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怎么写
你就这样写,首先你可以先写一些合作行动的影片,剧情几句话带过,然后分析版这些电影的主题,权意义等,然后你可以吧你在生活遇到的需要合作的情况或者逆可以幻想类似的情况(幻想要求不夸张)也写出来,突出团队的思想,动力,写出如何积极的配合团队等等,最后结束时表明个人的能力虽小,但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参考影片(谍中谍系列,地心末日,太阳浩劫,太阳泪,冲出宁静号)
㈡ 《威尼斯的小艇》最新教学设计
一、课文简介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相关链接
1、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克里斯曼。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哈里贝利•芬历险记》等。
2、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威尼斯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 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能写出"倒退﹑散开﹑笔直﹑静寂"等词的反义词。
4.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5.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 教学重点:
1. 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2. 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四. 教学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城"吗?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参观吗? 那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2.投影显示,介绍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书:13 威尼斯的小艇 )
(二) 初读课文,根据书后预习题自学:
1.读准生字表中生字读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英尺 船梢 簇拥 哗笑 残破 矗立 停泊 威尼斯 操纵自如
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准生字表的字音,判断难点字的偏旁。
尼( 尸 ) 斯( 斤 ) 具( 八 ) 货( 贝 ) 矗( 十 ) 残( 歹 )
2. 巧用心,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换偏旁记忆。
残:与"钱﹑浅﹑线" 换偏旁记忆。
矗:由三个"直"组成。
3. 查字典理解个别生字(纵﹑哗﹑矗﹑残)的意思。
哗:喧哗;喧闹。
矗:直立;高耸。
残:不完整;残缺。
4. 齐读书后读写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矗立:高耸﹑直立。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沉寂:十分寂静。
残破:残缺破损。
停泊:(船只)停留。
操纵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5. 指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自由正确朗读课文。
(四) 作业: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思考自学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 尼斯的风土人情。
2.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内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总起全文,点明中心 )
3.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4.讨论分段: 样子 (明确: *﹤1﹥ *﹤2-3﹥ *﹤4﹥ *﹤5-6﹥ 板书 船夫技术好 作用 )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样子奇特 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小艇的样子奇特。
*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 (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如果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
6.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三) 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用"( )"标出。
3.讨论学习: (明确:课文先概括地写出在"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船夫"总能操纵自如"。然后列出三种情况做具体说明,写出船夫的技术好。 )
4.自由读课文,判断这段是什么段式?可以怎样归纳段意?
(四) 自学课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读自学:(投影显示)
* 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 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 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明确:
* 人们:商人﹑妇女﹑小孩﹑保姆﹑老人 去:做生意﹑郊游﹑教堂﹑看戏﹑回家
* 关系: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衬托小艇的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3.归纳段意,想:小艇在哪些方面为人们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
(五) 总结全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为什么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板书:重要的交通工具 )
2.作者是怎样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具体的?
3.小结: 细心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我们今后写作文也要做到这些,才能把作文写好。
(六)作业:
1.抄写词语并复习。
2.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 完成书后练习。
3.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检查背诵:
1.指名分读课文,回忆如何给课文分段,说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 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齐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在( )的时候,他( )。我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我们的眼睛( ),不知( )。
5. 听写词语.
(二) 完成书后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前进 笔直---弯曲 散开---聚集 静寂---喧闹
2.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 * * 最讲卫生"或"* * * 行动最敏捷"为重点句,练习写一段话。
要求:围绕重点句,从几个方面写具体。
例:在家里穿衣服 “* * * 最讲卫生”在学校 怎么做 或 吃饭 在公共场所 洗澡 学习时 "* * * 行动最敏捷" 游戏时 劳动时 。
3.完成语训的有关习题。
(三) 作业:
1.完成本课有关作业.
