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悬念设置,揭示课题,走近水娃娃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大谜语。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吧!(师板书课题。)咱们一起读读课题吧。注意“什么”要念轻声,咱们再来试试!
2、师:读的真好,那我究竟是什么呢?我呀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读读课文,用上课文下面的小树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猜:我是什么
3、师: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我是什么?(水)
是呀,小朋友们真聪明,我就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水娃娃,瞧,水娃娃,今天专门来和大家交朋友了,你们欢迎吗?(师板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水的变化
1、师:水娃娃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谁想来读读?
老师就请这一组小朋友开火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吧!出示词语:
暴躁 (小老师把躁的平舌音读得很准确,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灌溉
灾害(灾害的灾念平舌音,我们一起读)
淹没(“没”字是多音字,都被你们读对了,真了不起!它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能给他组个词吗?)
庄稼(稼的轻声你读得真准,谁还想再来读读)
碰到:碰是一个后鼻音,再来试试。
3、师:小朋友们读得都很棒,现在老师把拼音小帽摘了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吗?谁想来读读!评:读得字正腔圆评:你的声音真响亮
咱们再一起来读读!
4、师:水娃娃看到咱们20x班的小朋友这么能干,可高兴了,就决定邀请大家来看看它神奇的变化,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读读、找找,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交流:师:水娃娃变成了什么?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评:你一下子把水娃娃的变化都找出来了,你可真会读书啊!你找到了水娃娃的两个变化,已经很不错了!
三、了解水变成汽、云的过程,抓“飘浮、披”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2、(一)师:水娃娃是怎么变成汽的呢?你找到课文中的句子了吗?
课件出示:(1)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真奇妙,水宝宝一下子就变成了(汽)。谁也来变一变。
评:变得很快,很神奇!水娃娃变成汽靠谁的帮忙?(太阳)板贴 弧线
师: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了。大家一起变一变
(二)抓“飘浮”,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1)师:汽升到高空,(板画)遇冷就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出示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人们管我叫“云”。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1)理解“极小极小的点儿”。
那么长的一句话,你都把它读准了,很棒!这些点儿是怎么样的?(极小极小的)是呀,极小极小就是很小很小,请你读!(评:极小极小你读得特别小),谁还能读得更小一些呢?“无数”你体会到了什么?(点儿很多),是呀这些点儿的确又小又多,他们有个名字叫云滴,一百多万个小云滴才能结合成一个小雨滴落下来。谁还能读?好多极小极小的云滴呀,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2)抓“飘浮”,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师:云在空中飘浮着,多美呀,谁来读读这个词?你把“飘浮”读得真好听,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显红),生————“飘浮”。
1)师:“浮”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个生字,它是什么结构的?那咱们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范写:浮在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三点水的第二个点写在横中线上面一些,右半部分的爪子头要写得扁一些,这样才能留出位置写下面的子,横要写得长一些,平一些。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浮端端正正地写在第二个田字格中吧!(写字时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师: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错的,想要展示给大家看的,请举手!谁来评评这位小朋友写的字怎么样?是呀,老师觉得这位小朋友把“浮”的左窄右宽写的很标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也写得很准确,老师要奖励他一个五角星,如果你觉得自己写得字也很端正,那就请你在这个字的上面打上五角星,如果你觉得还有一些地方写得不够好的,那就对照第一个浮字,在最后一个格子上再端端正正的写一个浮字吧!
3)师:“浮”的朋友还有很多,这个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这两个飘浮送回自己的家吗?谁会填?
课件出示:①漂浮 ②飘浮
(1)河面上(漂浮 )着许多水草。
(2)天空中(飘浮 )着朵朵白云。
师:你来说!你为什么这么填呢?
师:一朵朵白云是飘浮在空中的,怪不得作者要用“风字旁”的飘浮了。我们把他送回句子中再一起来读读吧!
师:一朵朵白云是飘浮在空中的,写得多准确,课文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得也很好呢?请你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去找一找。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
(三)抓“穿、披”和“落、打、飘”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1、预设一:穿、披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1) 师:你觉得穿着、披着用得很好,放回句子中,请你读一读!
(2) 师:多么顽皮的云宝宝呀,你瞧,作者把云宝宝写得和我们人一样,会穿衣服,又会披红袍,多有趣。谁还想读?
(3) 其实穿白衣服的云,就是——白云。穿黑衣服就是——乌云。披着红袍的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霞,早上披着红袍的云,我们叫它“朝霞”,傍晚披着红袍的云,我们就叫它“晚霞”。多么神奇呀,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吧!
2、预设二: “落、打、飘”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1)师:第二段里你觉得哪些表示动作的词用得很好呢?(生: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
师边做动作边说:雨是落下来的,雹子是打下来的,雪花是飘下来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个句子,体会体会吧!
(2)雨是落下来的,请你再读读这句?雨不快不慢地落下来,谁能加上动作来读读这句?评:你感受得真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3)出示“雹子”,这个词语谁会读?咱们一起读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雹”吗?大家可能都没看到过“雹子”吧,瞧,雹子来了,咱们一起去听听雹子的自我介绍吧:出示音频: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冰冰,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雹子了吧?(你了解了雹子的外形,你感受到了雹子的温度,你还知道了雹子的颜色),是呀,其实“雹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冰雹”,是一种灾害天气!不是很受大家喜欢!
