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09 04:28:52

1.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反思
1、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在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它却有着某些不足,需要我们改进。所以我们在课前进行反思,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作到扬长避短。
2、是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所以我们应该通过课前反思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创造者,才能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讯,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发展。
如:上学期我送教下乡开的一节课《百分数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总会一遍又一遍的去阅读、分析教材,希望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已有知识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或是枯燥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我们知道晋江这个地方,学生对足球是陌生的,许多同学对于“足球怎么比?”、什么是“点球”是毫无概念的,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真正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此,我想就应改编教材,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引入。于是想到了“篮球”。因此,在课始我设计了五一期间镇教委办将要举行的教师定点投篮比赛这一情景,以此为契机,我让学生推选一位老师参加定点投篮比赛,刚开始只出示了老师投中的次数,没有投篮的总次数,让学生意识到要比较三位老师的投篮情况,就必须比较投篮的命中率。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百分数的好处,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进入到情境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既显得亲切自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很自然的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课前反思能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精彩是可以预期的。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在认识完百分数的读写法及意义后,我让学生说说百分数有什么特点?结果学生给出的答案都是百分数都带有一个百分号,或是百分数表示两个量进行比较。我当时马上想到学生可能是受百分数的读写法及意义的影响,还有可能就是我提的问题并不明确,误导了学生。于是,我马上启发学生: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的百分数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马上思路一转,就想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从而真正体会到百分数的特点。

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草》教学反思片段:《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举手,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交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生:哥哥,今年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师:那一首?生:《草》。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生:一岁一枯荣。师:野火烧不尽,春……春……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啊?生:(一愣)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师:噢,我明白了。背吧!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师:你看俺孙女多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分析与反思:这位老师在教学《草》这首诗时,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而实在。学生背古诗,既是一个整体把握、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在背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对古诗的理解以及展示、运用都有所顾及,而且每一轮引导都逐渐深入。但存在的问题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写字能力及巩固?背诵的面——其他学生背的效果?时间——有人说是表演,玩花样!新课标始终坚持认为学习要以全体学生为主,要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触颇多,现小结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1、抓重点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从而让学生体会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二、创设情景,升华感情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积累了40多首古诗,孩子很希望有个展示的机会。时值春天大好时机,我想,何不收集几张图片来让学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说说此时此刻想到的诗句,况且也能促进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果然,孩子们的情绪很高,不仅能对着图片恰如其分地说出诗句,还能发出由衷的赞叹:“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魔术师,把大地装扮得这么美丽。”“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为孩子的灵性在闪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喷发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预设欠充分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并且这种生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只要预设充分,精彩菜会涌现。如:在设计教案时,我意识到“篱落疏疏”是个教学难点,准备用图片、板画、扩词来解决。在两次试教中,学生都能一点就通,难点突破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在这次教学中,情况出人意料,学生竟理解为

3.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亲情树)

小芳想利用影子来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她拿了根2米长的竹竿,垂直立在地面,测得竹竿的影子长1.2米,同时测得教学楼的影子长2米。请你帮小芳算出学校教学楼的高度。

4.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分有多长》教学反思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 2014-6-12 19:55:41 | By: 张敏 ]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 )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 跳绳20下用( )秒
(3)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 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