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5浮力教学反思

5浮力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13 18:12:10

㈠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关键是准备好实验器材,分别是大小相同轻重不同和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两组材料,但这样的材料不是那样好解决的。我采用的是古老“沉浮实验盒”和学生学具的材料结合,才勉强完成这两个实验。

㈡ 怎样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一、内容的反思
教师的授课必先确定授课的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如何把握,时间和内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课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压强和浮力一章的内容时,在讲授压强时,通过练习让学生从中了解密度均匀、高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物体在平面上产生的压强与其底面积无关。这样,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的认识有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也有了一个说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课堂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学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检验的标准。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我先设计了几个问题:你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了吗?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途径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亢,怎么样才能创造既有舒适感又有生活情调的高雅活动场所。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节、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怎样构建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此外,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定了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内容之一。
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惟恐学生说不好,所有问题的答案都由老师代替。其实,你越是不放心,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类作业他们越作不好。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是良方,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表扬,对于差的多鼓励。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经过了以上反思,加之完善、优美的教学设计,使师生的教学活动产生一种谐振,课堂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业务成长百尺竿斗,更进一步。

㈢ 《浮力》教学反思怎么写

你是老师的话(同学的话凑合看吧):
浮力运算技巧,△Vρg=△F,
引入非正式概念:平均密回度,把某一答物体的质量除以他的体积,得到一个ρ,用于计算方便
将难思考点通俗化,如:密度大比水大的,就是说他比水“重” ,所以他就垫底了(沉了)
力的分析(力求通俗话),越深,分子就被压来挤着了,所以密度大了(那种气泡问题)

其他的在你的教学中找出学生的易错点,先用感性方法讲,再讲理论

㈣ 关于浮力的5个公式的具体用法

浮力的计算式:
1、F浮=ρ液V排g
(此式普遍适用)
(知道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内积,可用此容式计算。)

若要计算空气的浮力,则把上式中液体的密度改为空气的密度
F浮=ρ气V排g
2、F浮=G-F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浮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前后的读数之差。
(知道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可以用此式计算浮力。)
3、F浮=F向上-F向下
(适用于上下横截面积相等的物体)。

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若物体没有浸没,则要知道物体底部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底面积、液体的密度。

若物体全部浸没,则要知道物体上、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底面积,液体的密度。)
4、F浮=G物
(适用于漂浮或悬浮)

㈤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反思

钩码在水中会下沉,它受到水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F浮=ρ水gV排,钩码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因为钩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受到水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钩码在水中会下沉。

㈥ 初二物理浮力总结

1、浮力的产生:上抄下表面有压力差(深度不同)。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计算方法:
压力差法:F浮=F向上(受到向上的力)-F向下(受到向下的力)
示数差法:F浮=G-F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定律法:F浮=ρ液gV排
漂浮法:F浮=G
4、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F浮=G V排<V物
悬浮:F浮=G V排=V物
下沉:F浮<G

㈦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反思与体会

p=m/v P测≠P金 或= 依据密度不同物资一般不同

P平均*V=P1*V1+P2*V2
V=V1+V2(不计体积损失)

参照物和实验物的 要测的 或要证明的[条件不同测的不同]

其他自己翻书

阅读全文

与5浮力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