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教学设计天外来客陨石

教学设计天外来客陨石

发布时间:2021-01-13 08:47:58

①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 陨石来了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学生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课开始就充满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学生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我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学生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重点字词。 3、学生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四) 再读,理解内容 1、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读后互相评一评。 2、同桌合作读展示,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 4、学生评价教师朗读情况。 5、学生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集体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后补记:我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我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我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注重了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同桌读、教师读、自己读、指名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陨石的奇妙。] 8、学生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学生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以童话般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2、谈自己的愿望(出示陨石图)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情感得以升华。] 3、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 教师总结:是啊,只要我们爱说爱问爱动脑,天下的事情就能明了,让我们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继续去探索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② 中班教案《陨石来了》活动反思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学生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课开始就充满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我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学生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我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学生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辨别重点字词。
3、学生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四) 再读,理解内容
1、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读后互相评一评。
2、同桌合作读展示,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
4、学生评价教师朗读情况。
5、学生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集体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后补记:我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我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我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注重了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同桌读、教师读、自己读、指名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陨石的奇妙。]
8、学生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学生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以童话般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2、谈自己的愿望(出示陨石图)面对天外来客—陨石,你想对它说什么?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情感得以升华。]
3、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
教师总结:是啊,只要我们爱说爱问爱动脑,天下的事情就能明了,让我们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继续去探索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③ 天外来客陨石这首诗是怎么压韵的

1、这首诗的主要韵脚是“ing“,主要押韵的字有星、行、明、醒、硬、静。辅助版韵脚是“权eng”,韵字是灯、成、程。

2、《天外来客——陨石》原文:
说它是石头也行,
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
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它曾沿着自己的轨道,
在宇宙的海洋里航行。
当他和大气接触的时候,
就放射出耀眼的光明。
落在地球的怀抱,
像一盏熄灭的灯。
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
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它还有丰富的铁和镍(nie)
所以才这般坚硬。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
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
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
宇宙派它来做信使,
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

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天外来客一陨石》的课文倒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一段

说它是石头也抄行,
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
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它曾沿着自己的轨道,
在宇宙的海洋里航行。

当它和大气接触的时候,
就放射出耀眼的光明。

落在地球的怀抱,
像一盏熄灭的灯。

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
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它含有丰富的铁和镍,
所以才这般坚硬。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
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
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

