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12 01:36:40

1. 郭沫若写《天上的街市背景》的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 《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美丽清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

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由此可见,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诗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是对一定会有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天上的街市”既然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那里一定是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

诗人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正在那里享受着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诗中的牛郎织女是中国人民化身。本来,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

因而牛郎织女可以一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向读者提供着人间情趣。

在《天上的街市》中,“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在诗人郭沫若的心灵视野中,天上的世界对应着地上的世界。

当地上的世界给他留下“眼儿泪流”“心中作呕”的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在《女神·上海印象》中,他借“天上的街市”抒写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2.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的阅读问题

1.对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人改变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是为了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B.四个“定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
C.有“流星”想到“灯笼”的联想。
D.“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暗示了黑夜的降临。

2.“灯笼”换成“花篮”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把流星比作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既因为灯笼和流星都是闪闪发亮的,花篮是不会亮的。又与上文照应,因为前文将天比喻成街市,而且街市上挂着灯笼很正常,花篮就不行了。

3.“街灯明了”和“天上的明星”两句中“明”的词性依次是 动词 和___和 形容词 。

4.第二节诗中能概括天上总貌的一个词是 神奇

5.诗中写实的作用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

对比,衬托出天上的神奇与快乐。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与批判;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心中的复杂感情。

6.第一节中的“明”和“现”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理由和楼上一样,就是因为街灯本来是不亮的,所以用“明”;而明星本来就是亮的,所以用“现”,如果换了,则与事实不符。而且“明”写在黑暗中照亮,而“现”则是一直存在,意义也不同。

7.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B.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
D.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郁闷的感情。

3.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赏析: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磐》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还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是今天晚上我们欣赏到的这首《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却是非常的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的。

诗歌郭沫若做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日本留学,和那个时候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着对理想未来的迷盲,诗歌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想象。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将明星比做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其实是我们平常最常见的景象了,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这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我们再往下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这几句让我们联想,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而舒适的东西。

再往下,“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诗中描述的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那被浅浅的天河分割着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在守着银河只能远远相望吗?诗人说,“定然骑着牛儿来往,在美丽的夜里,他们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行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古的神话,化解了那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似和哀愁。

朋友,郭沫若先生的这首《天上的街市》,风格非常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旋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思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是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文学成就: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4.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讲解

天上的街市

要点难点

一、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三、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例如:他在《仰望》中写道:“污浊的上海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黄海中的哀歌》中写道:“浪又浊,漩又深,味又咸,臭又腥,险恶的风流,没有一刻的宁静,滔滔的浊浪,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我要几时候,才能恢复得我的清明哟!”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徒然归于破灭,诗人的一度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他在《星空》集的《献诗》中写道:“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蓄了多少深沉的苦闷!”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来收入《星空》集中。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1914至1923年,郭沫若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习。初到日本时,异国生活中所受的民族歧视,个人婚事的失意,使郭沫若陷于消沉苦闷之中。他因此读《王文成公全书》,深受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同时,王阳明学说又把他导引到老庄哲学、孔子哲学和印度哲学。此时郭沫若接触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感受到清新恬淡的风味,由泰戈尔进而接触印度古诗人伽毕尔。后来他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歌德,由歌德又导引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对于泛神论和思想感受着莫大的牵引”(《我的作诗的经过》)。“五四”时期,他还喜欢过康德、尼采,并接受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以及当时颇流行的新罗曼派和德国新起的表现派的影响。中外诸家的多种影响,使郭沫若前期思想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他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抗战开始,回到中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他所著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当时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1949年北平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段落大意

全诗分三段:
1.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
2.第二节写天上的街市。
3.三、四两节,由天上的街市进而想象天上的生活。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因为作者正是痛恨黑暗现实,才觉得美好的世界只有在天上,才想象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美好,在这样的想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告诉人们理想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写作特点

联想的自然,想象的丰富,意境的美妙,语言的优美,是这首诗的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勾画出美好的意境。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天上的街市美丽属于想象,由街市再想到人,想象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更是进一步的想象。这样,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也是一特点。

