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6 00:39:05

Ⅰ 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500字左右)

(2019·黄石)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回界。俄罗斯继承苏联大答国地位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积极争取成为政治大国。欧洲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现象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2018·黄石)有人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这主要是指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7·黄冈)1944年,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7年,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关贸总协定。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
(2010·鄂州)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Ⅱ 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9·黄石)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俄罗斯继承苏版联大国地位在国际舞权台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积极争取成为政治大国。欧洲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现象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2018·黄石)有人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这主要是指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7·黄冈)1944年,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7年,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美国占据了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关贸总协定。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增强。
(2010·鄂州)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Ⅲ 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为什么

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内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二容,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第五,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就相当于物质是基础,离开了基础一切都白搭.为什么有第三世界的兴起1.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获得独立的亚洲国家 2.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瓦解过程 3.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4.二十世纪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Ⅳ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于什么时间

“世界多来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自通过世界政治的一些具体变化来说明在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形成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这些具体变化包括: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的道路,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日本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谋求国际政治大国地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讲述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关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情况,我们认为总的趋势是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并没有变为现实。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Ⅳ 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一、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一)欧洲一体化
1.原因:①抗衡美苏的需要;②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1)进程: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③1957年,西欧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④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4)发展的趋势(特点):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5)影响: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推行社会改革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的大力扶植;③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④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⑥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①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②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③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①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1.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原因
1.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2.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Ⅵ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的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结束,战时同盟关系解除,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差异导致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版营和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敌对的政策;两方各自结成军事同盟,开展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全面对抗,形成东西对立,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为中国的崛起,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共体的成立(原子能,煤钢等三个共同体组成),苏联,美国,和第三世界(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还有东盟等组织聪明的成立,表明多极化趋势出现。
多极化加强表现在美苏对抗中,美国霸主地位削弱,西欧经济日益发展,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经济体,而同时日本经济也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空前提高,成为美国也不容忽视的大国,加上两格格局瓦解并且这个时期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的组组职联盟出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世界力量重新分组合,出现了一超多强(超为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有中,日,俄,欧盟等)

Ⅶ 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新兴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不可逆转。这是对当今世界形势非常重要的判断。

中国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印照了西方世界和美国全球化体系的没落。概括地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就是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这就是当今世界的大势。



(7)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我国的做法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和很多文件中都提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49年建国100 周年的时候,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而实现“中国梦”。这实际上是世界第一大政党,对于未来政局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关于2020-2035 年十大趋势的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将维持2.6% 的低速增长,其中发达国家1.7%,发展中国家4.9%,双速增长的结果,就是到2035 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多极化。

2035年,发展中国家将占全球经济的60%,经济规模与投资超过发达国家,世界经济重心将从欧美转移到亚洲。届时世界前几大经济体的排序将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

Ⅷ 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一、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一)欧洲一体化
1.原因:①抗衡美苏的需要;②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1)进程: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③1957年,西欧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④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 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4)发展的趋势(特点):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5)影响: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推行社会改革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的大力扶植;③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④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⑥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①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②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③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形成过程: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 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①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1.过程: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原因
1.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2.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Ⅸ 如何全面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

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一、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一)、欧洲一体化

1、原因:抗衡美苏的需要;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1)进程: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1957年,西欧6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扩大: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4)发展的趋势(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5)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推行社会改革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1.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原因

1、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2、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全文

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