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学用房门窗设计有哪些规定
教学用房门窗设计规定:
1、教室、实验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
2、有通风要求的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
3、门宜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
4、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并不宜高于1000mm。
5、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地面2000mm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
6、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7、风沙较大地区的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药品室等,宜设防风沙窗。
8、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向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玻璃方便与安全措施。
9、炎热地区的教室、实验室、风雨操场的窗下部宜设置可开启的百叶窗。
⑵ 教学楼窗户用什么玻璃好
教育的目标可以理解为,自谋求个人的生存技能开始,到谋求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命运持续科学化、幸福安全的高科技,用以造福人类,没有止境
⑶ 实验小学的新教学楼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墙壁。每间教室长9米,宽7米,高3米,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2平方
若果不计算门来窗和黑板的话,每间源课室的面积:9*3*2+9*7*2+3*7*2-22=200(m^2),此顶计算包括地板面积,若不要的话,面积将是9*3*2+9*7+3*7*2-22=139(m^2)
而50间的教室的面则是:200*50=10000(m^2),此顶计算包括地板面积,若不要的话,面积将是139*50=6950(m^2)
按照题目你要有10000(m^2)或6950(m^2)(此顶计算包括地板面积)面积的粉刷
如果你要更准确的答案,请更准确提供资料
⑷ 一般教学楼两个教室之间的窗间距有没有要求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抄GB 50099-2011
第5.1.8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m
如果紧邻的两个教室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还有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⑸ 学校有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个窗户。整幢楼有多少个窗户(用两种方法解答
①6X12X5
=72X5
=360个
6X(12X5)
=6X60
=360个
⑹ 学校有一栋五层的教学楼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六个窗户,整栋楼共有多少个窗户用两种方法解答。
12×6=72
6×12=72
12+12+12+12+12+12=72
⑺ 求一中学12个教室教学楼设计CAD图,需要平面图、立面图、楼梯剖面图、屋顶平面图、门窗明细表和设计说明
额,是房屋建筑学的作业么?教学楼的总平面图要自己设计的,多参考下不同中学教学楼的建筑图,形状和房间尺寸安排大部分书上都有介绍的,如教室一般尺寸为6.3*9、6.6*9、6.9*9等,只要保证教学楼里的房间数有书上要求的那么多就行了,生活辅助用房不包括在教学楼里!
⑻ 建筑设计中,小学生教室窗户离地高度规定是多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
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8)中学教学楼门窗设计扩展阅读: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0m。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条文说明
3.7.2 阳台是儿童活动较多的地方,栏杆(包括栏板局部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若设计不当,容易造成事故。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栏杆垂直净距应小于0.11m,才能防止儿童钻出。同时为防止因栏杆上放置花盆而坠落伤人,本条要求可搁置花盆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⑼ 一般教学楼的窗户尺寸
教室窗户除了长宽还需要有高度,一般中学的窗户尺寸在1900(宽)X2000(高)左右。
⑽ 新建教学楼需安装窗帘教学楼共有六层每层有四间教室每间教室有两个大窗户和一
很多的教学楼的建筑规格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按照要求建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