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技能培养——实训四 数据输入与编辑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点、线、区的输入方法和相应参数的设置。
2)掌握线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
3)掌握点、线的常用编辑方法。
二、实训准备
实训数据:本实训数据保存于文件夹“jnsx-04”中。
预备知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及文件的管理方式;点、线、面的输入方式;点、线、面的编辑操作。
三、实训步骤与内容
将实训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
启动MAPGIS主菜单,调用输入编辑功能。在输入编辑系统中新创建一空工程文件,保存工程文件名为“输入编辑”,将“jnsx-04”中的“南河镇地形地质图.msi”添加进该工程文件,通过读图分层并按表SX4-1所示在此工程文件中逐一创建各项目文件。建完文件后的工作界面如图SX4-1所示。
表SX4-1 文件列表
图SX4-1 文件
1.点输入与编辑
本实训中点对象的参数按表SX4-2所示进行设置。
1)上下标的输入。输入注释过程中,上标的输入方式为“#+”与“#=”把上标内容括起来,下标的输入方式为“#-”与“#=”把下标内容括起来,例如输入T2、N2 如图SX4-2和图SX4-3所示。
表SX4-2 点参数设置
图SX4-2 下标的输入
图SX4-3 上标的输入
2)特殊符号的输入。在输入地层代号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特殊符号,可以通过在中文输入法状态下打开软键盘来进行输入,如图SX4-4所示。
图SX4-4 地层代号中特殊符号的输入
3)输入图签中的版面。输入“图签.WT”中的版面时,先设置字高、字宽、字色号,通过拖动鼠标确定位置,输入内容,再通过修改点参数来修改版面的高度和宽度,如图SX4-5所示。
4)输入图例注释。输入“图例注释.WT”的过程中,点对象输入时注意“阵列复制”和“对齐坐标”两功能的使用,特别是当采用“对齐坐标”功能时,可结合[Ctrl]键进行点对象的选取,如图SX4-6所示。
图SX4-5 修改版面的参数
图SX4-6 对齐坐标功能
最终按上述参数要求逐一完成图中各点状要素的输入。
2.线输入与编辑
本实训中线对象的参数按表SX4-3进行设置。
表SX4-3 线参数设置
1)在“工程文件窗口”添加实训素材中的FRAM1000.WT和FRAM10000.WL文件。
2)按上表参数设置要求逐一完成各图层的数据输入(通过交互式矢量化来进行输入),在交互式矢量化的过程中,结合[F5](放大)、[F6](移动)、[F7](缩小)、[F8](加点)、[F9](退点)、[F11](改向)的使用,尤其是在跟踪错误的时候用[F8]加点,[F9]退点,还要注意等高线与地层界线和内图廓一定要相互交接,建议采用如下三种方式之一进行处理:
a.要相交的时候把光标移动到母线上再按[F12]键,这个时候再选择在母线上加点来连接,如图SX4-7所示。
b.过头方式,也就是人为地将线描出内图廓,然后采用线编辑菜单中的“相交线剪断”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删除内图廓线外部分。
c.不及方式,也就是人为地将线描至距内图廓留有一定距离,然后采用线编辑菜单中的“延长缩短线”选项中的“靠近线(母线加点)”的方式进行处理。
3)在描绘地层界线时,一定要注意连续不要断开,特别是被文字断开处。另外注意各地层界线的交叉处一定要确保实相连(注意[F12]功能键的使用)。
4)完成后注意保存各项目文件和工程文件。
3.区输入与编辑
1)勾选“居民地.WL”和“居民地.WP”文件,使其可以编辑,通过“线工作区提取弧”命令将“居民地.WL”中的线转换成“居民地.WP”中弧,如图SX4-8所示。通过“输入区”完成“居民地.WP”中区的输入(图SX4-9)。区参数如图SX4-10所示。
图SX4-7 靠近线(母线加点)
图SX4-8 线工作区提取弧
图SX4-9 输入区
图SX4-10 区参数设置
2)勾选“图例.WL”和“图例.WP”文件,使其可以编辑,通过“线工作区提取弧”命令将“图例.WL”中的线转换成“图例.WL”中弧,区参数从最上一个图例到最后一个图例填充颜色设置为15~23,填充图案、图案高度、图案宽度、图案颜色、图层全部为0。效果如图SX4-11所示。
3)勾选“图例注释.WT”“图例.WL”和“图例.WP”文件,通过“其他”菜单的“整块移动坐标调”命令,框选图例相关内容,向右平移30(图SX4-12)。
图SX4-11 图例最终效果
图SX4-12 整块移动坐标调
四、提交实训成果
1)工程文件“输入编辑.mpj”;
2)表SX4-3所列文件。
五、思考与讨论
1)MAPGIS中[F4]、[F5]、[F6]、[F7]、[F8]、[F9]、[F11]、[F12]键各起什么作用?
