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30 15:34:31

1. 计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和先把()前面的数相加减。

计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或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零。

数位,指一个数中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右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和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1)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区别概念:

1、数位

“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

“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2、位数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2.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说课稿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说课
说教材: 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为后继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良好途径。 说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能力目标: 1、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2、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源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千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四、合作涂色、结束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本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1000+2000的算法,并能从这些算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课结尾的涂色游戏分工明确,有人涂色、有人计算、有人检查。通过学生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中动口、动手、动脑,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孩子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标中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这节课,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重在关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特别是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品质与习惯如: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等……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学会欣赏别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当然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比如当学生提出180是70 的几倍时,我说这个问题等我们以后再学习,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还有当学生有7、8种不同的算法时,怎样引领学生优化算法是我最困惑的问题。我的评价是否很到位?

3. 整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反 思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数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让枯燥的内容让它更生动化、赋于它活力呢?在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挖掘身边的生活字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教学中我首先借助教材的主题图,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轻松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设计“我会填”、“谁大谁小”、“数学小博士”,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使数学材料充满了真实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这一数学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再如试一试我能行这组题,通过让学生计算100×2、3×200、3000×3、6000×7,让学生从中发现这类题的规律,算理不能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通过让学生计算5×6、5×60、5×600、5×6000,使学生明白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同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的积中0的个数会比因数中0的个数要多,加深学生对于口算乘法方法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评课

本节计算教学的过程(流程)有共性的研究。从不同年级来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本次教学体现了扎实的教学技能,能抓住计算课的本质。先复习口算、数的组成。通过对数的计算来巩固数的组成。
1. 复习的内容恰当。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与本节课有密切关系的内容。
2. 探究计算方法上,能让学生用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
3. 探究之后有相应的小练习。第2个例题教学后,有对比。通过对比后让学生了解清楚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
4. 重视直观教学,在板书上能体现思维过程。
5. 练习有清晰的层次、很有条理。

建议:
1. 在算法多样化、优选方法的时候处理得不够灵活。学生说出1+2=3,所以1000+2000=3000实际上就是千位上是1+千位上是2,所以是3千,在千位上写3,在3的末尾补3个0.
2. 例题对比之后的语言归纳概括的方法要准确。例如,3100-700 1500+1000 要看数的特点去判断是把他们看成几个百还是几个千。
3. 在表达方面,要培养学生讲的兴趣。在数学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语句完整、有序。在练习的时候多让学生讲。
4. 在练习方面,时间没处理得好。买礼物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做得比较仓促。
5. 在给出一组数,让学生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50+80=130 130-50=80这个形式可以用在其他练习中,不要急着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6. 遇到3100-700= 1500+1000= 这些比例题难的时候,应该抽出来说说怎样想的?

再一篇:
老师将教材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舞台来使用,把整个教学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学案指导的过程中,把学习兴趣发挥到了极致,使人人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共同交流,总结,提炼,整个过程中耿老师让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又达到表扬激励及榜样的作用。使每个同学都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不断发现,不断突破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从而实现自己学习上的最大价值,人人感到成功的快乐。有效调动全体学生敢于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表自己想法,学会反思、修正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如教学例题500+800时,把例题变成了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想法,即而继续让学生研究800-500和960-800,学生在小组探索过程中发现整百和整十的加减法,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其实,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老师也有少些不足。如:巩固练习时,应让全班学生参与,整堂课会很完美。

5. 计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方法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或先把()前面的数相加减。再

相同。

在数学计抄算中,袭一个计算式包括数据,计算符或算子以及计算结果。因此数学计算中的关系是计算原理中必须阐明的理论基础。

数据在一个计算式中,则称数据存在计算关系。有些计算关系由数据的内在性质(例如系数矩阵,级数中的具体项,合式公式中的项),物理位置(一幅图像中数据的显示或表示,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关系,cpu阵列,数据的存储)决定。


(5)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1)自然数据的表示。例如求一个曲面梯形的面积.

2)人工数据的处理(例如 程序中的数据).

3)自然数据的人工处理。例如:放大一幅图像的一部分。在数学计算式中,数据与运算符有数据个数,左右作用,算式形式等具体细致的关系。

整体与元素的关系.集合数据例如矩阵,从矩阵加到元素加,实现对集合元素的处理. 相同运算符对不同数据产生的计算效果可不同(例如C++语言的重载,多态等)。

高阶的运算符,常常是低阶运算符的组合,再使用一个新出现的计算符,构成一个序列.例如积分:级数的极限计算.使复杂的数据元计算能够实现.

6.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多大口算和估算》教学反思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多大口算和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组织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口算的道理,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利用学具理解算理,从2×3=6  20×3=60    200×3=600这种组合中找到规律,得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0先不计算,先算出0前面的两个因数的积后,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
。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发现不是所有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都符合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如50×6=300,其中第一个0与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无关,这是五六三十得出的,因此要在30后面添一个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阅读全文

与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