2.背诵第四自然段。
课后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读音:
艄( ) 矗( ) 残( ) 拐( )
2.判断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残( ) 斯( )
3.组词:
尼( ) 嘶( ) 货( ) 艄( ) 县( ) 残( )
泥( ) 斯( ) 华( ) 梢( ) 具( ) 线(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 笔直--- 散开--- 静寂---
5.填空并完成练习: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在( )的时候,他( )。我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我们的眼睛( ),不知( )。
* 用"===="标出这段话的重点句。
* 分层并说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㈢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怎么写我爱读书 为题的 如何写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可见,书,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我喜欢读书,酷爱读书,只要是书,我都能读下去,并且在我读书时,谁也打扰不了我。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在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是《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人生。假如说有一天,我一个人被留在一个孤岛上,我本只会留在原地哇哇大哭,但是,我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会做这样坐在原地,而是像书中的那个小女孩一样用双手创造家园,等待救援。这本书很好,值得我们去看。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有名人士都爱看书,并写了那么多关于看书的名人名言,如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胜于交一个朋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看书的含义。那是一个无聊的下午。那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没事干,我顺手操起一本杨红樱的书,才看了没几眼,我就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了,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不知不觉间,好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伸了一个懒腰,以为自己才看了半个小时。爸爸这时回家了,我吓了一跳,问爸爸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爸爸说:“现在都几点了啊?”我才知道现在已经好迟了。我读书可真是忘了吃,忘了睡。
书,是我无声的朋友,它让我的知识仓库里又少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㈣ 高中生寒假日记5篇
2001.9.21 星期五 晴
外面那欢快,但我认为嘈杂的音乐恣意地响着,钟儿一刻不停地走着。虽然胃有些不舒服,但还是打开了一罐可乐,喝一口,放在桌子上。
打开灯,是那种销路最好的灯。果然与别个不同,是阳光的光芒——明亮的黄色。突然只想将脑袋撂在桌上,摆在灯光下,将脸贴近易拉罐,让浑身上下冰冷如一。闭上眼,让喧嚣离我远去,感受光的温暖,金属的凉意。就让钟儿在这一刻静止吧,直至那温暖熔化了这冰冷的罐子,直至那凉意凉透了我的心坎。然而沉寂之中,却听见耳边有清脆的“砰、啪”“砰、啪”的响动,那么富有节奏感,那么富有弹性。再靠近些,仔细聆听,原来是co2的精灵们在争相逃离着水的束缚——压迫没有了,渴望自由的精灵们自然是要解放的。想象着黑暗的罐子中,那激烈的一幕——附着在壁上的小气泡骤然上升,互相撞击着破裂开来,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脆。睁开眼,好奇地,透过扇形口向里望,却只看见水中倒映着我黑色的眼眸,轻轻晃动,那黑黑的眸子也在晃。
那么清亮的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呵!虽然外面的音乐和车笛声不绝于耳,秒针的“滴答”声也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但我仿佛只听得到这金属中冰冷的音符,动听呵!然而,那声音越来越懒了,渐渐地,销声匿语。是因为我没有晃动它?于是,动了几下,闷闷地,发出一阵清新,最后的清新,然后,没了。我将它喝完,胃更疼了……
后记:一堵墙,隔开了窗外的灯火,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寂寞。感受着尘埃在空气中浮游,感受着周身血液的流动,就算是最平稳的呼吸声此时也变得万分清晰而真切。这种感觉真妙啊,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气球,而寂寞就好比是空气,不断地进入体内,使整个人完全被充满,轻飘飘的,思绪也有点混乱了……
夕阳余晖
(一)驻足闻香
——写给夏初时节的人们
正是满园花开的时节,大地被鲜花笼罩上一层“香粉”。仿佛是大家闺秀涂在脸上的胭脂。
家中有一庭院,爷爷奶奶平日无事,百“闲”之中总要挑些“活儿”干。免不了侍弄些花花草草。于是家中总有几分清雅之幽香!
每逢夏初时节,犹如下雨过后,甚是惊人!色彩缤纷,争奇斗艳的鲜花,雅静的房屋,迷人的彩虹,空气中夹带各种花、草的清香向你扑面袭来,应接不暇!
花气袭人!看!知了不停的在歌唱者花朵。歌唱着夏天,一声声的蝉叫,清脆婉转,然而,明丽中有夹带些许“透明”。正所谓“入耳即化”。
学生呵,在幸福而曲折的慢慢求学路上奔驰了这么久,你是否累了?那就休息一下吧。停下脚步,低下头,闭上眼,对着你喜欢的花朵,拼命深呼吸。
游子呵,在坎坷不平的流浪生活里生存了这么久,你是否倦了,那就先回家吧。然后好好的睡上一觉,把过去,流浪中所有部分与委屈全部在梦中丢弃在深海。最后,停下脚步,驻足闻香,设计明日奋起的蓝图!
“上班族”呵,不要被慌乱冲昏了头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束花而忘记了前面等待你的花之海洋!所以,不要太过劳累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空闲时驻足闻香,收获精神上的珍珠!
父母呵,不要一味的为孩子操心了。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已经长大了。不用大人们操心了,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停下脚步,驻足闻香。
满园花开,遍地花落,身在其中,驻足闻香...
