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诗歌柳树教学反思

诗歌柳树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11 18:27:46

Ⅰ 柳树在唐诗宋词意蕴

唐宋复两朝,我国诗歌迎来黄金时制代,杨柳意象也急速膨胀,成为古诗中内涵最丰富的审美意象之一。“柳眼春相继”——嫩芽乍吐,那是春回大地;“寒食春风御柳斜”——柔条轻拂,那是春风送暖;“春尽絮飞留不得”——白絮漫吹,那是春天在告别人间。多情的诗人在它身上看到了整个春天的历程。在众多树木中,诗人只选中杨柳,捧为春天使者。

然而杨柳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能体会人世间的别离之苦。柳者,留也。“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一滥觞于《诗经》的杨柳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终于定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新叶,传递著知心好友的惜别之意。“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陌头柳色,勾起闺中少妇的盼夫之情。亲友折柳送别:“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又折柳盼归:“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Ⅱ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柳树醒了》教学后记,谁能帮找个详细的

一看到《柳树醒了》这个课题,我就忍不住地喜欢它——多么有诗意,透出清新的春的气息。的确,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给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捉迷藏、孩子们和柳树玩耍……于是,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梢绿了,柳絮飞了……加上呀、哟、啊等气助词,整首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不仅我喜欢,学生也明显受到了感染,把整篇课文读得表情十足,让我忍俊不禁。最让我有意外惊喜的是在课后的问题提问上,问题是:“说说看,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一时间,答案五花八门,精彩迭起。
生1:小草醒了。
生2:小花醒了。
生3:青蛙和蛇醒了。(哦,他知识真丰富,想到冬眠动物了)
生4干脆总结:动物和植物都醒了!
还有学生说:“冬天的时候,小河睡了,结冰了,春天来了,冰化了,水醒了。”——“水醒了”,这不正是一句诗吗?还有学生说:“冬天我们放假了,我们都在睡觉,现在春天了,我们就醒了。”——敢情他整个寒假都在睡觉呀?!真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
后来,我又让他们画画“春天”,这下就更热闹了,孩子纷纷用缤纷的色彩画出了五颜六色的“春天”,有的黑得像乌鸦的“燕子”、有的漂亮形象的“柳树”……我欣赏之余,不禁佩服起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一个学生的画吸引了我,他的画纸上有一个硕大的绿色太阳,我看看四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画红色的太阳,他为什么画的是绿色的呢?我问了这个可爱的孩子。他腼腆地说:“春天看上去都是绿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阳公公如果也是绿色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变绿了。”——多美的想法!不知是不是自己审美观的原因,我一直鼓励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美的想法。我想起一则案例:是在一节美术课上,一个同学画了一个红色的梨。老师同样不解地问了他。他说:“以前,我吃到的梨都是黄色的,后来,我在奶奶家吃到了一种褐色的梨。今年,我又吃到了绿色的梨。我想,以后肯定也会有红色的梨的。”那位老师听了之后,给这个学生打了“优”。想到这,我笑了笑,拿出喜羊羊图片,奖励了他。孩子开心地笑了——还有什么比看到一颗美好的心灵更值得高兴的呢?
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话诗,可我的学生用他们的童心和智慧谱写出了另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童话》!

《柳树醒了》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节,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

【教学目标】

一、谈话导入,学习生字“醒”

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考考你们,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勇敢,能大胆举起小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你们知道冬天过去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

师:对了,那么谁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吗?

(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小草、小树发芽了)

师: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可真美呀!瞧,春姑娘来了,她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听到春姑娘的脚步声,桃花开了,小草、小树也悄悄地探出头来了,燕子飞回来了,万物都苏醒了。河边的小柳树也醒来了!

师(指着板书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柳树醒了”。谁愿意来读一读课题?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多高兴啊!来,自己高兴地读一读,读得亲切一点。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生字

1、师配乐朗读课文,生聆听感受:

师: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他终于睡醒了,你听,他和他的好伙伴玩得多开心呀!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吧!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

师:睁开眼睛吧,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树、春雷、春风、春雨……)

3、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师:小朋友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物,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自己来读读课文。用笔圈出你认为难读的字,多读两遍。

4、词卡认字。

师:这些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交朋友,我们一起来跟它们打声招呼吧!

