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第二题在框框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指甲宽八什么
毫米
以上是“在框框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指甲宽八什么?”的答案
Ⅱ 分米毫米的认识周记怎样写
例文:
今天,分米来和毫米自正在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分米说:“我比你长,你需要100个数加起来才和我一样长,小主人肯定最喜欢我。”毫米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你用得上的地方,我不一定用得上,我用得上的地方,你不一定用得上!”这时,小主人回来了,他放下书包,准备做数学作业,巧的是今天的作业刚好是量铅笔盒的长,一分硬币的厚。小主人把分米和毫米都用上了:铅笔合长2分米,一分硬币厚约1毫米。
可见,分米和毫米各有各的用处。
Ⅲ 北师大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小学几年级数学教案
在教学新授新知分米阶段,本段的设计巧妙之处就是将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量的过程中建立1分米长度概念,教者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找一找、画一画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长度单位概念,得出1米=10分米。在交流画1分米的画法时,有多种找出1分米的方法,比如刻度0—刻度10,刻度1—刻度11等等,教师总结也就是画满刻度10,就是1分米。然后互相检查是否画了1分米,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采用互查,互学等形式,完美的体现出差异教学思想。
通过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去量数学书的厚度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为了测量的精确,我们需要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即毫米。切实地[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毫米的表象。然后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此部分讲解非常细致到位,值得我学习。
注意细节”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把握了教学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大约”一带而过,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也培养学生[ ]对数学的严谨意识。特别是在认识1毫米1毫米地数时,数到5毫米的刻度线时,让学生观察这个刻度稍微长些,是5毫米刻度线,渗透让学生以后看刻度时更准确更快的方法。这个方面讲解得很细致。
从多媒体应用方面来看,教师能够把握每次集体交流过程,通过实物展台呈现给每位学生,照顾了全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建议:1、随着数学的综合化,数学的长度单位不在是生硬的文字,而是生动形象的字母符号等等,所以,在学习分米和毫米单位时,可以顺其自然地介绍他们还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这样更加地全面具体。
2、教者在最后一环节安排学生合作:选择长度单位再测量,并写出来。时间太急促没能完成,结果就匆匆结束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的活动不算完整,好多学生是不能完成的,也不懂的,不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我想有布置就应该有检查和评议。
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怎样导入能吸引学生
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导入,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物件或者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