2)如果所绘制线的宽度与线型未显示出来,应该如何处理?
3)MAPGIS中生成双线的方法有哪几种?
4)使一条线封闭的命令是什么?
5)阵列复制中,如在行距、列距中输入负值表示什么?
6)如何改变“输入编辑”系统中的窗口背景颜色?
7)若要改变点、线、区的颜色等,应该如何处理?
8)如果注释输入错误,应该怎么办?
❷ 急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声音的录制与编辑》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
有的,好像文化市场有的买《声音的录制与编辑》这本书,应该有的,去看看吧。没有的话就去那儿看《小学信息技术》这本书。
❸ 请问哪位有excel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的教学设计啊
那得靠你自己的水平了
❹ 数据录入怎么做
其实做数据的录入呢还是很简单的,首先你要了解一下相关方面的知识,在一个就是可以更多的再多的平台上去熟练的操作一下你的知识,这样的情况下那你就可以很好地完全掌握这样的数据录入。
❺ 学习任务一 数据的输入编辑
数据输入包括数字化仪输入、扫描矢量化输入、GPS输入和其他数据源的直接转换,图形编辑是数字化地质制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MAPGIS图形编辑器所提供的数字化和矢量化操作,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编辑,使得地质图件的绘图精度和绘图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还丰富了地质图件的色彩和图形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化的图示技术。MAPGIS编辑子系统,在还原显示复选框开启的状态下,以“所见即所得”的工作方式面向用户,提供多级的【Undo】功能以避免误操作,使用方便简单。
一、窗口操作
窗口操作是交互式图形编辑系统的重要工具,利用窗口既可以观察图形的全景,又可以移动窗口观察图形的不同部分,还可以将图形局部放大观察其细部,使图形的编辑、修改、设计更加方便、精确。
在图形编辑平台(右窗口)单击鼠标右键,有关窗口的命令如图3-1-1所示。
图3-1-1 窗口操作快捷菜单
图3-1-2 窗口参数
图3-1-3 参数设置
放大窗口:用拖动操作在当前窗口中产生一个矩形框,凡落在矩形框内的图形就是可视部分。矩形的大小和位置在拖动过程中由用户确定,矩形越小所包括的图元就越少,放大倍数就越大。放大窗口是逐级进行的:前一级窗口,是后一级窗口的上级窗口。直接点击鼠标,则以鼠标位置为中心,放大为当前屏幕的3/4。
缩小窗口:是逐级缩小窗口。直接点击鼠标即可。
窗口参数:用来设置当前窗口的位置及显示比例(图3-1-2),输入相应的参数后,窗口将自动更新显示。
复位窗口:将当前窗口置为零级,将整幅图完整地显示出来。
上级窗口:从当前窗口返回到上级窗口,并显示落入该级窗口的图形。
更新窗口:重新显示当前窗口的图形。
移动窗口:通过鼠标在屏幕上抓图移动距离来移动当前窗口。
清除窗口:将屏幕置为背景色。
显示线:显示当前窗口的线图元。
显示点:显示当前窗口的点图元。
显示区:显示当前窗口的面图元。
显示弧段:显示区域的边界(即弧段)。
显示图像:显示当前窗口的光栅图像。
为了使编辑环境更符合用户工作的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菜单的参数(图3-1-3),为图形编辑提供辅助手段。选择或设置该选择项时就在前边打“√”。
坐标点可见:将图元的坐标点或线、弧段上坐标数据点用红色小“+”显示在屏幕上,便于用户编辑。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在ON状态下,系统将对屏幕上的数据点标上红色“+”。
弧段可见: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在ON状态下,编辑器显示区显示弧段,在OFF状态下,编辑器显示区不显示弧段。
还原显示:该项初始状态为OFF,每次选择该功能就将该选项状态取反。在ON状态下,对线图元,编辑器将按线型来显示线,如某条线的线型为铁路,编辑器依此线为基线来生成铁路;对区图元,编辑器将显示区的内部填充图案。
数据压缩存盘:该项初始状态为OFF。图形数据经过编辑操作(如删除、加点等)后,有的数据在逻辑上被删除,但物理上并没有被删除,造成数据冗余。该项状态为ON时,存盘时系统自动将冗余的数据删除。
拓扑重建时搜子区:若该项状态为ON,则在建拓扑过程中,自动搜索子区,解决子区嵌套问题。
符号编辑框可见:若该项状态为ON,在库编辑时,自动出现在视窗中。