⑴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集体认读──指名认读──同桌认读。

⑵去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怎么来记,找朋友)

5、游戏巩固: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魔方,我们要来做“玩魔方”的游戏,老师抛魔方,抛到哪一面,大家就大声地把这一面的生字读出来。

三、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

师:这些生字宝宝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就藏在课文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把他们读准吗?自己读读课文吧。在读之前你想对自己提什么要求吗?

(指名回答: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有感情地读……小朋友提的要求都很好,老师再补充一点“课文很美,可以配上动作”)

2、指名读:

⑴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第一节?

评价: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啊?

⑵师:谁来读读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3、继续指名读:

师:老师想请五对同桌来读一读,比一比哪对同桌读得最棒!

4、齐读:

师:这么美的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课间操

五、学习课文第一节

1、师:春天来了,小柳树醒了,它是怎么醒来的呀?赶快来读一读第一节吧!

(春雷和柳树说话了,春雷把它唤醒了。)

2、师: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呀?(如果你是春雷,你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小柳树呀,快醒来吧!春天来了,外面的 世界多美呀!)

3、师:是呀!小柳树听到春雷的呼唤,慢慢地张开了眼睛,伸了个懒腰,醒了。它呀,也有话要和春雷说呢?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春雷哥哥,谢谢你把我叫醒,外面的世界太美了。)

4、师:他们俩说着悄悄话,我们也来慢慢地、轻轻地读一读课文吧!

(自由读、配上动作读、指名读、齐读)

六、学习第二节

1、师:看到春雷哥哥和小柳树说悄悄话,春雨妹妹也来了,她和小柳树做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第二节?

2、反馈。

3、师:谁愿意来当春雨、柳树,当小演员表演。春雨给柳树洗澡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你可以边做动作边说话。夸夸(2组)

4、师:春雨给柳树洗澡,洗着洗着,柳枝变得那么柔软,那么妩媚动人了。我们一起柔柔地读一读吧!

5、师: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他睁开眼,春雨给她洗澡了,小柳树多舒服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第一、二节吧!

七、书写指导

1、师:小朋友这两节读得真美,还有下面的三节相信大家还能读的更好,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接下来,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我们就来学写“说”和“话”这两个字!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什么了吗?

(都有一个“讠”)

师:这两个字都和语言有关,你看,两个字都有“口”字。

2、师:对了,你能不能说说怎样写好“讠”呢?看看它的横、竖和我们平常写得一样吗?

(横要斜,折向左歪)

3、师:除了这些,你觉得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写呢?

(左窄右宽)

4、师范写。(一个个范写)

5、师:在写字之前我们先来背写字姿势歌。(生描红,临写,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下面这一语言活动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

师:读了这首诗歌,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它写出的春天真美。

生: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

……

师:把你喜欢的部分读读,争取读出美的韵味来。

(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读)

师:春天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更美了!春天这么美,我们也来仿照课文作诗,好吗?

生:好!

老师出示句式:春天跟____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___。

生1:春天跟大地说话了,说着说着,大地哟,醒了。

生2:春风跟桃花说话了,说着说着,桃花哟,红了。

师:这首诗更美!说出了桃花颜色娇艳美丽。

生3:春雨跟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哟,绿了。

生4:春天跟风儿说话了,说着说着,风儿哟,暖了。

生5:春风跟小燕子说话了,说着说着,小燕子哟,从南方飞回来了。

生6:春雷跟小蛇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蛇哟,醒了。

生7:春风跟小河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河里的冰哟,化了。

生:老师,我能不能说夏天?

师:(满含鼓励地)当然可以呀!

生:夏天跟荷花说话了,说着说着,荷花哟,开了。

生:秋风跟葡萄说话了,说着说着,葡萄哟,紫了。

生:秋天跟高粱说话了,说着说着,高粱哟,红了。

生:冬天跟北风说话了。说着说着,雪花哟,飘了。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啊!你们的诗和课文做得一样好。将来你们一定能写出比课文更美的诗歌来。

(此时,学生显得很兴奋。)

生:我可以用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吗?