深夜之所感
现在已是深夜,时钟9点半的铃声也早已被敲响,雨仍然不知疲倦的下着。我也拖着疲倦的身躯,开始语无伦次。
四周几乎黑暗,在这样的深夜,只有黑暗和孤独在陪着我,我唯一的光明——是我桌前的这盏电灯。在近乎黑暗的小天地发出那微弱的点点光亮。有时还不停的“闪烁”了几下,似乎让我更多一点的注意它。
它让我敬佩,由于下雨,一整天我都在开启着她,那微弱的光亮就这样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陪我一起学习,未回了一片英语课外文章,它似乎也很高兴,仿佛为了鼓励我而减少了“闪烁”的频率。那柔和的白色光亮照耀着书本,它的光亮仿佛是母亲那双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额头,脸颊。
当我因学习忙的而满头大汗时,它的亮光便不这么温暖,更多的是被清爽而代替。有时我甚至忘了该写什么作业,会无意间触伤到它。它总会摇动它那“伤痕累累”的“身躯”来安慰我,示意让我慢一点,不用慌。
时间过得好快,难道不是吗?只是一眨眼间,十点半的铃声也已被敲响。人生不正是这么短暂吗?
过往的行人依旧踏着雨中泥泞的小路,艰难的迈着步子,想想。我倒也轻松。整天与书为伴,总比跋山涉水的“苦命人”要好罢。也许他们此刻的泥泞能够鼓励他们去采摘明朝的露水。像今天这种坏天气,他们的人生中应不少罢。我呢?
没有人给我答案。电灯,谢谢你再陪我。如果这一天没有你发出的点滴光亮,我是看不清书本的,你是人们想方设法造出来的,虽功归于人们的智慧、勤奋。但你也在用你的实际行为来向制造你的人们、以及世界而付出你的一切。
你没有生命,但你有比生命更辉煌的东西——那柔和的微弱的光亮,不少人在你这亮光亲手绘制那美丽的蓝图!设计蓝图的人们永远不会因你那时时“闪烁”而烦你,相比之下,你,便是他们登上成功宝座的坚固基石。
奥台尔的两部佳作--《蓝色的海豚岛》和《黑珍珠》
《蓝色的海豚岛》: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了捕猎海獭的俄国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遗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的故事。她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援救她的船只到来。她独立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斗争,历经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
《黑珍珠》:拉蒙在恶魔鱼洞里采到一颗硕大无比的黑珍珠,轰动了整个拉巴兹城。他父亲勃拉斯卖珠不成,把黑珍珠献给了圣母。采珠队在海上遇到风暴,由于他父亲自恃有圣母保佑,没有及时躲避,整个船队全部覆没,仅采珠工塞维利亚人生还。拉蒙遭此厄运,以为恶魔鱼作怪,要索还珍珠,所以偷出珍珠准备物归原主。不料塞维利亚人在海上劫持他,逼他同去瓜拉麦斯出售珍珠。后来塞维得亚人杀死恶魔鱼,自己也在搏斗中丧生。拉蒙在不平凡的经历中破除了种种迷信,成长为大人。他侥幸生还,把珍珠还给教堂,供大家欣赏。
与鲁滨孙的历险故事相比,《蓝色的海豚岛》和它的作者奥台尔,对于中国的读者简直可以说鲜为人知了!这是一部专门写给孩子、但同样对大人也充满魔力的历史小说,从1960年出版以来,仅在美国本土就销售了600多万册。它被美国儿童文学协会评为“1776年以来最伟大的10部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并为作者赢得了国际儿童文学奖的两项最高荣誉“纽伯瑞奖”和“安徒生奖”。大概因为它只被归入了“儿童文学”的类别,所以反而“鲜为人知”吧。
如果你能同意,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应该读一读《鲁滨孙漂流记》,那么基于同样的理由,孩子也应该读一读《蓝色的海豚岛》。
与《鲁滨孙漂流记》类似,这部小说也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
“蓝色的海豚岛”,大致位于洛杉矶西南75英里的地方,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印第安人定居,直到1602年白人探险家发现了它,并命名为“圣·尼哥拉斯岛”。1835-1853年期间,一位印第安少女独自一人居住在这个岛上,直到18年后被一艘商船解救。这位少女是最后一个卡拉斯—阿特印第安人,没有人懂得她的语言,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独自度过这孤独的18年的。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她和一只狗住在高地上一所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鸬鹚羽毛裙。