(4) 师:前几年咱们的首都北京就下过鸡蛋大的雹子。雹子过后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看(出示冰雹过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管我叫“雹子”。
打下来如果读得重些那就更好了!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请你读!多么厉害的雹子呀!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看来雹子打下来的力道大极了!你来读!
师:“打下来” 你读得特别棒!还有谁能读?
师:雹子硬硬的,打下来可疼了,谁能加上动作读!
师:看来大家都能联想到雹子的厉害,咱们加上动作,一起读。
(5) 师:雹子的破坏性这么大,怪不得作者用了“打”,用词多准确呀!那雪花是怎么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的呢?
生:飘下来
师:那雪花为什么是飘下来的呀?
生:因为雪花比较轻。
师:是呀,雪花很轻很轻,所以它是“飘下来”的,谁能把这种轻轻的感觉读出来?
课件: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师:让我们走近冬天,一起去感受那美丽的雪花吧!谁来读?
(飘下来,读得多美啊!)
师:还有谁想变成雪花,请你读
评:纷纷扬扬地飘洒,好美啊!
评:多么轻盈的雪花。谁还能加上动作来读!
评:谢谢你,把我们带入了雪花飘零的世界。你读。
小结:雪花飘下来,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世界,让我们加上动作一起读——。
(6)师:孩子们,雨是滴答滴答的落下来,雹子是噼里啪啦的打下来,小雪花是轻轻地飘下来。作者用词多准确呀,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四、拓展水在生活中的变化,学生准确运用动词。
1、师讲解板书:神奇的水娃娃真像魔术师。太阳一晒会变成汽,升到天空会凝聚成云,遇到冷风又会变成雨落下来,变成雹子打下来,变成雪飘下来。多厉害啊!其实,它还会变。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水娃娃变成什么吗?
2、师:看来,水娃娃的伙伴可真多啊,你们看,他们来了!
课件出示图片:水娃娃变成了可爱的露珠,水娃娃变成了美丽的彩虹,水娃娃变成了厚厚的白霜,水娃娃还变成了浓浓的白雾。
3、师:那你能不能像文中的作者一样给水娃娃的朋友找一找他的动词伙伴呢?请你打开作业纸,完成作业纸的第二道练习吧!
课件出示:
①挂 ②躺 ③铺 ④飘
1、有时候我变成小珍珠( )在荷叶上。人们管我叫“露珠”。
2、有时候我变成七彩的带子( )在天空。人们管我叫“彩虹”。
3、有时候我变成白沙子( )在草地上。人们管我叫“白霜”。
4、有时候我变成一层白纱( )在空中。人们管我叫“雾”。
师:你已经找到他们的动词伙伴了,那就请你来说第一句吧!
5、师:水娃娃的朋友和动词伙伴手拉手可开心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吧!
五、总结
师:水娃娃千变万化,神奇极了,不过,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得去它的家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这些,咱们下节课再学习吧。
㈡ 我们的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回手的特点,探讨这答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4、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老松木、鼓皮、干蘑)、手的模型
㈢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本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精读课文。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水的三态变化。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作者抓住“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围绕“变”字展开,用第一人称“我”对水的变化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运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着,有时候穿白衣服,有时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纱披在身上”以此来形容水变成云后的不同色彩。 而云遇冷又变成了雨、雹子、雪。课文分别用“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来描述雨、雹、雪的形态;用“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描述雨、雹、雪落到地面时的情景,描写形象、确切、得体。水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动态,课文选用了“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等拟人手法,写出了水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动态,最后,写了水与人类的关系。全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
二、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形近字经常会混淆。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比较强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识字。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积累习惯。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未得到充分发展,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课是一片拟人的科学短文,语言朴实生动,采取了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自然。采取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使语言文字更形象直观地展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方法的学习阶段,还不能自觉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境界。因此,教师的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要适时而导,导之有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且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描写,让读者去猜,因此,我认为本课的
重点是:
(1)通过猜谜语、讲故事、换偏旁、讲故事等多种方法识字,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水的变化。
难点:
(1)体会“落、打、飘”等用词的准确。
(2)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4)学生能运用语言,合理表达,进行说话练习。
四、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本次研修学到的新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12个生字,会读“漂浮、暴躁、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灾害”8个新词,能采取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黑”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读通第四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做动作、填空、看图理解体会等方法达到有感情朗读。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四、教学准备
1、课前演说:猜猜他(她)谁。
2.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读通课文,自己认读生字。
3.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题。
4.多媒体课件。
㈣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回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答》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㈤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0、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黑、冲、池、浮”4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式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云、雨、雪、雹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师:小朋友们好,我姓王,大家叫我什么?(王老师)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和二(1)班的小朋友见面,为了让大家不要紧张,所以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题目叫做:猜猜我是什么?小朋友们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等老师把谜语全部说完才能举手,明白吗?