使用十字大光标:若该项状态为ON,则光标为大十字。
透明显示:针对面图元显示而设置,一般情况下面图元显示为覆盖方式,显示时会将先显示的图元覆盖,设置透明显示后,面图元显示时不再覆盖先显示的图元。
显示线的方向:针对线图元显示而设置,若该项状态为ON,在还原显示处于OFF状态下,则线的方向通过箭头显示在图面上(图3-1-4),但不会在输出时输出,帮用户确定线是按哪个方向画的。
显示线坐标标记:针对线图元显示而设置,若该项状态为ON,在线的拐点显示拐点坐标值(图3-1-5)。
图3-1-4 显示线方向、显示线坐标标记
图3-1-5 显示线的首尾点
修改点参数可改变点类型:针对点图元显示而设置,若该项默认状态为OFF,即在修改点参数时不能修改点类型,只能改变其他参数,若该项状态为ON时,修改时除可改变其参数外,还可更改其类型,如注释可更改为版面等其他类型。
显示线首尾点:针对线图元显示而设置,若该项状态为ON,显示正在编辑的线文件线的首尾点(图3-1-5)。在编辑操作中,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对指定的某个图元进行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首先捕获指定的图元后才能进行,所以捕获图元的操作是MAPGIS图形编辑的最基本操作。
捕获区域:移动光标指向要捕获区域内的任意地方,按鼠标左键,如果捕获成功,则该区变成闪烁显示,如果不成功则区域不变。如果要捕获的区域有重叠压盖的情况,系统会将重叠的区域逐个闪烁显示,并让用户选择其要捕获的是哪一个区域。
捕获弧段:移动光标指向要捕获的弧段上任意一点,按鼠标左键,如果捕获成功,则该弧段变成闪烁显示,如果不成功则弧段不变。如果光标所指的点是几个弧段的交会点,系统逐个闪烁显示这几个弧段,并提示用户选择其要捕获的是哪一个弧段。
捕获线:移动光标指向要捕获的线上任意一点,按鼠标左键,如果捕获成功,则该条线变成闪烁显示,如果不成功则不变。如果光标所指的点是几条线的交点,系统将逐个闪烁显示这几条线,并提示用户选择其所要捕获的是哪一条线。
捕获点:捕获单个点时,移动光标指向要捕获的注释、子图等点图元,按鼠标左键,如果捕获成功,则该点变成闪烁显示,如果不成功则不变。如果要捕获的点有重叠压盖的情况,系统会将重叠的点逐个加亮显示,并让用户选择其要捕获的是哪一个点。
捕获多个图元时,移动光标打开一个窗口,用这个窗口包围住要捕获的图元的控制点,如果捕获成功,则捕获到的图元变成亮黄色显示或从屏幕上消失,如果不成功则无这些现象。编辑捕获图元时一次可以捕获不止一个的图元,对捕获到的各个图元依次进行编辑。
现就图形编辑器操作做如下约定:
鼠标两键的使用:在MAPGIS系统中,鼠标左键和右键经常需要相互切换才能灵活使用。在使用左键单击和右键单击时,单击右键有且只有两个功能:①弹出窗口菜单;②结束用户当前的操作。除此以外的其他功能都通过鼠标左键实现。按下左键接受用户的输入,按下右键完成用户的当前操作。
拖动操作:按下鼠标左键不松开,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松开鼠标左键。移动鼠标的这个过程就叫拖动操作。鼠标左键松开后,拖动操作结束。常用拖动操作有:开窗口、存部分文件、流方式造线、造椭圆线、圆心半径造圆线、圆心半径造弧线、造矩形线、造平行四边形,移动一组线(弧段)、复制一组线、删除一组线、线(弧段)加点、线(弧段)移点、结点平差以及点编辑中的绝大部分操作。
按钮约定:在对话框中,按钮【OK】或【Yes】表示接受用户的输入,按钮【Cancel】或【No】表示用户输入无效;任何时候,按钮【Cancel】表示取消用户的当前操作。
键盘移动光标:若使用键盘,按键[Enter][Esc][Space]分别相当于鼠标左键按下、右键按下和左键放开。[←][→][↑][↓]可左右上下移动光标,每次一个像素;小键盘中的[←][→][↑][↓]每次可移10 个像素;[Shift]按下时,移动[←][→][↑][↓],可模拟鼠标的拖动操作。
系统库选择板:图形编辑器为了方便用户,提供了五种系统库选择板:子图库选择板、线型库选择板、图案库选择板、字库选择板、颜色选择板,这些选择板将对应系统库显示出来,让用户浏览、选择。选择板在点、线、面的参数模板中,以按钮形式出现;例如在编辑某条线的参数时,要赋予此线适当线型,可直接输入线型号,也可按下按钮【线型】,选择相应线型;按按钮【线型】,弹出线型选择板,用户可加以选择。其他选择板的使用与此类似。
热键定义:[Ctrl]+[Z]后退,[Alt]+[X]退出编辑系统。
二、工具条的基本操作
线、点、区编辑工具条:线、点、区的编辑工具条见图3-1-6所示。
图3-1-6 线、点、区的编辑工具条
三、菜单的基本操作
对于线的操作,可在“线编辑”菜单中点击相应的命令。对于点的操作,在“点操作”菜单中点击相应的命令。对于区的操作,在“区编辑”和“其他”菜单中点击相应的命令。
