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大自然教学设计

大自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5 16:24:33

㈠ 大自然的秘密的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4、让孩子了解震撼的场面。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一、 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岛去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读读课题,注意秘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个山字。在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什么问题?(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如果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课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地方要反复读,反复琢磨,可以将体会标注在书中相应的空白处。(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读读文章,看你读懂什么了。
1、 观察___紧张____震惊_____悲叹
2、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读文章体会。如果你认为理解有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共同研究研究。
1) 紧张:啄,幼龟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龟对比图片。嘲鹰是突兀而来的,幼龟没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敌会来。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龟的命。怎能不紧张?
指名读我们焦急的心情。
2) 震惊:成群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师引:多少只?(成百上千)怎么出来的?(鱼贯而出)此时从巢到海边有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没有任何保护。出示图片:看到成群的海龟争先恐后地向大海爬去,你们快告诉它们你们想说的话。
师:是啊,小海龟们快回去呀,你们的侦察兵是我们把它送入大海的,这里太危险了,看呀,你们的天敌来了。读读这里的句子,应该怎么读.
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3) 悲叹:这时,几十只幼龟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食。再读这句想象当时海滩上是怎样一种景象?
学生想象描绘。
师:这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啊,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悲叹:
投:“如果不是我们,那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再读:投:向导_______地说:“如果不是我们,那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四、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是不是真正把这篇文章学懂了呢?
课文题目是“大自然的秘密”,可为什么还要写人,这人与大自然的秘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再读全文。
生:本来小海龟有自己生存的本领,可人类偏偏要用自己所谓的聪明去干涉,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生: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是说大自然中的动物都有其躲避灾难的本能,人类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与动物们共同生存,不可人为地破坏改变环境,不要人为地干涉动物的行动。不要替动物安排什么。
那好,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投:人是万物之灵。如果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
五、延伸运用
同学们,我曾听说有段时间,许多媒体报道了杭州淳安县松林虫害的新闻。松树的叶子几天就被吃光了,并且发现大片片的松树死亡,罪魁祸首是松毛虫。这种情况,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想想用什么办法解决。
打药:引发争议行不行______好心办坏事。
人工捕捉.,养一些吃松毛虫的鸟。
同学们,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还有很多大自然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揭开,有时间,同学们多读一读这方面的书,对大自然多了解一分,所得的益处就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大自然的秘密 幼龟:“侦察兵” 生存方式
人: 万物之灵 走向反面
教后记: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和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统一。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辩论。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次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上一番唇枪舌战,难分高下。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本节课在设计上有欠妥之处。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学生说出了都知道大自然的哪些秘密。如果把这一环节放在学完课之后,效果会更好些。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动物有生存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自作聪明到干涉动物的行动,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本文中所提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嘲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嘲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嘲鸫又飞回来了,其它嘲鸫也跟过来了。 到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厄瓜多尔旅游胜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上,有“活的生物进行化博物馆”之称,被联合国定为“人类的自然财富”。

㈡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一、由“文字”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课件展示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问题呢?(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怎样去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大自然的文字中我们能读懂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从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做简单评价。
3、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指正学生读音中的错误,并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做简单交流,疏通文本。
(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即使、立即、耸立、预兆、铁砧、花岗石
(2)指导生字写法:熊、耸、兆
(3) 理解下列词语:罗盘、星座、铁砧云、石灰石、花岗石(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三、品读段落,感悟重点。
1、提问导向: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
2、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
(1)自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主要描写了哪一种文字?认识这种文字有什么作用?
(2)抓住重点句子“即使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体会认识这种大自然文字的作用。
(3)交流概括:星星——辨别方向
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学习其余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完成表格。

大自然的文字 从中了解的信息
星星 辨别方向

石灰石
花岗石
4.请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
5、知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交流发言)
四、拓展延伸,回归主题。
1、大自然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有趣,认识它的文字,我们会收获意想不道的财富。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浅谈认识,归纳总结:观察 寻找 请教
3、课堂小结,结束全文:同学们,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妙无穷,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会有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小诗。(课件展示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在音乐伴奏下齐读。)
五、板书设计:
星星——辨别方向
24 大自然的语言 云 ——预兆天气
石灰石——地质变化 (多去走走、学会观察、不懂就问)
花岗石——地质迁移

㈢ 小班教案语言热闹的大自然

题:1声音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2我们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听噪音?3我们怎样减少噪音?1可以把能发出好听和不好听声音的物体画下来贴在墙上,让幼儿知道什么声音好听,什么声音不好听,不好听的声音应少听或不听。2请幼儿自己把人们听噪音后的感受和听好听声音的感受画下来,贴在墙上,提示幼儿不发出噪音。1科学区:增添生活中常见的可以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

㈣ 小班社会科学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教材简解]
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树林里有什么秘密?"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本节活动我将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秘自然、了解自然。
[目标预设]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戏过程中感知自然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感官探究自然,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通过游戏等形式与幼儿共同探秘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多一点实现需要的满足!
[设计思路]
孩子天生是个探险家,与其在教室内带领孩子观看各类图片,不如让孩子置身于自然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促使我利用一次郊游,带领孩子通过"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呼吸树的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活动准备]
1.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2.彩纸、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摸摸大自然的身体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然后互换角色。(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集体讨论:你摸到什么东西?是什么样感觉?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猜猜我摸的是什么?请幼儿描述触摸大自然的感觉,让同伴猜测物体。
二、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三、印下大自然的痕迹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四、呼吸树的游戏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并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阅读全文

与大自然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