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为什么要用引号
大眼睛在这里是借代的用法。用眼睛代指渴望知识的孩子,所以在这里的引号是特指。
希望采纳!!
2. 关于《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今回年42岁,母亲钟业珍今答年41岁。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3.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资料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母亲钟业回珍靠打鱼、养答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大别山的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4.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文400字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今天,爸爸带我去金润发看有关建国60周年的书,给我内印象最深的是容一张名叫《大眼睛》的照片。回到家以后,我在互联网上查了大眼睛姐姐的故事,内容是:她很想读书,但她家比较穷,没钱读书,一位记者帮她拍了一张照片,全国叔叔阿姨和小朋友知道了这件事情,就热情地帮助她,最后,她考上了大学,完成了学业。后来这位大眼睛姐姐也帮助了很多贫穷的小弟弟和小妹妹。
了解大眼睛故事以后,我感受很深,她太可怜了, 连读书的钱都不够,却又那么渴望学习。我们现在条件比她那时好多了,我们还有多余的钱买零食,要是我在她那样环境下的话,早就躺在家里睡懒觉了,才不会去上学呢。所以我很敬佩她,我要学习她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能认真地学习,这个故事好好地教育了我,让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教诲,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另外,我们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帮助贫穷的孩子。我要用我的零花钱来帮助像大眼睛姐姐一样的小朋友,让他们都能有书读。
5.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课文原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婉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的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6.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指的是什么
对读书的渴望,期盼和热爱
7.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中你认为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明亮闪烁,眼睛里充满求知欲。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吃过没读书的苦迷茫的眼神
8.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3、4、5、6、7、8题阅读答案
3.专注、渴望、讲述、唤起。
4.学习、艰苦、知识、忧郁。
5.(略)(其实我也不会)
6.虚线划第五自然段,直线划“从此,照片中…深刻的印象”(第一自然段)
7.第四自然段
8.(略)(你可以在网上搜‘希望工程’来获得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采纳,谢谢!
9.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姐姐,长大后的事业和照片
她叫做苏抄明娟,你可以直接去看一下她的网络~
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虽然只是专科,但她终于实现了从小“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学费由国家负责,因此她不再需要别人的资助。如今,苏明娟已经变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她目前在银行工作。在合肥市中心,包公祠对面的安徽省工商银行的大楼里,苏明娟的办公室就在这栋大楼的17层。
10.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者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者:解海龙。
解海龙,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崇文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组联部主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常务理事,北京印刷学院客座教授。
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其中有广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解海龙的作品改变了中国贫困地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的命运。
“大眼睛”苏明娟考上了安徽大学,“大鼻涕”胡善辉当了兵,“小光头”张天义上了大学。
(10)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创作历程: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获得成果:
2006年 "大眼睛"参加中国首次华辰2006秋季拍卖会拍出30.8万元人民币高价,在西藏援建一所希望小学,同时也为中国纪实摄影在艺术市场上正了名。
2007年 “大眼睛”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和高中美术课本。
2008年 被推荐为2008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 2008年 “大眼睛”入编荷赛出版的《回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