宇宙派它来做信使,
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

⑤ 天外来客陨石最后一段感受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了解关于陨石的知识,学会围绕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学习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陨石吗?
生1:陨石也叫陨星。
生2:陨石是来自宇宙的一种石头,含有化学元素。
生3:……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这里,老师要强调一下这个“陨”字。读音为“yǔn”,大家跟我一起写这个字。(生书空)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刚才朗读,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标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1:标题用了拟人手法,把陨石比作天外来的客人。
生2:标题中有一个破折号。
师:你真细心!破折号的用途有很多,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解释说明、表示说话中断等等。谁能告诉大家破折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说明了天外来客就指的是陨石。
师:非常好。同学们,看到这首诗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生1:为什么把陨石叫做天外来客呢?
生2:陨石是什么样子的?
生3:陨石是怎么来的?
生4:这首诗要告诉我们哪些有关陨石的知识?
……
〔评析〕
紧扣课题,引导学生了解陨石、学习“陨”字和破折号的用法,自然而然地把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指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既为学文创设条件,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梳理问题,自主学习
师:问题是思维的发端,我发现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陨石是什么样子?陨石是怎么来的?陨石有哪些知识?这些问题就是诗中的主要问题,请同学们走进诗中,一边 认真地读,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读的过程中,用笔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生:自由读诗,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诗读完了吗?请小组长带领组员互教不认识和不好写的字。
生: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通过课前预习和刚才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学,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
师:有哪些字不好写,我们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呢?
生1:我觉得“默”字不好写,左边是一个“黑”,右边是“犬”,容易把“犬”字上的一点忘了。
师:同学们拿起手和小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生书空)
生2:“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甲乙丙丁的乙。
生3:我认为“镍”字难写。
师:这个字老师也不太会,我们请小老师给大家教一教。
生4:镍,读niè,左右结构金字旁。右边上面是自己的“自”,下面是木头的“木”。
师: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多音字呢?
生齐答:有,“的”就是多音字。
师:它有哪些读音呢?我们说一个读音组一个词语。
生1:dí,的确。
生2:dī,的士。
生3:dì,目的。
生4:de,好的。
师:同学们生字学得很认真!这些字的作用可大了,把他们一个个放入课文中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学会了字词,诗一定读得不错,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生:齐读诗。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流畅,声音也很洪亮,要是再把自己的感悟投入进去,就会读的更好。还想读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陨石是什么样子?”、“陨石是怎么来的?”、“陨石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从诗中能不能得到解答。请你再画出从哪儿可以看出陨石的样子,哪儿告诉我们陨石怎么来,哪儿告诉我们陨石的知识?读完、做完后先在小组交流。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请“梦想组”的3号同学回答,你们组找到了什么问题的答案?
生1:我们组找到了“陨石是什么样子”的答案。陨石是一块石头,也是一颗星星。
师:在诗中的第几小节呢?
生1:第一至二小节(教师相机板书,帮助学生梳理)。
师:很好,你们组很会学习!还有哪些小组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生2:我们组找到了陨石是怎么来的。原来是在宇宙里沿着自己的轨道航行,当它和大气接触的时候放射出强光,落到地球上。是诗的第三到第五小节(教师相机板书 )。
生3:我们小组了解了有关陨石的知识。它含有丰富的铁和镍,它很坚硬,由物质构成。在诗的第六至第九小节(教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看来只要认真读诗,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看看最后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
生:陨石是宇宙派来的信使。
生:让我们知道了它过去的行踪。
师:对,最后一节就是想告诉我们,陨石像信使一样向我们介绍着它的过去。
〔评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走进诗歌进行自主阅读,学会生字词、熟读诗歌,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主要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许多提出问题而置之不理的课堂教学相比,老师的梳理问题很关键,因为它既帮助学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会质疑;又真正的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有了被尊重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的感觉,自然学得积极主动。
三、引导朗读,读中感悟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了解每节诗的内容,男女生分节竞赛朗读,看看谁读得更好。
(男女生分读)
师:这一次读得真不错,比上次更有韵味了。男生要是再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会更棒!
师:下面,小组内互相竞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有节奏和韵味。
(生小组内互读,师相机指导)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专注,哪个小组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寒冰组”齐读)
师:你们发现“寒冰组”读的时候优点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们组声音很洪亮,读得很流畅。
生:而且很有感情,尤其是“它沉默着,那么安静”一句,读得很轻,真的给人很安静的感觉。
师:哦,你听得很认真,也很会欣赏,谢谢你!哪个小组有信心和“寒冰组”比一比?
(“爱国组”齐读,生互评)
师:同学们,你们越读越好了,读诗就是要静静的、用心走进诗歌的意境,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评析〕
朗读既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对于诗歌,老师通过小组比赛朗读、评价的策略,把朗读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朗读走进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四、背诵听写,检测提高
师:刚才小组读的各有千秋,通过朗读,我们更明白了我们刚才解答的问题,就是诗的主要内容,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这也是我们背诵这首诗的思路。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背诵。
生:学生练习背诵
师:谁愿意背前三节给大家听呢?
生1:背前三节
师:背的不错,认真流畅。我们一起试着背背全诗。
生:集体背诵
师:今天,如果还有没背过的同学请一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背会,下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陨石的。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我们检测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默默、派来、曾经、的确、宇宙、回忆……
生:静静地听写
师:写完后,小组长批阅并改错,全对的小组请举手。好!给“雷锋组”、“书香组”各加5分,希望各学习小组继续努力。下课!
〔评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新课标的定义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就是要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不同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语文的东西。本节课指导学生朗读完诗歌后,及时教给学生背诵诗歌的方法、让学生背诵,及时检测今天所学的生字词,看似简单,却真正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因为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首先得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会写语言文字,尤其在第一课时要多给学生读、思、听、写的实践,引导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主建构。

⑥ 天外来客陨石的感悟怎么写

《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以现代诗的形式,用流畅、通俗易
懂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一些知识,并于结尾表述了作者的愿望——想知道它的过去。以此激发学生
对自然景观的好奇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向往。
拿到教材,首先粗粗浏览全文,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全文以及其简练的语言浅显地述说了陨石
的知识,表述了及其质朴的愿望,没有华美的语言,更没有可供挖掘品味的词句,通篇似乎只是对
陨石知识的泛呈,对于一向喜欢咬文嚼字的我来说,实在缺乏足够的吸引。

⑦ 价值不菲的天外来客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有什么区别

陨石是一种被称之为天外来客的宝贝,只因为陨石中含有的铁元素和镍元素等多种物质,使得陨石在地球上的市场还是相当吃香的,让人尽管每年朝着地球飞来的于是超过了5万吨,却因为陨石和大气层相撞时的高温使得陨石在距离地球降落大约还有50公里的地方,几乎就完全燃烧殆尽了,以至于体积稍大块的陨石在地球上比钻石和黄金还要难找到!

其实,地球上的宝藏还是相当之多的,只是得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的辨别宝贝,并找到宝贝!

⑧ 《天外来客一陨石》一文中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陨石是天上的星体掉到地球上形成的,所以陨石原来是星星陨石的组成跟地球上的石头是差不多,所以陨石也算是石头

⑨ 课文<天外来客-陨石>这首诗是怎么押韵的

是由ing押韵的!

阅读全文

与教学设计天外来客陨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