街灯与星星都远远地在夜色中放明,视觉感受极相近似,诗人由此落笔,把地上天上融成一片,进而放纵想象于星空,十分自然;第二节用轻巧的笔触略加点染,幻想出天上世界美妙而朦胧的背影,第三节推出人物,想象更为具体、真切;第四节写流星,这一飞驰苍穹的光点,使全诗境界顿显活跃。诗人象是采用了我国绘画中层层皱染的传统技法,使画面越来越清晰,幻景越来越动人。结尾一句“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给读者一幅历历可见的牛郎织女游乐图。诗收束了。但星际人物出游的景象还在继续,显得余韵悠然。

全诗语言朴素,用词准确,恰当地表现了天街生活的情景,意境深远。
在描写天街生活时,作者只写了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于“浅浅的”天河两岸,最后也只写了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内容和语言都很朴素,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过多的描写,却刻画了一幅淳朴和平的生活图景。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诗的第一节,作者用了两组词来表现明星和街灯。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在黑暗中亮起来的,是人们使它亮起来的,所以用“点”表现它的出现;而星星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随着夜色的加浓而越来越明显,因此用了“现”来表现它的出现。又因为街灯亮了之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用“明”来表现它的状况,而星星却不停地闪烁着,所以用“闪”来表现它的状况。虽然是几个常用词,但用得恰当、准确。
此外,诗中多次用了“想”、“看”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作者思想活动情况,使全诗内容清楚,层次分明。
郭沫若同志是有名的用字推敲大师。这首诗同样具备这个特点。试举几例: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学生在背诵时很容易弄错。仔细一讲这两个字的特点,学生就再不会弄错了。用‘闪’字把明星一眨一眨的象人眨眼睛一样的特点写了出来;用‘点’字把人们用火柴棒将灯燃亮的特点写了出来——中国历代的灯都是用油或气,而油或气总要有火‘点’才燃。后来虽然引进了电灯,这个‘点’字却仍没丢掉。‘闪’的是‘星’,‘点’的是 ‘灯’。诗中最巧的是一个‘朵’字。一般说,星的量词‘颗’。这里为何用了‘朵’呢?因为流星是星际间分布的一些固体尘粒,它们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由一固体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象花,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用一个‘朵’字给流星描了一幅画。我想,这样的讲解对学生掌握诗的内容和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特征是有好处的。

5.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版街灯。权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6.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

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注释:

1、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表示肯定。

3、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4、珍奇:稀有而珍贵。

5、甚:很。

6、流星:划过夜空的天体形成的亮光。

(6)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后收录于郭沫若的第二本诗文集《星空》中,《星空》收录的作品均为诗人1921年至1922年在日本、上海两地所作。

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高潮已过,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同年与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是创造社的骨干成员。

后又发表诗集《星空》《恢复》等。抗战期间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诗文。1949年后,郭沫若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职。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潮汐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学术专著《石鼓文研究》等。

7.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内容

郭沫若《天复上的街市》原诗如下制: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8.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讲解

天上的街市
教材分析:
1.《天上的街市》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县人,原名郭开贞,沫若是他的笔名。中国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是我国五四时期杰出的诗人。1921年出版的《女神》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一部新诗集。《女神》那炽热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的精神。《女神》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
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高度评价郭沫若说: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
例如,他在《仰望》中写道:“污浊的上海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黄海中的哀歌》中写道: “浪又浊,漩又深,味又咸,臭又腥,险恶的风浪,没有一刻的宁静,滔滔的浊浪,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我要几时候,才能恢复得我的清明哟!”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诗人的一度兴奋激动陷人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他在《星空》集的《献诗》中写道:“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蓄了多少深沉的苦闷!”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上,后来收入《星空》。
2.内涵精点
《天上的街市》全诗语言质朴、用词准确、表现了天街生活的情景、意境深远、语言精练优美。街灯与星星都远远地在夜色中闪烁,视觉感受极为相似,诗人由此落笔,把天上地下融成一片,进而放纵想象于星空,十分自然。
《天上的街市》主要运用了联想。诗人由街灯亮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明星想到天上的街灯,由街灯想到街市,由街市想到物品,由物品想到天上的人,联想自然有序。
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 1、赏析语歌的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人格情感目标 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方法过程目标 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
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
析:结合诗句,理解诗中的想象和联想
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
赏:赏析诗歌的语言
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点: 1、赏析语歌的语言
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3、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问: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 能说说原因吗?
2、 (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
3、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
二、读诗歌
1、(出示课件:pp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
2、 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问:听录音和试读之后,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觉去读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明确:朗读时节 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 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
三、讲诗歌
通过阅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 “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四、 析诗歌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仰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明确: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一个“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诗,诗人想象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浅浅的)天河
四、悟主旨
1、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首诗里为我们描绘了牛郎织女的新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新生活呢?
2).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3).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
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
五、赏语言
1、 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 (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
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结: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
六、练实战
联想练习:
1、根据示例, 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任选其中两个) ①雪花 茶 ②钢笔 月亮 ③夏夜 鲜花
示例:木头 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2. 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
笼中的小鹦鹉,______________
月光照在地上, ______________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______________
七、小结
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 ②领悟主旨 ③赏析语言 ④联想和想象
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八、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联想:街灯 明——闪 明星

