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没有这件事,截至到年12月28号: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12月)。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2019年12月)。
县级行政区:964个市辖区、383个县级市、1328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 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6个县级区划。(2019年12月)。
乡级行政区:8414个街道、21296个镇、9108个乡、981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9945个乡级区划。(2019年12月)。
(1)中国行政区划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B.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的介绍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China Society for Administrative Divisionand Topony my,缩写为CSADT)。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和地名科学研究或管理的专业人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是经国家民间组织管理机关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学会会员由个人会员、单位会员和通讯会员组成。2012年7月26日民政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批准更名为中国地名学会1。
C.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基本看法
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抄政区袭划级别为省、县、乡三级。但是,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市管县”的体制。
今后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撤销地级市,市县平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缩省并县,缩省与并县同时进行。但目前很难。
另外,关于撤并乡镇,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争议。
D. 《中国行政区划》如何记忆
这个,小时候天天看地图,不用背,准能记住
你可以按照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中这样来背
最好是天天看地图,一想到某个方位就能想到哪个省份
E. 对中国行政区的感受
省市县的级别划分还是比较清楚,只是市的叫法有点笼统,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无需事事咬文嚼字,如果首都叫京,直辖市叫津、省会首府叫都,地区首府叫市,县级市叫城比较通俗。
F. 初二地理期中考反思 1500字..
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期中考试结束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也有很多不足要改进,这就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反思。我认为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中过后进行了试卷分析,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多多。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养,素养的形成我从培养兴趣开始。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 “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在有了兴趣的基础上,我还时时用问题做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常常处在兴奋的状态。
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非常高,再加上我经常性的表扬,产生兴趣的效果很好,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试着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
地理学科由于它一定的难记性,为聪明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的综合性,为中下学生所畏难。这道题问题集中出现在平时各方面属于中等层次的同学身上,他们表格内的内容填充的完全正确,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没有把问题理解完整,把本来会的知识而给忽略了,没有填图。这部分同学再次重申:“不是不会,是遗漏”。白失掉了应得的分数,他们感到非常的遗憾和内疚。也是由于我对于学生审题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造成的。
反思后我有所得:审题失误在地理解题中是比较常见的。有的学生虽然具备答好题目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不会审题,结果仍然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乃至漏题。审题不清主要表现在问域不明和已知条件不明确两个方面。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如回答问题、画地形图、分析图表、“预报”天气过程等等,这类练习必须紧密结合教学任务进行;另一种是解决实际问题,如在野外考察中对某一问题的探索,解决小范围环境问题等。虽然应用地理知识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在应用地理知识时,学生的心理过程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