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明天不遥远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明天不遥远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6 20:16:01

⑴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地球什么样》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等基本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激起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
2、学会课文生字6个,理解并积累词语;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确地确定部首。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模样,知道不同的地表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学会使用顿号。
2、教学难点:了解北极和南极。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的最基本的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
2、学会本课生字“浑、牧、泊、漠、茫、矿”,理解“浑身、牧场、白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会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直观感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示地球仪(或地图),提问:看了地球仪,你对地球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疑问吗?(注:也可播放有关的课件演示。)
是啊!地球仪正是根据地球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而制作的模型,你们的这些发现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带着你们产生的疑问(如:地球上的各种颜色表示什么)来读读课文吧。
二、自学课文。
1、口头提出或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简要说说地球什么样。
2、学生自学。
3、检查反馈。
(1)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说地球什么样?(点出地球是个“大圆球”,“穿着花衣裳”即可。)
(3)随机理解“浑身”这个词语。
(4)引导体会地球的形状和颜色特点,指导朗读第2节。
三、研读3-7段。
1、自由读课文3-7节,边读边划,地球的花衣裳有哪几种颜色?它们各是什么地方?
读后完成填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反馈交流,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3)质疑:你对所填的词有哪些不理解?
(北极:地轴的北端,北半球的顶点。南极: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南极、北极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常年覆盖着积雪。)
2、拓展想象,句式训练。
(1)想象一下,地球上的颜色除了刚才所填的事物,还可以填什么事物?
那绿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那蓝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提问:你所填的事物有什么根据?(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描写。)
(3)选取学生所填的一个句子,与文中相应的诗句进行比较。
那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那绿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读读上面的句子。
体会:课文中为什么不写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远远地看地球,看不清细小的物体,只能看到大面积的概貌。
3、学习顿号与“和”的用法。
(1)出示课后第4题的句子,同桌互读句子,说说顿号与“和”的用法。
(2)指名反馈。
(3)师小结:顿号前后的词具有共同特点,并且可以换序,“和”一般用在最后一个词前。
(4)完成作业本第6题。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地球之美。
2、课后识记有关地球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8小节,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责任保护和利用地球,抒发心中激动之情。
,12


3、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并在老师指导下正确选择义项。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热爱之情。
地球多美啊!然而,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却从来没有真切地看过穿着一身如此漂亮花衣裳的地球母亲,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自由述说)
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也很好!今天,我们暂且就乘上科学家们已经制造的飞船去太空看一看吧。
齐读第1小节。
课件演示:飞船缓缓飞离地球进入太空,在飞船里观看地球的情景。(准备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读第1-7小节。
讨论:结束了这一次虚拟的旅行,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想做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展示学生写的话和画的画,师生共同评议、讨论。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爱护地球,而且都有学好本领,长大了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的远大理想,我相信当我们真正登上太空去看地球的那一天,地球准会更漂亮。
二、学习第8节。
你认为地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永远美丽下去,让这颗蓝色的星球永远在宇宙中璀璨下去。)
三、配乐朗读全诗,指导背诵,抒发热爱之情。
四、巩固部首查字法。
1、回顾部首查字法。(投影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写出序号)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字的意思。
牧场 草原 白茫茫 浑身
3、反馈交流。