明星 现——点 街灯

想象:街市(美丽的) 物品(珍奇的) 天河(浅浅的)

牛郎织女 来往 闲游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后记:吸引学生兴趣的应该是奇妙的想象和轻松活泼、自由乐观的情感。诗人由街灯亮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天上既然有街灯必然有繁华的街市,街市一定会陈列许多珍奇的物品,由物品自然会联想到天上的人,牛郎织女会提灯闲游,这一联想的思路清晰,很神奇也充满情趣,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妙用,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还有第一节中比喻手法的运用,“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这一句中“朵”字的妙用,以及第二节中“飘渺的空中”所营造的意境和“定然”一词所表达的不容置疑的语气,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讨论。

9.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夜,静悄悄。夜幕有望不见边的长,四周漆黑一片。整条街上,就剩灰暗的路灯和寥寥无几的行人。 在一盏微弱的路灯下,依偎着一个人,像是站着,又像是坐着,唯一看得清楚的就是他的脸是仰望的,很专注地望着夜幕,漆黑的夜幕。 蒙胧中,天上闪起了几点点亮光,像是明星,又极像路灯。“明星”隐隐约约闪烁着,像要熄灭似的,终于,它没有熄灭,依然闪烁着。 揭开一层夜幕,前面竟有声音,有灯光。看清楚了,是个街市,天上的街市。各式各样物架上是琳琅满目的物品,这在人间是不曾看见的,这里的人都三五一群,走着,说着,笑着,很开心,脸上绽开的笑容是人间没有的。 忽然,夜幕落下来了,街市,物,人一时消失了。传来的是一阵潺潺的水声,原来是天河。只见在不宽阔的天河中,水轻轻的,徐徐的流着,时不时荡起一朵朵小浪花。 偎依在河的两旁的一片片草地,就差几朵花,几只蝴蝶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头极平常的牛,牛背上还坐着人,是个放牛郎,手握横笛,痴痴地望着对岸,对岸是位姑娘,———— 一位面带愁容的姑娘。她就是被迫离开牛郎的织女。如此的情形,已演绎了九百九十九遍了,两人的相思,这浅浅的天河岂能隔断。 突然,水声消失了,一遍漆黑了,再看,远处出现了一丝灯光,近了,近了,是灯笼,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游走。

10.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翻译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文翻译如下: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英文版本如下:

StreetinHeaven

Blink,blink,Streetlampsbattheireyes:

Somanyflickeringstars!

Highupinthesky,Theylooklikestreetlamps,

Allnewlylit.

Upintheblue,highintheair,

Theremustbeastreetfair,Withalltheexquisitetreasures.

Earthneverknows.

ButthatshallowMilkyWay,Cannotbeverywide,

OrtheGirlWeaverstar,CouldnevermeetherCowherd,

Ridingalongtheothershore.

They'rewanderingupthere,Rightnow,

aren'tthey,UpinthestreetsofHeaven?

Aren'tthey? Justlookatthatshootingstar:

I'mafraid,It'stheirlantern,Heldintheirhand.

Astheygostrollingsidebyside.

(10)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恬淡平和,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

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将明星比作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由此可见,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诗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是对一定会有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天上的街市”既然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那里一定是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

诗人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正在那里享受着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诗中的牛郎织女是中国人民化身。本来,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因而牛郎织女可以一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

在《天上的街市》中,“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在诗人郭沫若的心灵视野中,天上的世界对应着地上的世界。借“天上的街市”抒写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阅读全文

与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