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力的教学反思

力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13 01:06:27

Ⅰ 《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主要围绕“力和运动”关系开展教学设计,从物理学上的讨论到实际生活事例的分析,从活动的设计探究到归纳总结,从规律的得出到知识的应用,都要紧紧抓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反思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反思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结论与学生生活中直接印象基本一致,因此,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彻底纠正这一错误认识,需要有“先立,后破,再点”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澄清认识,加深印象。

2.“惯性”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学时往往觉得难以理解,教学时应从大量的具体现象中分析这一概念,同时,也要注意惯性现象与惯性定律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分。

3.基础较好的班级适当介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这一知识。

反思三: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包含两个知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知识。

牛顿第一定律,首先我从生活现象(书中的图)让学生体会力和运动的关系,然后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入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再观察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再到伽利略的观点,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物理理论形成探究的过程。最后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知识讲解时,强调对惯性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讨论自己对惯性的理解,并可以举例说明,特别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我觉得将惯性类比于睡懒觉的惰性还可以。惯性现象一定要做实验再配合讲解就很好了。

Ⅱ 小班数学观察力游戏《圣诞老人》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一、 设计意图:圣诞老爷爷又来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圣诞老爷爷送的礼物了。我的活动设计便是以圣诞老爷爷的礼物这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新纲要中“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指导精神为依据。我通过音乐、谈话、故事等多种方法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再用 “制作圣诞礼物”来装扮圣诞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圣诞为主线,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今天我组织的语言活动‘我想飞’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做为主题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二、目标确定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
2、知道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3、让幼儿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知道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让幼儿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从第一到第三的环节的逐步深入,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将朦胧的渴求升为理想以及如何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 活动准备: 我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一下材料:
1、圣诞礼物、圣诞老人的信 2、圣诞帽、圣诞树3、剪刀、彩纸、包装带、胶棒等制作礼物的各种材料 4、布置一间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谈话法、动手操作法、启发提问等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更好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采用提问发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的观察,启发幼儿的积极思维。
实际操作法:幼儿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中任选一件进行操作,并运用其来实现自己的飞翔梦想。
我运用启发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观察环境,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五、教学流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发育情况、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一)导入:在歌声中幼儿轻松的投入活动
(二)活动:在谈话中使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
(三)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延续:使幼儿的活动中学会分享
为什么要安排这四个环节呢?
1、 导入:开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这部分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能为后面的活动重点做好铺垫。因此,我利用圣诞代表曲《铃儿响叮当》配合布置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告诉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来了。
2、 活动:
(1)用谈话的方式初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让幼儿观察圣诞老人使幼儿了解其外观及穿着。
(3)教师讲述故事《圣诞老人》,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
(4)教师分发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并读信。(带魔力的糖果,并且告诉幼儿把糖果放到口袋里糖果就会发挥魔力,能制作出漂亮的礼物
3、 操作: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在欢快音乐声中动手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
4、 延续:送礼物。教师带领幼儿去中班和小班送礼物,并说上一句圣诞快乐等祝福的话。
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 。

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反思

请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文章作者所指害事物

2、鲁迅何立刻给予反响或战内争

1、提社认容失掉自信力悲观论调(1、2两节)

2、▲直接反驳错误论调作者认失掉信力发展着自

欺力(3-5)

▲论述我失掉自信力间接反驳(6—8)

总结同刚才讲些内容作者先提社认失掉自信力悲观论调(1、2两节)接着通析直接反驳错误论调作者认失掉信力发展着自欺力(3-5)

热情讴歌我失掉自信力

其实种议论叫驳论先树再打倒既提自观点先破立、先台贬

Ⅳ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反版馈可以加强学生权时空一步学习的动机,并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进而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学生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Ⅳ 怎样描述力 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反思

归纳起来,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时间的把握上还是不太合理,有前紧后松的感觉。回

2、虽然答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位,缺少促进或指导。

3、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而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少。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会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以后教读鲁迅先生这篇比较含蓄、尖锐的课文,要重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得到体悟和提升。

Ⅶ 风娃拉力赛教学反思

这一次上课,我先演示,再准备了弹簧,导线,橡皮筋,橡皮泥,纸片版,让学生动手实验,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忙的热火朝天,在亲自体验中发现了各种物体的受力时和撤掉力后的变化情况,对于自己的收获也很乐意表达出来。尤其是增加了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的环节,一个个踊跃举手,大胆发言,将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联系上了生活。在使用拉力器研究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下,知识的获取效率是最高的。通过一些小实验,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主动性变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自然调动起来了。
但在显示物体微小形变时,只使用了让学生站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弹性形变,没有使用将微小的形变放大处理,使学生没有学到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后有待改进.

阅读全文

与力的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