师:第一个谜面是这样的: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我是什么?(我是云)
师:这位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小耳朵真管用。其他小朋友再仔细听第二个谜语: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影踪,庄稼见了笑嘻嘻。(我是雨)
师:又猜对了!再听最后一个谜语: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我是什么?我请这位小朋友,因为他是听完最后一个字才举手的。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我是雪花)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大谜语,也要让小朋友们来猜猜——我是什么(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什么”的读音:“么”要读轻声,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上课前读过课文吗?还想再读一遍吗?真是群爱读书的孩子!那就请你打开课本,再来读一读课文,老师也要来听一听,谁读得最好。
师:现在能告诉老师,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水)大家都猜出来了,老师现在把它请到黑板上(贴画),能和他打个招呼吗?(预设:水珠,水娃娃,水宝宝等)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师:你瞧,水娃娃给咱们带来了很多水珠朋友(出示词语),先自己叫叫他们的名字吧!(漂浮、暴躁、灾害)
指名读,正音。顺着读,倒着读,男女生读,齐读。
漂浮:都是三点水,表示字的意思
躁:发脾气的时候会跺脚,所以是足字旁。
师:再来看第二组小水珠(红袍、雹子)
指名读(2位),师正音。
师:这两滴小水珠真想两兄弟,但是又有些不一样。比一比,你发现了吗?(偏旁不一样,结构不一样)
师:其实这一类的字咱们已经学过了,比如提手旁的我们念——抱
足字旁的我们念——跑。咱们还有顺口溜呢,还记得吗?(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那么“袍”和“雹”你能为他们编个顺口溜吗?(有衣穿长袍,有雨下冰雹)咱们一起再把顺口溜读一读。
师:接下来是第三组(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看上去字好像特别多,谁有信心把他们读好?(指名读)你瞧,她读得多棒啊,只要有信心,一点都难不倒大家,请有自信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一读!(生读)
庄稼:“稼”读轻声,跟老师读一遍
灌溉:就是把水运到田里,所以他们都是三点水。还有哪个字也是三点水?(淹没,有水才能把东西淹没)
器:一只犬儿四张嘴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排,再读读第二排,你发现第一排都是写什么的?(好事)第二排呢?(坏事)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咱们一起读读水娃娃做的好事。再来读读水娃娃调皮时做得坏事。这些词语都藏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里呢?请小朋友快速地朗读课文,找一找。(学生自由朗读)请你来读一读你找到的自然段。(根据回答出示课件,生字用红色表示)
指名读,齐读。
三、关注语言,感受变化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调皮的水娃娃又闲不住了,她啊最喜欢变来变去,她会变成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一、二两个自然段,用铅笔圈出来: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学生自读,圈画第一、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预设:云、雨、雹子、雪,还有补充的吗?(汽)
师:说得真好!作者写水宝宝的变化,写得非常有趣,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预设:
1、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师:这个极小极小的点儿叫做——云滴,是指云里的小水滴,但是它很小很小,用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所以才说她是——极小极小的点儿,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读“极小极小”的时候声音可以轻一些,“点儿”注意儿化音。(指名读2位)
2、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师:是谁穿衣服 啊?(云)
师:云和我们人—一样,会穿衣服,而且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其实,这里的白衣服是什么?(白云。)
师:黑衣服叫——(黑云)不叫黑云,而是叫——(乌云)早晨和傍晚的红袍呢?(朝霞和晚霞)这些都是衣服的颜色,但是作者却说——(师引读)谁能一个人读一读,读得有趣一些?(指名读)
师:其实这些都是——云。是啊,地上的水变成了天上的云,流动的水变成了飘动的云,无色的水变成了多彩的云,水娃娃简直是个魔术师啊!水这么会变化,要感谢谁啊?(太阳)对了,因为有太阳一晒,水才能变成汽,才能变成云,读得时候可别把它忘记了。咱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1 自然段。
师:水娃娃变成了云娃娃,就在空中漂浮着,它会碰到什么呢?(风)而且是冷风,那么云娃娃会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云娃娃变成了什么?(雨、雹子、雪)他们是怎么回到地面上的呢?(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
师:这三个词语能换下位置吗?(理解这三个动作的意思)
师:大家可能都没看到过“雹子”,(屏幕出示图片)这就是雹子,有大有小,打在身上很疼的。如果下冰雹,小朋友要赶快躲起来。下面我们捧起课本,再读这个自然段。(生读)
师:水呀,真是一位魔术师,他会变成——(指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师:其实,他还会变。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水变成什么吗?(冰、水蒸气)师:同学们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就知道了。(出示霜、冰、雾的图片)
四、指导书写,引导观察
师:水娃娃真有趣,不但在生活中会变,在大自然中会变,而且在汉字中也会变——请大家看。
黑:水变成了“四点底”
冲:变成了两点水
池、浮:变成了三点水
师:是啊,水娃娃真顽皮,一会儿变成四点底,一会儿变成两点水,一会儿又变成了三点水。下面我们一起来歇写一写这几个字。
师范写,生描红,练习。
同桌互评。
师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