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1-01-14 02:16:42

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怎么做

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有一道教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或者编写三道题并说明设计意图,分值15-20分。

作答策略

1、第一问学科知识

2、第二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问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

拓展资料

关于教学设计

1、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案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网络:教学设计)

㈡ 考教师资格证的教案设计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课文生字词/公式/词汇,领会作者情感/公式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合作/XX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运用________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XX学习方式的,学生能够体会作者___________的品质/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xx词汇/xx公式/xx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__________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__________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启发法等等学习方法。(以引导启发法为范本)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的导入方式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如:)
本文采用情境导入法的方式,播放相应的PPT图片或者小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讲授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分组朗读的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例如:数学练习作业,语文书写生字词或阅读感悟
(四)小结
对课文进行一个小结,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适当展现部分课文重点“生字词/公示/图表等等”

㈢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怎么写

给一篇范例给你参考一下。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1.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美观地书写“幸”、“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2.(出示泼水节图片),那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在过节日吗?
对,他们过的是什么节日呢?
3.出示生字“泼”,你能读好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板书:泼水节)
4.泼水节可是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你们看,正在泼水的人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呀?
揭题板书:欢乐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欣赏课文。
下面让我们先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吧!
2.自读课文。
泼水节真好玩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出示)老师有几点要求你能顺利完成吗?
①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②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③难读的句子努力把它读通。
3.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
bǎn nà fèng huang
西 双 版 纳 凤 凰花
tǒng hù piáo
提着桶 互相 瓢
shī līn līn jí xiáng
湿 淋 淋 吉祥如意
xìng fú kěn lí
幸 福 不肯离去 象脚鼓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指名读词语。
⑶“我来当老师”游戏:
⑷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词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是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
出示凤凰花:美吗?它的颜色怎么样?用个词语来说说?(火红火红、鲜红鲜红、红艳艳……)
出示瓢:这是什么?你们家有吗?一般用来干什么的?
出示象脚鼓画面:他们敲的是什么?你见过吗?它象什么?
你还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⑹再读词语。理解了词语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三、通读课文,感受风情
1.初读第一小节
(出示图片)大家今天学得这么轻松,下面我们就到云南省南部去看看吧:瞧!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每当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便迎来了一年一次的泼水节。(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了,泼水节来了。)

2.初读第二小节
那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泼水节吧!泼水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
(出示第二自然段1、2句话: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教师点红这些词: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早已)
谁来读读这些红色的词语?
(读到提着桶、端着盆时做“提、端”的动作,“早早地”说明人们盼望已久,心情急切)
这些词语都会读了,那这些句子肯定难不倒大家。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怎样泼水呢?我们先来看看这组词:
(出示词语:互相追赶、瓢、灌、盆、泼、湿淋淋、笑开了花)
(出示句子: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身上都被别人泼湿了,怎么还这么高兴啊?
(出示句子: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读读这句话你就会知道的。
大家读得好吃力啊!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要读好它,不仅要注意标点的停顿,句子中间也要做适当的停顿,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吗?
(读全段)怎么能不高兴呢?高兴吗?高兴!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儿,你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吗?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
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呢?(泼水节的场面很热闹)

3.初读第三小节
泼完水可不要急着回去,还有其他活动呢!(出示第三小节)
(出示图片)请大家放声读读,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活动?
她们跳的是什么舞?(孔雀舞)
放的烟火你看了什么感觉?(这就叫“放高升”,是把火药装在竹子里,看谁放得高,放得高,意味着步步高升,风调雨顺。)
难怪人们不肯离去啊!让我们齐读课文,把欢乐带给大家。

四、指导书写
1.这欢乐的节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呢?(出示生字)
2.观察字形结构,交流记字方法:
⑴仔细看看上面这行字都是什么结构?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⑶下面的一行前面三个是什么结构?
你怎样记“幸”的?
⑷重点讲解“互”和“离”
教师示范写“幸”、“互”、“离”,生书空,写一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
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肯:上止下月。(字谜)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桶:过去的水桶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幸:(辛苦一点,幸福十分)。
3.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五、课后拓展延伸:
1.读一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一练: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3.(可以选择):查找泼水节的相关知识;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泼水节;画一幅表现人们很快乐的泼水节图。

㈣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怎么写

一)课题 课题是本课时所讲的题目,一般要写在一页的首行中间,要醒目。 (二)教学目的 设计 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三维度;语言表达 (三)课型 即说明属于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教具 即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具准备不仅要写在教案中,更需要在试讲或说课中体现。 (五)课时安排 要根据教材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重点难点的合理分布,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六)教学重点 即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七)教学难点 即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八)教学过程 即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规律,要求要安排得恰当合理、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 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步: 1.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3.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4.归纳小结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5.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九)板书设计 即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要求具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㈤ 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设计是考什么写什么吗

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设计就是考你的专业素养,教学设计应该根据你所要上的内容来写。

㈥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

◎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些对象。

(杨树;人)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

(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

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

(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

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

(象征的手法)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

(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写自1940年,茅盾曾经的文字多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角,此篇热情地歌颂了抗战中的士兵百姓。《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结合这段创作背景,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写作对象及写作风格的改变。

㈦ 教师资格证写教案可以写简案吗

教师资格证面试时,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所以教案一定要写简案,切记一定要写版简案,权从拿到题稿到写完教案,最多8分钟,剩下的12分钟组织试讲语言,如果写教案花费太多时间,你就没时间组织试讲思路了!(图片是目前我发现的最好的简案例子)!

