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对联的教学设计

对联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05 20:25:51

『壹』 《走进对联,认识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

3、简单尝试对对子。

4、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

尝试对对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接触过的对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你们可知道,对联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在国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春联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当中对联都用在哪些方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认识对联。(课件出示)

二、认识对 《走进对联、认识对联》教学设计_文库下载http://www.wenkuxiazai.com/doc/5f4a6c595727a5e9856a6169.html 联

(一)了解“对子”

师:对于对联,古人早有研究,并且形成了专著。老师今天就带来了对联专著《声律启蒙》中的几组材料,大家先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生读)

读了两遍后,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词语是相对的)

(二)认识对联

我们在小学阶段,也曾经接触过一些对联,看同学们能否打开记忆的闸门,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让我们大家欣赏欣赏

1、学生试背,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对联。(课件出示)

(1)、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贰』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近对联教案教学设计,趣味对联

春联源远来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自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清代名将对联(通翰斋)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对联的相关常识,认识对联的特点。
(2)学习基回本的对句答技巧。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对联的特点;学习基本对句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基本对句技巧
学情分析: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口单招二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现,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次活动探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对联,这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距离。

『肆』 《走进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让小学生从小了解、欣赏、创作对联,体现了“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的精神与要求。
《走进对联》从“感知对联”、“认识对联”、“挑战对联”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进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创作,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教学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2)感知对联的形式美。
(3)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2、能力目标:(1)尝试创作对联。 (2)学习欣赏对联。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对联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对联的形式美,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难点:学习欣赏对联,尝试创作对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对联 激发学习兴趣
1、“爹满门”故事
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对联已入寻常百姓家,过年尤其要贴对联。有句俗话,“有钱没钱,贴个对子过年”说的就是贴对联的重要。今天我们就“走进对联”!
师介绍对联:对联又叫对子、“桃符”;对联,在古代特别崇尚。才子佳人碰在一块,少不了对对子.
二、认识对联 了解对联特点
云白山青万余里 江深竹静两三家
1、学生自由发言,谈对联的特点(学生发言后,自主板书)
① 字数相等
② 词性相对
③ 平仄zè相合:
师释:(平:一二声;仄zè:三四声)这就如同走路,手脚相对才自然,有韵味(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了解“平仄”,
④ 内容相关(关联)
牛刀小试
如何区分上联与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1、区分上下联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 ( ) 立志读尽人间书 ( )
②腊梅吐芳迎红日 ( ) 绿柳展枝舞春风 ( )
③雨滋春树碧连天 ( ) 风送花香红满地 ( )
④春入鸟能言 ( ) 风来花自舞 ( )
2.对联寻亲
1.旧岁又添几个喜 4.平安二字值千金
2.和顺一门有百福 5.雨润百花香
3.风和千树茂 6.新年更上一层楼
(1 6 2 4 3 5 )
3.对联找搭档
1.芳草连天碧 春花—— (遍地红 满地开)
2.冬去——— 春来鸟语花香(山明水秀 雪花飘扬)
3.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 (随风飘 舞春风)
4、考试对对子:1932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教授陈寅恪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出示课件) 孙行者——( )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1)猪八戒 (2)沙和尚 (3)祖冲之 (4)牛魔王 (5)王八蛋

三、挑战对联 尝试创作对
点击课件对对子:
①对一字联:海对( ) 松对( ) 雨对( ) 车对( )
②对二字联:大海对( ) 青松对( ) 春雨对( )
名车( )
③对三字联:讲故事——鲁迅对“独角兽”对(比目鱼)
水中鱼(山上虎 笼里鸟 田间蛇……)
④对四字联:连线
白驹过隙 狐假虎威
引狼入室 鸿雁传书
泥牛入海 放虎归山
狗仗人势 天马行空
⑤重组对联: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蝴蝶有花皆入梦”,请从下面的字中选择七个组成下联。
芦苇 香 心 鸳鸯 无 魂 水 不 掉 成 家 蚱蜢
( )
⑥特殊的对联:
析字对(填空):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3、挑战难度对对联:
04年高考试题
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
这幅对联是由三个名词加一个地名词再加一个前面三个名词的属类名词组成的。其实可以有好多种对法,比如:
1、 奔驰宝马丰田都是世界名车。
2、 黄山泰山华山都是中国名山。
3、 赵微周讯许晴都是影坛名人。
4、 香港澳门台北都是中国名城。
四、布置作业
1.课外继续搜集妙联。
2.为学校图书馆写一副对联。

『伍』 课题:对联教学设计 通用

为您奉上,请参考:
《对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辞旧岁——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陆』 对联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教育教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就是要有版明确的目的、要系统权化、要循序渐进,并且要可控制等。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排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设计。而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为了整体地、全面地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学中的多种要素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规划和安排。

『柒』 小学学对联教学设计 反思 和评课

小学学对联教学设计
通过游戏的教学。老师要多笑,与学生们多亲近,免专得发生尴尬。多找点学生感属兴趣的话题,避免死板教条。给学生以自由畅想的空间。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我是个学生,只归纳出这么多,你可以跟你的学生交流哦!

『捌』 高考复习对联教学设计1 通用

(一)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袭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阅读全文

与对联的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