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教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第3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设计
中班数学教案:《等于和不等于》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其实际含义,能用内=、≠表示两个集合的数容量关系,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2、复习数字15,了解它.....·游戏不全等于娱乐,也不全等于教育 游戏不全等于娱乐,也不全等于教育 游戏不全等于娱乐,也不全等于教育。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教育。同时,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升和毫升》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单元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苏教版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第3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设.. 教学内容:p.15~17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2. 关于升和毫升的资料
1、升
升,容积单位。升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为L,其次级单位为毫升(mL)。回
2、毫升
容积单位,答升的刺激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为mL。
1L=1000mL=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L=1dm*1dm*1dm=10cm*10cm*10cm
1mL=1立方厘米=1cc
1立方米= 1000升
(2)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其他容积单位:
oz即盎司(英语是Ounce,简写成oz),这里指液量盎司,为容量计量单位。英美单位制都有这一单位,略有不同,英制1盎司为28.41mL;美制1盎司为29.57mL。16盎司折合1品脱(美制)。
最早是饮用不同的酒,选用不同的酒杯。杯的容量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上用盎司作为酒的液量单位。美国不使用公制度量衡。一磅大约是454 克,相当于十六盎司。
一磅约为一品脱(不到0.5升)水的重量,因此有这样的俗语“一品脱一磅,世界就是这样”。在美国度量衡中,一品脱包含十六盎司。在英制度量衡中,一品脱约合20盎司。
单位换算:
1英制液体盎司=28.3495231毫升(1/5英制及耳)
1美制液体盎司=29.571毫升(1/4美制及耳)
3. 学习教学设计这门课后的期望
我们认为一堂好课应该看学生是否“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也就是说,在教师营造的宽容、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把每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把智慧的火花点燃,把情感的闸门全部打开,争先恐后地把小手高高举起,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问、所感。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一课时,针对班中个别男生注意力易涣散这一情况,为了丰富学生对1升水有多少的认识,我要求同桌合作,用自带的大饮料瓶做成一个1升的量器,再引导学生想办法用自制的量器量出1/4的水。在明确老师的要求后,同学们开始活动了,一人盛水注入瓶中,一人扶瓶观察水面高度,同桌间配合默契,小眼睛注视着瓶子,丝毫没有走神。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加深了对1升实际容量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
4. 升和毫升的手抄报内容
升和毫升的手抄报内容
升与毫升都属于体积单位,换算关系为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升也叫“公升”
5. 数学升和毫升的论文
科学性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理论性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平易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专业性
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
实践性
是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它还表现在内容上,旨在根据一定的岗位职责与目标要求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