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份小学二年级语文微格教学设计,即编写为教案。
额没有的哈还是靠你自己吧
Ⅱ 教学设计在微格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设计在微格教学中的意义,应该是体现教学理念的一种很好的呈现方式,是引领学生成长的一个模本
Ⅲ 微型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环节设计好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互动行为设计好
用到媒体,设计好使用方式
详细点:过度语言设计好,表情动作,
Ⅳ 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见图1)。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图1 “微课”教学资源组成
2.“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摘自《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2011年5月20日)
Ⅳ 怎么写小学数学微格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编写
在进行微格教学时,确定了学生所训练的教学技能内容,编写教案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案是课堂教学组织、设计的具体方案,是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又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好的教案,就不可能上好微格教学课。
1.设计微格教学课的教案,必须考虑微格教学课堂的特点微格教学课是以培训教师的技能为目的,以训练教师的“诊断”教学能力为目标,要求把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实际,特别重视师生双方活动的两个变量的影响和变化,以促进学习。
从微格教学的表面上看,它是使培训的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如:讲解、提问、导入等,但它的实质是培训教师学会运用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及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讲,它注重教学的“诊断”及诊断后采取的措施。从理论上看,“微格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是人类学习才能的五种类型: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微格教学授课内容少,课时短,学员通过一小阶段的教学训练,加涅称之一个“学习事件”。这个教学事件过程又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输入—加工—输出过程),信息加工是学习关键,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为信息内部加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学习者内部因素发挥作用,知道这一点,就掌握了微格教学课的基本宗旨。
根据微格教学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学课学习程序大致可分为八步:(i)激活事件,(ii)指引注意,(iii)刺激回忆,(iv)提供指导,(v)增强保持,(vi)促进迁移,(vii)引出动作,(viii)提供反馈。
微格教学课教学流程可简略表示如图2-3。
总之,微格教学课堂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如何组织、设计一堂课,把各要素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反馈给予完善和改进,这是微格教学备课时必须把握的关键之点。
2.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微格教学课的特点,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用明确的行为目标来表示,能够被观察和操作。在认知领域通常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有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我国学科教学中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评价五级水平。
(2)根据教材内容,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教学技能练习的同时,又要注意到这些技能在教学实际中的使用效果。如果只重视教师在微格教学课上如何演练技能,而不重视教学的对象及教学效果,就失去了微格教学的培训意义。
(3)被培训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是明确的,各单项教学技能群的训练点必须清晰,也就是说,在哪个教学阶段使用何种技能都要一一注明,不能有丝毫含糊之处,这样才能使培训取得好效果。
3.微格教学教案的内容
按一般微格课堂教学的要求,微格教学课教案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
(1)教学目标。这是微格教学课教案的首项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备课的前提,制定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微格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在制定目标时易出现两个毛病。(i)目标定得大,制定目标抄参考书,不顾课堂实际情况。(ii)制定教学目标不细致,含糊,笼统。指导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予以指导,它的好处是:帮助年轻教师理解教学大纲,帮助他们深钻教材,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教学技能。如讲《观潮》一文,微格课指定讲第四至五两小节,讲潮来时的景象。全文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i)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ii)懂得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学习从几方面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iii)理解积累11个词语。如果把这么多的目标压在只讲很短时间的四至五小节,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应把这两小节内容的讲授目标规定为:(i)懂得观察事物要有顺序。(ii)体会潮来时雄壮的景象。(iii)理解掌握“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两个词语。这就比较具体准确。
(2)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行为包括板书、演示、讲授、提问等若干活动,这都要在教案中写清楚。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预先经过周密设定,与教学时间一栏相对应,使自己的教案更具有可行性。年轻教师讲授微格课,因为没有经验,对教学过程掌握不好,有时扩大了预定行为范围,有时又缩小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范围,这都需要指导教师事前提醒,提出一些应付课堂变化的建议。尤其是现代课堂教学,电化教学手段复杂,单就电教硬件的操作来说,如果事先不策划好,都可能影响教学进程。
