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31 03:19:05

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http://www.21wing.com/sehui/show.asp?id=11157
http://www..com/?word=%CF%FE%B3%F6%BE%BB%B4%C8%CB%C2%CB%CD%C1%D6%D7%D3%B7%BD+%BD%CC%B0%B8&tn=myie2dg
http://www.buzhai.com/info/6729.htm

Ⅱ 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感

对于杨万里的这首诗歌,应该说我们并不陌生。诗歌起句交代了地点(西湖)、时间(六月),这是交代的必要。诗歌第二句就特定时空下的景物做了一句概括性的描述——“风光不与四时同”,从而突出了这特定时空背景下景物所独有的魅力。接下来诗歌的三、四两句分别状写了莲的叶和花,从颜色和空间角度状写了莲的翠绿艳红、一望无际。空间延展到天际的碧绿,确实蔚为壮观。而在一片碧绿的映衬下,红艳的荷花点缀其中,形成颜色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井然的结构层次,瑰丽的色彩对比,广阔的空间延展,确也是一首写景的好诗。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但是,这首诗仅仅是表达这些内容吗?显然不是,这是一首送别诗,不是一首写景诗,重点当然是在情感,而非写景。因此,这首诗一定还有更深刻的意蕴,这也许才是诗歌的本意,但我们恰恰忽略了它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首诗歌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陌生的。

观察这首诗歌,我们就会发现,有好多疑点被我们赏析诗歌时忽视。一是诗歌的题目,从题目看,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我们在分析时却偏离了这一类诗歌的主题。二是首句本来就是一个必须的交代,却出奇地用了一个副词“毕竟”来引起,这到底又包含了怎样的意味呢?三是六月本来就属于夏季,诗的第二句却说“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否矛盾?四是,中国古代送别诗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表达离情别绪就成为该类诗共同的审美倾向,而这种情绪似乎与本诗所描写的美景难以统一,这也是本诗最重要的疑点。

一首七言绝句的小诗,却存在了如此多的疑点,这就让我们无法简单的只分析它的景物描写,似乎这首诗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表达。要了解这首诗歌的真实意图,我们需要这首诗更多的历史背景。遗憾的是关于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留下的资料不多。我们仅仅知道林子方当时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当时担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是林子方的上级,也是朋友。这首诗写作时,正值林子方即将调到福州任职。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背景,资料少得可怜。但至少为我们猜测诗歌本意提供了线索,就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索来作个分析吧。

我们先来看看林子方此次调任的变化:由无职位的直阁秘书到知福州(职位升迁);由京都到地方(远离政治中心)。这是两个显著的变化,而林子方完全沉浸在升迁的喜悦之中,忽略了位置的变化。此时,作为其上级兼朋友的杨万里却或许有了更为清晰的判断,或许他内心中认为留在政治中心,才是林子方职业发展生涯最有利的条件。如果基于这种想法,这首诗就可能具有某种隐喻色彩。中国诗歌讲究含蓄的表达,会通过特定的意象来传情达意。那么,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歌的意象找出来看看。“莲叶”、“荷花”、“天”、“日”是本诗的意象,我们不难观察出“莲叶”、“荷花”是本诗描写的对象,而“天”、“日”则是与描写对象发生联系的外部因素。当我们把这些意象与政治发生联系时,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经常以“天”和“日”来象征皇帝、皇权。如果这种隐喻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就能自然联想到“莲叶”、“荷花”是否正是象征了林子方以及林子方的政治生涯呢?我们带着这种猜测再来读诗歌的三、四两句,发现这两句内部存在一定的逻辑因果表达,即:“莲叶”之所以有“无穷碧”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是“接天”;“荷花”之所以有“别样红”的结果,其原因是“映日”。于是,这首诗歌的隐喻性开始呈现:只有处在政治中心、靠近皇权,你的政治前途才会有无穷生机,才会别样红火。至此,我们也才明白了诗歌一起笔,诗人用一个副词“毕竟”来表达的这种感叹。也才明白了“六月”不仅不同于冬、春、秋,就连同样在夏季,六月也毕竟不同。皇宫的特殊性不仅是地方不能比,就连京都中其它地方都无法比拟。那么,远离皇宫就将会远离政治生涯中最难得的机遇。由于某种原因,杨万里的规劝之意,或许才是本诗要表达的实质。

正因如此,赵玉平教授认为这首诗是写管理、写权力符号的,是对林子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我觉得这完全是合理的。

正因为这首诗歌的隐喻色彩,让我们读到了这首诗歌另外的一种美丽。

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编辑本段]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春游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夏日绝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琱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漱玉亭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
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
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忆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一)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三)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四)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新酒歌
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桂子香,清无底,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尝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
穉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
时文采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於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岳。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舟过谢潭三首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中秋月长句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团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熔入冰壼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野蔷薇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红玫瑰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挂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难做须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
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
汝要作好人,东家也是横。
目民选官无选处,却与天者长青春。
老夫今年六十四,大儿壮岁初筮仕。
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
高位莫爱渠爱了,高位失,
丈夫老,则老官职不要讨。
白头官里捉出来,生愁无面见草莱。
老夫不足学圣贤,有前作譬如著棋。
著到国手时国手,头上犹更尽有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内容】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蓬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病鹤霜后蝇。
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
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
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
天颜有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
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
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
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
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
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
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
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江西太守说谁子,只说吉州有新事。
棘闱照日动碧鳞,粉堞入云横烂银。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见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鹭江心秋见底。
除却太仓五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
四邻束修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清名袭人冰霜寒,随风一夜入九关。
帝日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於山珠抵水。
却从吉州夺五侯,一州夺与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林八株吹岭雪。
使星归去作台星,跳过郎星与卿月。
遣骑迎家久稽来讯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
六朝几宿草,事往空余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上元日晚过须溪
恰恰元宵两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雪满远峰人未知。
白含笑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甘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余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U>[font color=#0000ff]读严子陵传[/font]</U>
【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过杨村
【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寄陆务观
【宋】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
【宋】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

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中心思想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了有什么感受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属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怎么写作文

在六月一个夏天清晨,我陪着好朋友林子方到西湖边,把他送走。等林子方离西湖远去时,我才发现六月期间的西湖和别的季节就是不相同。春天时,西湖上只有好几片娇嫩的荷叶,显得有些冷淡。秋天荷叶开始变黄了,就像是死亡降临在西湖。而冬天西湖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枯枝败叶,到处都销声匿迹了。
我认为,只有夏天时的西湖,才能鲜得与众不同。那是因为夏天时西湖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茫茫的大草原,直通天际。仔细一看,才会发现,西湖里的生命,是碧绿的荷叶和鲜红的荷花。它们把整个西湖都遮盖得严严实实,偶尔才会露出一点儿缝隙。一条带花的鱼儿跳出水面,几滴水珠落到荷叶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银光闪闪,就像是金银剃透的钻石。
一阵风吹来,西湖里成千上万的荷花都带着它那碧绿的“舞裙”跳起舞来。看着它们不停地向左右两边晃动着,真像一位名副其实的舞蹈家。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春天时写荷花的一首诗――《小池》,上面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但现在的荷花都在含苞欲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这么多荷花中几乎没有一朵是相同的。风又轻轻吹过,荷花又跳起舞来。它们有的像个粉色的盘子,里面有几颗五光十色的“宝珠”、的像个害羞的小女孩,躲在舞裙下就是不肯露面、还有的像个舞蹈家,在绿色的“舞台”上跳个不停,总也跳不够……
呀,这是多么美丽的一片景象啊!我爱这千变万化的西湖。

阅读全文

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