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大班买东西教学反思

大班买东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8 10:23:42

① 大班安全什么东西不能摸教学反思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专的编属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② 大班教学反思有趣的明信片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专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属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③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常用工具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生活中,常用工具的教学反思 可以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知道孩子们的生活现状 当然,相关的工具来进行搭配,以及教学,老师应该进行反思。

④ 大班科学分礼物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礼物都是非常喜欢和新奇的,在本次数学活动中,我通过分礼物的形专式让孩子来属感知7以内的数量,让孩子们在开心、轻松的环境中学会看礼物单的图标并能按图标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开始,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混合在一起的礼物,让孩子们将礼物分类放好,孩子们都积极举手参与,在此环节,我请班级能力较弱的一名孩子来进行分类,分类的效果很好,全部都很正确。
我以“周老师要请一名小朋友去玩具店买东西,但要买的东西太多,记不清楚怎么办?”为情境导入,让孩子们认识清单,了解清单的作用,我根据清单进行提问“每个人会拿到什么礼物?每样礼物可以拿几个?”孩子们也能根据清单进行观察和回答,如:雪花片7个、积木5个、水彩笔4支等,孩子们能很好的理解清单的意义。
在分组活动中,我给孩子每人发一张清单,每个孩子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孩子能根据清单上的图标进行操作,知道哪种玩具拿几个,对7以内的数量掌握得很好。在进行集体检查和验证时,每个孩子都能对照清单介绍自己拿的礼物,都很正确,活动开展很利。

⑤ 社会大班不同作用的衣服教学反思

活动《不一样的衣服》,是让小朋友们通过见到的不一样的衣服,了解成人社会生活的一个活动。活动从看不同职业的工作者穿的衣服图片或看工作片段,请小朋友们谈论自己的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开始,去了解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工作。在“活动准备”中,我就请孩子们去向家长了解他们的职业,或者收集到家长的工作照片,以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在活动中,对于自己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孩子能说出这样两种情况,要么说出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如当老师的、卖服装的,开商店的等等,要么说出爸爸妈妈是在哪里上班的,如地税局的、环保局的、电信局的等等,能把二者都说清楚的,非常少。小朋友们对于不同的职业,熟悉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如对司机、医生、护士、警察、厨师等,大家都比较了解,所以有较多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描述。对电信局、地税局等的工作人员,到底干些什么,则不太讲得清楚。如我问:电信局的人是干什么的? 大家很茫然地说“电、电……”,还有一个孩子说“是送信的”。反映出孩子们不太了解这个职业的人的工作情况。
所以,在第三个环节“说我是谁”的游戏中,大家模仿得较多的还是医生、厨师、警察解放军等,有些女孩子模仿美容师理发、化妆、乘务员服务,司机开车的动作,另一些不熟悉的职业,则无法扮演和模仿。

⑥ 大班教案《小学什么样》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 〉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十)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1、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百分数尝试编一个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十一)
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再配合假设法。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后问:能用图形来表示鸡兔头和腿之间的关系吗?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⑦ 幼儿园大班《吃进去的东西哪儿去了》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人为什么需要吃很多的东西吗?”小结: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小朋友需要长高长胖长大等都需要足够的营养。每天吃的东西中富含有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了保证身体吸收各种营养,小朋友们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并注意少吃零食。 2、 幼儿在桌上的小碗中任选一种食物品尝。谈话内容:你刚才吃了什么?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呢? 3、 教师出示挂图“人体消化器官”,介绍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并在自己身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口腔:食物到嘴里,经过牙齿咬碎,同时舌头帮助搅拌,跟嘴里的唾液混合在一起让东西变软、变碎,然后咽下去。 食道:东西从嘴里咽下去,就到了细细长长的一个管道里,这就是食道。 胃:食道下面连接着胃,胃就像一个大口袋,每天都在不停地蠕动;同时产生一种叫胃液的东西,把吃下去的食物变成了像面糊一样的东西。 小肠:胃里的东西变成面糊样的东西后,被慢慢地送入和胃相连的小肠。小肠曲曲弯弯的,每天也在不停地蠕动,它也能产生一种液体将送来的东西进行搅拌。那些软糊糊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的营养,小肠就能把这些营养迅速吸收并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这些营养能帮助小朋友长大、长高、长壮。 十二指肠:食糜经过十二指肠的机械与化学消化作用后,营养物质都在小肠被吸收入机体,留下的残渣和水分送至大肠。 大肠:剩下的不能消化的废物,被送到了大肠,然后从肛门排出来。 阑尾:吸收肠道内的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 直肠:储存粪便、引发便意及排泄粪便。 4、 师幼谈话,内容:消化器官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a、爱护牙齿,养成漱口、刷牙的好习惯。 b、保护胃:要按时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吃得过多或挑食,少吃零食,吃饱后不能马上做剧烈运动,饭前便后要洗手。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方式用餐。 5、幼儿懂得了消化的作用,知道了要怎样进食、用餐。在轻音乐中安静地进食,结束活动。

阅读全文

与大班买东西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