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获奖面积单位教学视频

获奖面积单位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1-01-12 15:19:09

1. 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他们是如何规定的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边长是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
边长是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常用的面积单抄位有平方米、平袭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用字母分别表示为m²、dm²、cm²、mm²。面积指的是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二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面积,面积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

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怎样应用信息技术

1、将数学绘本引入课堂,辅助数学教学。利用绘本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寓教于乐,克版服了数学课堂的权枯燥与单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建立面积概念。本节课,学生的认知由线过渡到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面积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于老师借助多媒体用红色色块动态涂满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涂色的面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的优势。3、把数学做“长”,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面积时,于老师提供了一个长方体,让他们先摸一摸长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又摸一摸其他面的面积,让孩子们感知到像这样的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而且每个面都用面积,为后继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进行了巧妙的渗透和铺垫。

4. 常用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

常用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除了以上常用回的答,还有不常用的面积单位:公亩、平方千米和公顷。

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但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5. 一个面积单位的读法

读亩……读音和母相同

6. 如何教学面积及面积单位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内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容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7. 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标上它们进率

平方千米到公顷是一百,公顷到平方米是一万,从平方米到平方分米是一百,平方分米到平方厘米是一百,平方厘米到平方毫米是一百,平方毫米到平方微米是一百,平方微米到平方纳米是一百。

8. 对每个面积单位怎样规定的

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就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公认的面积单位,用字母可以表示为(m2,dm2,cm2)。

9. 如何评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

又一次走进数学课堂,聆听了本校刘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节课刘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终因突然停电而使所有的课件准备都成摆设与徒劳。记得五年前有一次参加镇小的一次大规模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兴冲冲走进一个当时比较出挑的名优女教师的课堂,观摩她的二年级数学课。大概开始了十来分钟,她在使用课件的时候突然电脑出了故障,于是她就停了下来,请来了学校管电教的,管教学的副校长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连校长也亲自赶来救援。花了近二十来分钟,终于又可以继续了。这半节课时间里,她就把数学课改成了学生的即兴才艺表演,幸亏她所带的那个班级是学校唯一的实验班,学生唱歌什么的都还拿得出手。然后接下去的课是可想而知,当然最终也没进行评课,不过我想挤挤挨挨听课的老师心里头都有嘀咕。当听完课,我实在感受不到这一课件对本内容的学习能起多大的效果。顶多只是花了心血准备最终没用上是个遗憾罢了。
刘老师也是位年轻的老师,此意外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课堂,课依然那么流畅。他利用学生手头的小学具,依然让学生学得那么投入而有兴致。只是我们听课老师看不到他的课件里还藏着什么觉得遗憾罢了。
纵观整堂课,刘老师不停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发现问题,并从中形成概念。第一环节通过摸与看,懂得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通过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叫面积,板书整理出定义。第二环节仍然小组合作,想办法比较三张彩纸的面积大小。在第一次交流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借助学具来进一步比较大小,并对方法有取有舍,怎样比较才是最确切的。第三环节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时,有扶到放,不仅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具体的大概大小,还能正确定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平方米。最后及时回顾与小结。
生动地设计总能吸引学生来兴趣昂然地投入学习探究,不用担心学生无事可做,不用担心学生利用探究时间讲空话聊天。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是知识的主人,讲数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有形的东西。这都是教师理念的与时俱进带来的课堂氛围的良好转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以一个数学门外汉的角度看这堂课,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减少旧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相混淆,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相混淆。而且从课堂上已经不难发现,学生认为周长与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长的面积就大。在交流时,也有学生老把面积说成周长。所以,我觉得在认识面积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加以区分概念。
2.面积单位是个新概念,建立时是否可更深刻些?作业时,学生把单位都填写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只要当时教师在板书后再把面积单位强调一下,就不会出现这错误。另外找1平方厘米的物体时,只能说是“约1平方厘米”,毕竟都不是标准的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由线条的认识到平面的认识,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已可以说是质的跨越。要让每位孩子都有清楚的认识,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推敲的成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最近我有幸在茅箭区实验学校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收获了不少。兴奋过后, 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课中的成功与不足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引入,并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可以站几位小朋友等?使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2 从面积的概念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很自然的展开教学的。例如:比较不出来哪个的面积大时就要来测量,一步一步是引出来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教师是顺着学生的思维,随着学生的想法把新的内容加进去的,和学生的思维同步。
3、“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量一量图形面积,验证1平方米可以站几人等。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教具、课件发挥了作用,较适合。
二、不足之处
1、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太清楚,有详无略。
2、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课堂中小组活动欠缺组织和章法,没有达到小组讨论、操作的真正目的。
3、教学机智需要加强,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在处理上缺少分寸,教师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平日里多积累。小组讨论后教师对好的方法要加以评价或介绍,对学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要有选择的按照顺序进行。
在今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中,关于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我不是以讲解示范为主,也没有提供现成的面积单位直接让学生进行感知,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操作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亲自画一画、剪一剪、看一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较好的实现了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和建立。可以说,学生经过这种“亲身体验”,理解更到位,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掌握的程度也比直接借助现成的面积单位进行感知要牢固的多。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了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进一步让学生在熟知的、现实的情境中增强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这样,不仅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养成了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构建所学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想学的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的这一课的教学就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站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这节课我真正把数学教学设置成了一种活动,把原来静态的学习内容以“动态生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本节课中,除了上面开展的“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在每认识一个面积单位之后,都要利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亲自去量一量、测一测,有测量卡片的面积的活动,有测量课本封面面积的活动,有测量黑板面积的活动。正是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认知产生了飞跃,从而为后面引出较大的面积单位扫除了障碍。

阅读全文

与获奖面积单位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