㈧ 教师资格考试的教案设计应该怎样写,有模板吗

网友:教师资格考试教案没有具体模板,就根据平时上课的要求写就好了。给你一教案参考一下: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熟悉6个生字。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课前预备:课文录音带、歌曲碟、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抓住字眼谈话揭题。
师板书“爱”字,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些什么?指名回答(爸爸妈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友爱、爱劳动、爱祖国……)教师小结:在这么多的爱中,有一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妈妈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导入新课。在爱的前面板书:妈妈的并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培养情感
(一)初步感知激发情感
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激发情感,让学生初步体会书中从哪几件事描写了妈妈的爱。
2.学生试读课文,注重读准字音,熟悉生字,新词和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划出课文中的生字,并连着词读一读。
(二)检查学情及时反馈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带读。
2.自由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课文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
5.指名说一说,引出并板书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中写的是什么事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
〈2〉、你们从小长这么大,你觉得那件事使你亲身感受到妈妈的爱。指名回答,学生选哪一节,就从哪一节开始学,重点指导读好一节。
指名读,学生评读。再自读自悟后四人小组讨论:读了这一节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句。指名回答后再讨论:每一句诗应怎样读才能充分表达出感(教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试着体会读,再指名读,评一评(让学生懂得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想一想:在这一节里,妈妈的爱指的什么?(妈妈的爱指的是清凉的风)
(2)提问:妈妈拿着扇子,汗水怎么会湿透了她的衣裳?(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是妈妈坐在床边为孩子扇扇子,尽管天气炎热,她不顾自己,一心想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汗水湿透了妈妈的衣裳。)
理解“湿透”、“衣衫”的意思。
(3)告诉学生: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这是孩子亲身感受到的清凉的风就是妈妈的爱。
读时让学生体会出享受妈妈的爱的这种幸福温馨的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采取以上学习方式,读好另外二节。
(1)指名读。想一想:在这一节里,妈妈的爱指的什么?(妈妈的爱指的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指的是滴落的泪)
(3)理解“遮雨”“很烫”“额头”的意思。
(4)要求学生读出一定的语气,感受妈妈的爱是那样真挚。读第三节的最后一句要读得慢些,教师范读。
男生读第二节,女生读第三节。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夏天妈妈给我扇风,雨天妈妈为我遮伞,生病了,妈妈为我着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多么平常的小事。师问:你能再说说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吗?(四人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体会妈妈的爱在这些小事中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这一节。想一想: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了这一节,我知道书上说的小姐姐懂得:“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她为妈妈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她对妈妈的爱,并祝妈妈节日快乐。我还知道妈妈的爱指的是妈妈对孩子甜甜的吻。)
理解“亲吻”“脸颊”“献”的意思。
(2)齐读最后一句并回答:读了最后一句,你是怎样想的?
(我想:最后一句是书上的小姐姐,其实也包括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地长大,没有妈妈的爱就没有我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3)出示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妈妈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妈妈的爱。指名回答(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教师小结板书:爱妈妈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同学们想的、说的都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爱里成长起来的,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当我们懂事了,或者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是幸福的微笑。妈妈给了我们许多许多的爱,我们也要用爱回报妈妈,我们永远永远地爱我们的妈妈。
五、深化朗读熏陶情感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六、齐唱歌曲表达情感
(播放歌碟)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就是考教师资格证上教的教案。

㈨ 小学音乐音乐教师资格证教案怎么写

您好,给您看看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
【难点】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
师: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
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
(1)为音乐配伴奏
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
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
(2)简单介绍乐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
(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
①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
②老师弹奏音乐主题A、B、C,学生学唱
老师示范并引导:演唱音乐主题A、B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演唱音乐主题C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
③学生再次跟琴学唱。
④整体演唱三段主题。
长 理 职 陪

㈩ 如何写一篇高质量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案设计思路和书写步骤(一)

——历史学科为例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的面试采用结构化问答、无声试讲、答辩三步走的方式。而第二个环节——试讲在整个面试中又占据主要比例和分值。因此,在面试中完成一项规定的试讲对于一次面试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精彩的进行一次试讲呢?古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讲出一节课,前提是要做到有所准备,在资格证面试中试讲的前提准备就是教案的设计书写。有些考生会有这样的误区:教案设计基本不算分数,考官也可能基本不看,所以教案随便写写即可。对教案有如此曲解的考生认为就算随便写一份教案也能讲好一节示范课,但假如你不提前设计好思路、书写好板书等,那么在短暂的时间和紧张的情绪下,试讲思路会因此而被打乱,严重影响面试成绩。所以,教案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设计、需要注意哪些等等?这些都是一下重点分析的。

教案设计是教学的前提准备,不可或缺。一般情况下,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文本、学情、教学过程等。如下图:

这里常用的主要有媒体导入、生活实例导入和复习导入三种形式。下面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导入进行示范。

1.媒体导入示例

教师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提问:通学生,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之后说出这首歌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歌曲播放结束后,找学生回答歌曲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思考: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呢?有何重大意义呢?由此导入新课。

2.复习导入示例

首先,提问复习上节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由谁率先发起的? “五四运动”什么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学习这一思想的人被称为什么?其次,学生回答完两个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后来怎么发展呢?导入中国共产党。最后,提问“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历史条件、重大意义吗?”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思路引导和具体环节阐述,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新课几个环节。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新课教学、深入过程、延伸影响、小结作业、板书设计)下次会为大家具体分析。

阅读全文

与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