四、工具箱的基本操作
线、点、区的编辑还可以在工具箱中找到相应的图标按钮(图3-1-7)。在图形窗口中点击右键,单击“打开工具箱”命令,可调出图3-1-7所示工具箱。
图3-1-7 线、点、区编辑等工具箱
❻ 录入与编辑采样数据
1)用户可在当前导线号和当前分层库的编辑框中查看,是否为当前数据采集的版导线和分层。如权果不是,需在导线库选择一条导线和分层库选择一个层号(说明是在本导线和本层号进行采样数据采集,同时在采样数据录入时,会自动把导线号、分层号带到采样数据库的导线、分层记录项),然后按“采样”按钮(图22.2.23)。
图 22.2.22 编辑素描图
2)屏幕自动弹出采样表框,然后按“ADD”增加一条新的采样记录。其他按钮说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DEL”则删除本记录。
INSER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INSERT”,在该记录前增加一条记录。
EDI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EDIT”则编辑本记录。
Cancel:退出新增采样的操作。
CLEAR:删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记录。注意:需要按“OK”键后,才能真正把采样库的记录全部删除(图 22.2.24)。
图 22.2.23 选择采样库
图 22.2.24 编辑采样信息
3)在采样数据输入对话框后,按“OK”,采样数据自动加入到采样库的列表框。该采样库的列表框按分层和采样编号的顺序排列。
❼ 急求:职高计算机类<<汉字录入与编辑技术>>的教案!!!
http://www..com/?word=%CE%E5%B1%CA%D7%D6%D0%CD%CA%E4%C8%EB%B7%A8%B5%C4%BD%CC%B0%B8&tn=myie2dg
看看吧
❽ 录入与编辑素描数据
1)用户可在复当前导线号和制当前分层库的编辑框中查看,是否为当前数据采集的导线和分层。如果不是,需在导线库选择一条导线和分层库选择一个层号(说明是在本导线和本层号进行素描数据采集,同时在素描数据录入时,会自动把导线号、分层号带到素描数据库的导线、分层记录项),然后按“素描”按钮(图 22.2.20)。
2)屏幕自动弹出素描表框,然后按“ADD”增加一条新的产状记录。其他按钮说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DEL”则删除本记录。
INSER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INSERT”,在该记录前增加一条记录。
EDI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EDIT”则编辑本记录。
Cancel:退出新增素描的操作。
CLEAR:删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记录。注意:需要按“OK”键后,才能真正把素描库的记录全部删除(图 22.2.21)。
图 22.2.20 选择素描库
图 22.2.21 输入素描信息
3)点击“进入素描工具”编辑素描图,系统给出绘制众多的点线符号等素描图工具,具体说明见 14.1节路线素描数据采集(图 22.2.22)。
❾ 录入与编辑照片数据
1)用户可在当前导线号和当前分层库的编辑框中查看,是否为当前数据采集的导回线和分层。如果不是,需答在导线库选择一条导线和在分层库选择一个层号(说明是在本导线和本层号进行照片数据采集,同时在照片数据录入时,会自动把导线号、分层号带到照片数据库的导线、分层记录项),然后按“照片”按钮”(图 22.2.16)。
2)屏幕自动弹出照片表框,然后按“ADD”增加一条新的照片记录。其他按钮说明如下:
DEL: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DEL”则删除本记录。
INSER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INSERT”,在该记录前增加一条记录。
EDIT:在列表框中,选中一条记录,按“EDIT”则编辑本记录。
Cancel:推出新增照片的操作。
CLEAR:删除列表框中的所有记录。注意:需要按“OK”键后,才能真正把照片库的记录全部删除(图 22.2.17)。
图 22.2.16 选择照片库
图 22.2.17 编辑照片内容
3)在照片数据输入对话框后,按“OK”,照片数据自动加入到分层库的列表框。该照片库的列表框按分层和照片编号的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