师:可以呀!

(此刻,学生显得更兴奋)

于是,同学们又动手画起来,有的还在画的旁边加上相应的文字加以描述。这一张张美丽的四季图,牵动着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寄托着他们无限的憧憬。

【反思】

这一课,学生们真的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让我惊讶于他们语言的美丽,心灵的美好,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广阔。

1、善于模仿令人喜悦:

在设计这次语言实践活动时,还在担心学生是否有困难。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真的令人吃惊,从他们的口中,美好的春天以诗的语言源源流淌。不仅语句优美,而且与课文格调一致,这真是难得。

2、意境可深入令人惊喜: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让人惊讶不已,学生能够抓住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事物,说出它们的特点,而且用词准确,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从花草树木想到动物、自然现象,一句“小蛇哟,醒了”就让人真切的感受到春天已经在我们身边了。“……小河里的冰哟,化了”,“……风儿哟,暖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一年级小学生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3、思维的飞扬实在可喜:

你瞧,“……葡萄紫了”,“……高粱红了”,“……雪花飘了”……多么有想象力的语言!此刻,学生的思维就好象插上了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虽稚嫩,但美好。

4、锦上添“画”,喜出望外:

更令人震惊的是,孩子们不仅心中有春天,而且,画笔下的春天更加艳丽多彩。

他们用童心去描绘自然,歌唱生活。孩子的心就是一篇最美的童话。学生带给我的一次次惊喜,让我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广大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把善于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就能去唤醒孩子个性创造的潜意识。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展开灵性双翼的机会。

Ⅲ 柳树的诗歌怎么写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专剪刀。
2、《青门属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Ⅳ 关于柳树的诗歌

柳树的枝条是春天抄长长的袭柔发,在春风中飘扬
柳树的枝条
是春天长长的柔发,
在春风中飘扬。

柳树的绿叶
是春天轻盈的翅膀,
在阳光下苏醒。

柳树的树干
是春天美妙的身姿,
挺拔而又娇嫩。

柳树的树根
是春天慈祥的母亲,
孕育无限生机。

柳树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柳树是春天的美景,
柳树更是春天的根源

Ⅳ 歌颂柳树的诗歌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Ⅵ 到底谁最可爱——《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具有寓言性质的文章,课文为我们描述了美丽但骄傲的小柳树,还介绍了能结果实并且很谦虚的小枣树。这篇文章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谁?为什么?应该说初步接触到这篇文章,从我们以往思考问题的习惯来说,我们都会认为,可爱的应该是既能结果实,有很谦虚的小枣树。但是再读文章,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文中对小柳树的美丽的描写中,也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有什么意图呢?备课中,我想:其实作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初步了解看待事物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方面去看,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不足。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划出描写小柳树的句子,再画一画描写小枣树的句子,然后谈谈感受。孩子们说,小柳树很美丽,但它骄傲;小枣树不美,但它能结果子,而且很谦虚。我设计了表格,小柳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小枣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当我们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请学生谈一谈,小柳树和小枣树你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大部分孩子说虽然小枣树不美,但我依然喜欢她,可是也有孩子说,小柳树很美丽,虽然开始他很骄傲,但是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也很可爱,也很喜欢她。我请孩子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开篇学习的成语,那一句形容他们两个最合适呢?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也进一步理解了这组成语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科学看待事物的态度,应该说是成功的。

Ⅶ 幼儿园托班艺术《柳树妈妈穿新衣 》教学反思

来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自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Ⅷ 柳树变绿了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特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柳树的生长过程已经掌握一二,在上课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我感觉心头一阵喜悦。随后在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学生读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我非常注重孩子理解、想象和说话练习。我跟学生说: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你喜欢扮演谁呢?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要上台表现自己了。表现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画了几棵嫩芽,问他原因时,他便说因为春雷唤醒了柳树,柳树刚刚醒来,所以才长出几个嫩芽。多精彩的表现呀!寻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动起来了,课堂效果相当不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放得太多,还没有及时地收回,所以课堂上稍显得乱了一些,这是我应该注意的。
通过教学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时,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有实践活动,以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

与诗歌柳树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