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物理滑轮组的原理
杠杆原理
因为滑轮组向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所以就能将物体拉上去
2这是看动滑轮上的绳子数,即是说看动滑轮上有多少股绳子来承受物体的重力,直接办法是看动滑轮上有几股绳子是向上的
② 初中物理,怎么看滑轮组是几段绳这样的知识点一般运用在哪里
在滑轮抄组的中划上一根袭红线,然后数红色线下端所有与下面的动滑轮相接触的线段的根数,即为滑轮组的绳子的段数。如下图中用蓝色线表示的是与动滑轮接触的。这样的知识点会运用到计算有用功,无用功,机械效率的时候。
1、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组合成为滑轮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的结论。
3、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注:上句前提为拉力方向为竖直方向方可省1/2的力,若呈斜拉状态,则拉力多于省的1/2的力,且角度越大越费力。)
4、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③ 初中物理的滑轮组这一课,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4个公式是什么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L1=L2
F1xL1=F2xL2
定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省一半力,内费两倍距离):容L1=2L2 2L2xL1=L2xF2 F1=1/2F2
滑轮组:?
斜面公式:Fxl=Gxh
④ 初中物理滑轮组绳子绕法
本人高一
别急别急,听我说。绕法很多,取决于定、动滑轮的个数。版
其实方法很简单,绕完权定滑轮绕动滑轮,或先绕动滑轮再绕定滑轮。记为“定动定动”或“动定动定”(其中,先绕动滑轮更省力。因为省力情况取决于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段数越多越省力。有n段绳子,就可以省1/n的力。)
关于轮上的绳子段数。绕过一个轮,则该轮上有两段绳子,轮子多时,累加便是。
若规定绳子的自由端方向,则把自由端箭头所指的反向延长,先遇到什么滑轮就绕过它接下来就按上所教的方法。
你别把它想的太难,多绕几次便可记住!
⑤ 关于物理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对于不同滑轮组的画法应按具体条件和要求,灵活的处理。组装滑轮组的要领如下: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N/2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N-1)/2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如上图是几种常见的组合,如何来确定绳子的段数,:滑轮的绳子末端的力是向上拉的,绳子末端部分就是算在绳子总段数内的,如果滑轮的绳子末端的力是向下拉的,绳子末端部分就是不算在绳子总段数内的,可参照上图看是否是这样。
⑥ 初中物理中关于滑轮组的学习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G物h/Fs (s=nh,F=G物+G动/n)
其中:G物表示重物的重力;内
G动表示动滑轮重力;
h表示重物上升的高度;容
F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表示绳子的根数;
⑦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滑轮组的绕线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回在定滑轮的固定答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每个滑轮,绳子只能绕一次。
2.遵循“偶定奇动”的方法:若绳子段数n为偶数,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若绳子段数n为奇数,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3.在判断滑轮组省力情况时,关键是确定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也就是有几段绳子和动滑轮相连。最省力时绳子段数n与滑轮个数n′的关系是n=n′+1。
⑧ 物理滑轮组g总=fs
W有=Gh 是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是有用功 G是物体的重力大小 h是物体升高的高度 W总=Fs 是利用机械做的功,是总功,F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力,S是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⑨ 初三物理(滑轮组)
解:⑴∵V=S/t
∴s=v*t
∵W有=Fs=Gh=630N*0.2m/s=126J
∵W总=Fs=300N*0.2m/s*3=180J
∵η=W有/W总=126J/180J=70%
⑵P=W/t=W/s/v=126J/0.2=630W
⑶变化,物重越大,滑版轮组的机械权效率越大
⑩ 求滑轮组视频 课程
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