(3)学生的行为。它是教师备课中预想的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主要有观察、回忆、回答、操作、活动等。在备课中预想学生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年轻教师备课往往一厢情愿,只顾自己怎样讲课,不注重对学生的组织与反应,结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冷场,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完不成教学任务。比如讲《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教师随便叫一个学生回答第一小节的节意,本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导向性问题,学生回答后应立即转入下面的教学行动,可是这个学生吱唔了半天也没回答准,拖延了教学时间,表面上看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师备课中对学生的预想回答未予足够的重视,事先无准备造成的。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怎样活动,参与活动的各种行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都应考虑到。微格教学课,时间紧凑,环节衔接紧密,稍有不当之处就容易拖堂,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4)教师应掌握的技能要素。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设计应具体、明确。在一节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多方面的,单就使用的教学技能来说也有若干分类。应该注明什么技能呢?在教案中应注明目前主要培训的技能要素。比如培训提问技能,就要注明教学过程中提问各个类型的使用以及提问构成要素。这样,从教案中就可以了解教师提问的思路以及是否掌握了各种提问类型以及提问是否流畅。指导教师在审教案时,就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学员进行指导帮助,从而保证上课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5)需要准备的视听教材。它要求在教案中把自己将使用的视听材料加以注明,以便课前准备,课中使用。板书也应在这栏中注明。(6)时间分配。微格教学是由0′0〃开始计时,它以分、秒,严格控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忌拖堂,受训者必须明确这一点。
4.微格教学教案的批阅
学员写好微格教学教案,要由指导教师批阅。
(1)看学员对教学技能能否正确地加以识别。有的学员由于不能识别应掌握的技能,造成上课的盲目性,使培训收不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指导教师应予重视。
(2)在编写教案时,学员还应明确上课时的课堂评价内容。具有评价意识,上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标准,还有助于提高编写教案质量以及上课后对教案的再修改,容易做到自我监控。
(3)重视对教案设计的研讨和分析。学员编写教案不是走过场,教案对教师上课行为有约束力。原则上讲,制定教案的每一步都应有科学的依据。所以,学员必须明确编写教案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4)编写教案要注重实效性。微格教学的特点在于“微”字,所谓注重实效性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教案编写不要贪多、贪大、求全。也就是说,应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微格教学是讲授一小部分内容、整篇文章的一小段,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阶段。其次,编写教案还要把握讲授知识的完整性与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某一个知识,比如中心思想只有讲完全文才能归纳出来,某一重点词,有时需要前后文联系才能讲透,微格教学却只完成一小阶段教学目标。抓住上述特点设计教案,才能使微格教学训练趋于科学、合理。
5.微格教学教案的再修改
学员设计好教案、拿它去上课,上课后经过反馈评价,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经过总结、学习、还要再上微格课。理所当然,课前还要再修改原教案。如何指导学员修改教案呢?由于指导教师听课时以教案为依据,充分了解教案的执行情况,评价课也要与教案和课堂实际教学对照,这就为指导学员修改教案提供了充分条件。修改教案要以学员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多启发学员自己动脑动手,这样做,有利于学员能力的提高。动手修改教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i)教学目标是否准确。目标过大或过小都要在第二次上课之前给以纠正。(ii)教学技能使用是否恰当。不适合课堂实际的方式要纠正。例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做练习时巡视行间,运用的是“走动”这一非语言技能,检查汇报时有两名学生举手说,做错题了。老师当即说:“那好,下课再说。”课后反馈时,他意识到上课时“走动”这一技能运用不当。其实,教师通过走动,当时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错误给予帮助。所以这位教师在修改教案时注明了走动的目的和时机,使“走动”技能运用得更加成熟。(iii)对学生预想回答是否估计失实,对失实之处给予重新估计并拟出相应对策。(iv)教学媒体准备是否恰当,使用是否科学、规范,如有不当之处应在教案中加以修正。
链接地址: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138687参考资料: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138687
Ⅵ 编写微格教学教案应从哪几个方面做准备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
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
(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
(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
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
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来源:屈老师)
Ⅶ 怎样才能做好一个语文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 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 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 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Ⅷ 微格教学教学设计这里怎么写“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不知道怎么写有哪些套用的写法吗
教师活动栏写教师如果进行教学的。如何启发教学,组织学生活动等。学生栏写学生如何学习的。多少学生发言,做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