奥台尔运用广博的自然、历史知识和神奇的想像力,填补了这段空白。
“阿留申人驾船来到我们岛那天的情形我还记得。起初那船浮在海面上像一个小小的贝壳,后来渐渐变大,像一只收起翅膀的海鸥。最后在初升的太阳中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是一艘挂着两张红帆的红船。”
阿留申人是一支来自北方的俄国人,他们以海上狩猎为生,捕杀鲸、海豹、海獭等海里动物。他们到蓝色的海豚岛来是为了捕猎海獭的。
这个故事中的“我”,当时是一位12岁的印第安小姑娘,名字叫做卡拉娜。她弟弟拉莫,只有6岁。她的爸爸是村里的头人科威格。
阿留申人的到来让整个村落陷入紧张气氛。科威格一面同意阿留申人在保证付报酬的条件下捕猎,一面指派村民日夜监视他们的举动。捕猎结束,阿留申人背信将去,科威格率领村民上前阻止。经过一场殊死的战斗,阿留申人仓皇逃走,科威格不幸遇害,村里青壮年男人也死伤大半。
受此重创后,村里的生活难以为继,他们只得派人出去求助。一个月过去后,一艘白人的商船来到岛上,接走了全村的人。商船必须在海潮到来前离开,弟弟拉莫却因为贪玩被落在了岛上,卡拉娜挂念弟弟,不顾其他人的阻拦,从船上跳进大海,游回岛上。
岛上只剩下了姐弟俩儿,还有一群饥饿的野狗。一天,弟弟在与野狗的搏斗中死去,卡拉娜悲痛欲绝,她发誓要杀光所有的野狗。在这个强烈的意志下,她顽强地活了下来。
与鲁滨孙相比,卡拉娜是一个未开化的印第安人,而且还是一个孩子,她对现代文明一无所知,只有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在印第安部族中,甚至不允许妇女制造武器。卡拉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独自在岛上生活,并且时时想着要战胜那些野狗。幸好她对这个小岛特别熟悉,而且深深地热爱。这是一座美丽的小岛,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弋,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卡拉娜很早就学会了采集野菜、野果,也懂得如何在海边捕捞鲍鱼之类的动物,也知道如何寻找淡水,所以她能够自然地生存下来。
卡拉娜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孩。她克服了心理的恐惧,开始艰难地制作武器,准备和野狗周旋。她在一片高地上搭建了自己的宿营地,她用柴禾搭了一个小棚,用死鲸的肋骨修筑了坚固的篱笆。为了制作称手的镖枪,她带着自制的弓箭去冒险猎杀海象,差点儿送命。这次冒险让她学到了更多生存的本领,也让她克服了制作武器带来的心理障碍。
在这个故事中,读者与卡拉娜一起在成长。她通过学习和辛勤劳动,渐渐学会了驾独木舟在小岛的近海捕猎。她经过了几年的耐心准备,终于有条件向野狗群发动攻击。她赶走了野狗群,驯养了最凶狠的头狗,从此不再孤独。
与鲁滨孙不同,卡拉娜是一个来自大自然、属于大自然的人类,她并不试图占有更多的东西,她与狐狸、海豚、海獭成为好朋友,甚至后来与野狗也能和睦相处。卡拉娜还是一位天性爱美的女性,她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在生活有余裕时她还会装扮自己,用鸬鹚羽毛为自己缝制了美丽的裙子。
18年后,渴望回到人类中的卡拉娜终于被一艘商船解救了。当知道有被解救的机会后,卡拉娜并没有兴奋地冲下来,她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回到自己的房子,为自己和爱犬朗图—阿鲁生火做了最后一顿饭,还精心把自己打扮了一下,这才不慌不忙地走去见来到岛上的白人。
“第十天,我们的船起航了。这是一个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早晨,我们朝着太阳出来的方向笔直驶去。
“我站在甲板上,回头朝着蓝色的海豚岛看了很久很久。最后一眼我看见的是岛上的高地。我想着朗图(已故的爱犬)躺在那里的各色石头之上,想着不知在什么地方的“王—阿—勒”(小海獭的名字),想着小红狐狸,它一定会徒劳地去抓我的篱笆。我还想着我藏在山洞里的独木舟,想着所有那些愉快的日子。
“海豚从海里浮起来,在船前面游来游去,它们在早晨总要穿过清澈的海水远游很多里格(注:古长度单位,1里格=5572.7米),一路编织水泡的图案。小鸟在笼子里吱吱地叫,朗图—阿鲁坐在我的身边。”
与鲁滨孙的故事相比,卡拉娜的生活历险故事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虽然艰苦,虽然有危险,但最终是美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