⑵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cxzcxczxcxzcxzccxxzc

⑶ 品社六年级《祖国有多大》教学反思

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反思
我在《祖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中,教学流程是:
第一次教学流程:
环节一:“找一找”(省级行政单位)感受大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看,这就是中国的政区图,从整体观察,它像什么?
2、学生交流后师生一起观察,师:真的很像,东北像是……鸡头,西部像……鸡尾,这里是……鸡身,海南和台湾就像……鸡脚。
3、师: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地图上有不同的色块,每种颜色代表什么?(学生说一种颜色代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4、师:翻开书P49页,同桌合作,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有多少个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会儿请同学上台汇报。(学生找,老师板书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5、学生分别上台汇报,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出来。(老师板书数字4、5、2、23)
6、为了方便记忆,老师带来了一首童谣,读一读。(课件出示童谣,学生读。)
7、师:同学们,请看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祖国大、祖国疆域辽阔……)
8、师:是的,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神奇秀丽的山川,有景色宜人的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地,想去游一游吗?
环节二:游一游(走大陆边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感受大
1、师:要去旅游,就要会看地图,看地图,先要学会看图例,请同学们结合图例,看看中国地图,你能看懂什么?
2、学生汇报看懂了什么(略)。
3、师:图例能帮助我们看懂地图,以后看地图也要先看图例。
4、师:好,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点击课件,大陆边界线抖动,这是什么呢?(大陆边界线),这个呢?(大陆海岸线)
5、师:好,我们先沿着大陆边界线来做一次模拟旅行,为了省时省钱,我们直飞广西,从这里出发,每到一个省级行政区,你们就喊出这个省的名字……
板书: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
第二次教学流程:
环节一:“找一找”(省级行政单位)感受大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看,这就是中国的政区图,从整体观察,它像什么?
2、学生生交流后师生一起观察:的确很像,我国东北部像是……鸡头,西部像……鸡尾,这里是……鸡身,海南和台湾就像……鸡脚。
3、师:在这张中国政区图上,有许多的色块,请翻开书P49页,结合图例再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些什么?先自己看看,然后同桌互相说说。
4、同学汇报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了解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情况。)
……
①生:我知道了……代表我国的首都,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师:对,北京市,像这样的不同的市就是直辖市,同桌一起找找,有几个直辖市?
学生找后,请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出4个直辖市。
②生:我还知道了有五个自治区。
师:你找到这些自治区在哪里吗?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③生:我发现我国还有两个特别行政区。
师:是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有两个特别行政区。
④生:我发现……的省会城市,
师:那四川的省会是?
生:成都。
师:它也是省级行政中心,我国有多少个这样的省级行政中心,就代表有多少个省。数一数,我国有多少个省。
学生立即行动。
师:这么多省,怎样数更好呢?
……
⑤师小结:这样算来,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生交流自己感受:祖国的确很大、祖国的疆域十分辽阔……)
5、师;为了方便记忆,老师带来了一首童谣。(课件出示童谣)①师;自己读一读,你能读懂吗?
②检查:有什么问题吗?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能解决就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老师就讲。)
③师;我们再一起读读。
6、过渡:是的,我们的祖国真辽阔!(板书:辽阔)
师:这么多的省市,可能我们都曾经去旅游过,那么你去过哪些名山大川?(学生汇报)你还想去哪里?(学生谈想法)
师:好!今天我们也来旅游旅游,先沿着陆地上的国界线旅游,再沿着大陆海岸线旅游。(分别点击课件大陆边界线和大陆海岸线)
环节二:游一游(走大陆边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感受大
1、师;为了省时省钱,我们从重庆直抵广西,从这里出发,每到一个省级行政区,你们就喊出它的名字……
课后反思:教学计划,教学策略仅几处细微的变化,致使学生在课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也给我全新的感受,细细思考我发现两次上课表现出以下不同之处。
一、教法有别。案例一中,我设下“圈套”——不同色块代表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学生被牢牢圈在我设定的思路里,按照我的思路找到相应的省级行政单位;然后在我的指引下,观察图例,学习看图例。在案例二中,我给学生开放的、自由的空间——“结合图例再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些什么……”学生结合图例,自己主动观察,积极思考,不仅知道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而且知道了“国界线”、“省界线”、“省会”等相关知识。
二、理念相异。两种教法,理念截然不同。案例一,老师手里紧紧攥着“指挥棒”,学生按照我的设计去学习,老师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则被动地学习着,他们只是课堂里客随主便的“客人”。案例二,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结合图例再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结合图例,仔细观察,自主发现,获得了多维的信息。汇报中“生成”的精彩在不断演绎。如:一学生汇报知道什么样的是省级行政中心,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省会城市,有多少个这样的省会城市,就有多少个省,数一数我国有多少个省,学生马上要数,老师立即提醒,这么多省,要数清楚,怎么数好呢?……老师淡出课堂,地位发生根本的变化,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适时进入,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老师不再只是关注教案、关注自身,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
三、关注变化。课中老师出示儿歌是帮助学生记忆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案例一中老师关注的是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关注的是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儿歌的处理上只是让学生读一读,儿歌中各省的简称学生是否能读懂,老师没有设想。案例二老师对儿歌的处理,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读一读,你能读懂吗?”多么温馨的人性关怀。这时有学生提出“赣”指什么?老师问学生:“有谁知道?”学生能解决学生互助解决,学生不能解决,老师再讲解。这样的处理,真正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个体、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老师心中有学生。
四、结果改变。案例一,学生学到了教材呈现的知识,知道了看地图要先看图例,感受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学生的收获仅仅足限在知识层面。而案例二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材呈现的知识,而且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更可喜的是学生获得了能力的发展。教学环节微妙的变化,带来的是学生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自主学,由盲目的数有多少个省到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有多少个省。这些细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长期坚持,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无疑就是交给他们一只远航的桨,让学生掌握向知识海洋航行的技术,以后他们扔掉老师这根拐杖,也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的收获:有人曾说“如果基础教育改革是太阳,那么教育细节就是一滴水,虽小,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次一课两上的经历让我悟出一个道理,课堂教学,大同小异的设计,细节处理的微妙变化,但反映的内涵却大相径庭,不同的细节流露出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表达的是教育的风格,这真是细微之处见本真。

