水艇、
天花板上悬挂的电灯以及
降落的
“神舟”
返回舱的运动状态的异同,体会各图中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并分别对它们
进行受力分析.
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或看到的类似的运动事例,
讨论各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
状态和受力情况。

交流与讨论:每小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

总结与归纳: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在物理上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几个
力称做平衡力。

二、新课教学:

(一)
、二力平衡的概念

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很多,如静止在讲台上的书本、匀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匀
速下降的降落伞等,
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现象观察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找到他们共同的
性质,建立二力平衡的概念。

归纳: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就称做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平衡现象
中最简单的现象。

提问:
在你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你还观察或知道哪些二力平衡的现象?不妨给大家介
绍介绍。

(二)
、二力平衡的条件

活动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

二力平衡的现象这么多,那么二力平衡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猜想与假设: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可能相等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方向可能相反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
可能
……
..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
可能
……
..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
可能
……
..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
可能
……
..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
可能
……
..
设计计划制定方案:

围绕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设计,摒弃不合理的猜想,选取合理的猜想进行设计

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很好,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实验提示:

为了实验方便,本活动主要探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满足的条件。

由于本活动应注意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要改变哪个物理量?

要能通过实验的探究,分析得出某一物理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探究与验证:

按照教材图所示,
进行器材安装,
注意控制硬纸板两个对角上细线拉力的大小,
选择适当数
量的钩码,来改变细线对硬纸板两个对角拉力的大小.

实验一:
两个力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直线上,
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
响;

实验二:
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研究两个力的
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实验三: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研究作用在硬纸板对角上的两个力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收集证据:根据实验条件的改变,及时记录下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归纳: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验证同学们提出的猜想。

物体处于二力平衡时,满足的条件是: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一般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状态、

判定一个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
当物
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
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这两个力就一定是平衡
力,处于二力平衡.

二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定.
首先,
看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再分
析两个力是否符合“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若这些条件都满足,则物
体就处于二力平衡.其中有任一个条件不满足,物体就不能处于二力平衡.

(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根据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来求另一个力的大
小和方向;

二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且满足二
力平衡时,则可以判定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题解析

例题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例题二: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的受力情况

例题三:阅读书本“读一读”
“潜水艇的浮与沉”
,体会二力平衡在物体浮沉条件中的应用

例题四:漂浮的特点与应用:

活动的设计:如何用一根细木棒与细铁丝区别盐水与水?

例题五:画二力平衡的示意图

『贰』 初中物理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的教案

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是研究物理规律的课,研究规律首先要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将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初学时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它们的不同。
学情分析:
这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在学生进行探索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提问,使学生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仅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知道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理念:
本节是物理规律课,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授课地点: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小车、二力平衡演示器材一套、挂图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提问 提问: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时怎样运动
提问: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在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呢 ?
回答问题。
二、新课引入 小聪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去拉静止的小车,在下列情况下,小车将怎样运动呢?
1. 小聪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车,小车将向____方向运动。
2. 小聪比小明用力小,小聪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车将向_______方向运动。
3. 小聪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车,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 ,静止的小车将________。
从而引入二力平衡课题。 回答:右;
回答:右;
回答: 0 ;静止。
三、二力平衡 定义: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上题第 3 题中,小聪和小明对小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车原来静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现象到处可见,下图中的船舶和汽车有平衡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图9-32)。 回答:
1. 重力和支持力;
2. 重力和支持力。
3.重力和浮力。
请同学们找出平时生活当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 如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静止在地面的课桌等。 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只有两个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为零,就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外力的作用。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本p109活动1 探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介绍仪器和实验方法。
2、明确研究对象:小车。
3、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竖起方向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两个绳的拉力,研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力的平衡问题。
4、观察满足了什么条件木块静止,在什么条件下木块发生运动。
提示:通过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力的情况确定研究方向。
教师在讲述了上述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提示之后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在什么条件下互相平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课本p110 活动2 讨论二力平衡有关的问题:
一对平衡力的要素: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会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就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举例。
五、力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一)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熟透的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答:由静到动。
(3)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越快。
答:由慢到快。
(5)水平滚动的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火车,由于受到摩擦力,越来越慢。 答:由快到慢。
(7)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答: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探究实验:课本p110 活动3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
1、由静到动; 2.快到慢; 3.改变了运动方向。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结论
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六、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阅读全文

与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