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谁在敲门教学反思
这个问题要你自己才能反思啊
看看自己的不足
或者是文章带给你的想法
别人是不能替你思考的
② 磁铁敲断了还能吸起来吗——《磁铁的两极》教学反思
学生兴奋极了,显然,他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住了。第二次上课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性急的孩子马上说:“打碎的磁铁不能吸在一起。”我顺势说:“你能来展示一下吗?”瞧他那高兴劲,边说还边把两块敲断的环形磁铁拼命地合在一起,但不管他怎么用劲,两块还是两块,怎么也凑合不到一起。见此情景,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纷纷地说:“不行的。”“肯定不行的。”“孩子们,你们真能干。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这可是我们学科学的好方法啊。但如果是条形磁铁呢?”有几个说:“也不能吸在一起。”我有点纳闷了:怎么会呢?可能是孩子们手上的环形磁铁作怪吧选孩子们肯定以为环形磁铁如此,条形磁铁当然也会这样。如果我此时简单地告诉孩子们答案,他们不会信服,他们不会理解,只会疑惑和不解,更没有自己解决问题、探究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感。怎么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探究,自己证明。
③ 小古文《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原文阅读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