⑷ 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版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我发不出来链接,你可以到这个站去搜索一下

1、找到这个网站
教育资源吧

2、进入顶部的
教案中心

3、进入
思品教案,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哈!

⑸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辩论会教学反思

:总是有学习成长起来的,面对自己的困难,虽然母亲爱孩子,但更多的是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逃脱他们的父母的庇护,长大了
正方:孩子还小,长大一步一步,没有一刻能够行使
方,孩子的学习是自主性强,不能总是依赖别人长大。
对面,但也鼓励和激励他人,知道如何面对。
真正爱。我们知道,初中到大学,都必须自力更生,父母又不在身边。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吃受苦。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在大学生活中,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是苹果。因此,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做家务,让他专心读书。结果,通过他的努力,终于考上一个好大学 - 清华大学。很多人都为他高兴,但他开始担心,大学生活,必须住在学校。于是,他就放弃了吗?大学的想法,但他的母亲不允许到学校的副校长与阅读的人,她是负责照顾他的饮食方便。然而,学校不允许失败的母亲。几天后,他终于无法忍受,决定回家。因为他没有生活,什么不该做,所以他退学了。至于你说的,因为过于宽松,他的父母,他是做什么让他这样做,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母亲,她不希望未来的孩子遇到困难,只能节节败退,把所有的责任推给父母解决,不想让他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真正的爱情,麻烦了唯一的孩子站起来,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但给予口头鼓励

真正的爱情是不被宠坏的。母亲的故事是要把握好这一点。

,有时裂纹的冷漠。
当鸟儿长大,退伍军人鸟引发的巢穴,这是为了让鸟学会自力更生。
所以这不是冷漠,而是让孩子学会站起来。
过渡宠坏的孩子,唯一的人与事都依赖他们的父母,遇到的小东西只会哭的眼泪。
当父母不在身边,这些都是非常被宠坏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所以让孩子站起来,为孩子们的爱,而不是冷漠。
不是说: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渔?
今天给他一条鱼,还是会挨饿,但,如果教会明天他处理的方式,他可以找到吃的东西。

儿童的父母心中的肉,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们,我的母亲没有问题,可能是从小的训练,他的强大,孩子们真的受伤了,不管家长如何
真正的爱情,所以,让孩子们长大了真正的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品德与明天不遥远的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