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神医扁鹊的故事
1、一身浩气捍医术 治病救人有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显现一派百家争鸣、空前开放的盛况,但现实社会生活中,神权至上、巫术横行的恶俗也根深蒂固。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扁鹊依然能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浩然正气捍卫医学的权威尊严。
当时,秦武王久病不愈,无奈之下,决意召请扁鹊为其诊疗。谁知,却遭到了以太医令李醯为首的一帮庸医佞臣们的百般阻挠。情急之下,扁鹊不得不怒摔砭石。
向秦武王摊牌:“大王同我商量好了除病,却又允许一班蠢人从中捣乱,假使你也这样来治理国政,那你一举就会亡国!”这才最终说服他接受治疗,果然不久之后,秦武王就痊愈了。后来,自感技不如人的李醯,竟然恼羞成怒,派刺客将扁鹊残忍杀害。
扁鹊在疾病诊疗上,提出了有名的“六不治”原则,至今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2、望闻问切皆精通 四见桓侯发人醒
经过不懈努力,扁鹊将中医的望、闻、问、切4种基本诊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完善。在具体的临床诊疗当中,他能够灵活自如地应运各种诊法,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个被后人称道的奇迹。
其中有两例最为典型。晋国卿相赵简子由于“专国事”,导致昏迷数天不省人事,大家很是担心,就向恰好路过此地的扁鹊求救。经过一番把脉之后,扁鹊平静地告诉大家,病人脉象正常,不出三日,定会自然康复。
果然两天之后,赵简子就醒了过来。可见,扁鹊切脉诊病的技术的确相当高明。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所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就直言不讳说其有病在身。之后,每遇一次,都强调其病情正在由表入里,逐步加重。
可固执己见的桓侯就是不信,直到最后感觉身体真的不适时,才恍然大悟,但却病入膏肓,为时已晚。这个故事之所以发人深省,就在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疾病贵在早诊早治。
3、起死回生也低调 技高一筹亦谦虚
扁鹊虽然医术高超、声名远播,但无论到了哪里,他都能做到低调谦虚,从不因为自己有一技之长就高人一等,摆架子。
有一回,扁鹊来到虢国,见到一群人聚在一起哀号痛哭、跪地祈祷,一问才知是这里的太子死了。弄清原委之后,扁鹊怀疑病人并不见得是真死,很有可能只是突然之间昏迷不醒,“尸厥”发作所致。于是赶紧前去察看诊断,果真如其所料,经过一番针刺药熨之后,太子竟然奇迹般苏醒过来。
从此,他能“起死回生”的传言便不胫而走,四处传播。扁鹊听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向大家解释澄清说,患者并没真正死,他只是让患者及时苏醒,恢复健康而已,哪有大家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另外,说到疾病治疗和身体保养,扁鹊也是客观谦虚。认为现实中的疾病太多太多,而对医生来说,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总是苦于诊疗的方法少之又少。因此,扁鹊大力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做法,主张把疾病消灭和控制在最初的萌芽阶段。
4、悬壶济世医精湛 游医四方通全科
在毕生游医四方、悬壶济世的生涯中,扁鹊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总结。在临床实践当中,扁鹊医术精湛、技法高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学方面,也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不乏独特的主张和见解。在医术的追求探索上,他不满足于只掌握简单的一技一法,而是力争广泛涉猎。到越国都城邯郸,扁鹊看到当地有很多妇女患者苦不堪言,就潜心研究妇科方面的疾病,当起了“带下医”,从而让她们尽可能地摆脱病痛折磨。
到东周都城洛阳,见当地许多老人有视听方面疾病,随即又开始致力于五官方面疾病的研究,当起了“耳目痹医”,为众多老人带去了光明和声音;到了秦国首都咸阳,看到当地小孩的患病率极高,又下定决心探寻病因,当起了“小儿医”,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久而久之,扁鹊不仅只是精于内科,在儿科、妇科、五官科,乃至外科方面,也都有较高的水平。
5、杏林春满德高尚 桃李遍地美名扬
扁鹊一生行医四方,除病消灾。不但医术令人惊叹叫绝,而且在医德上,也同样让人佩服。
作为一代神医,经他之手的病人,自然不计其数,但在扁鹊眼里,患者并没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不管是君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既不轻视小看贫穷弱小之辈,更不屈从迁就当权富贵之流。
在长期治病救人的行医当中,他除了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之外,更注重不断钻研探索。无论在临床诊疗方法上,还是在病因病理的探究方面,都对中医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对自己耗尽毕生心血,积累下的经验和成果,扁鹊又毅然毫无保留倾囊而出,广授门徒传之于众。学生当中的子阳、子豹、子越等人,后来都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佼佼者。
甚至,就连汉代时出现的《难经》也被传为是扁鹊所作。足以可见其学术影响是多么广泛而深刻。难怪,扁鹊历来被尊为“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❷ 神医扁鹊的简短故事
有一天,神医扁鹊拜见国君蔡桓公,他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对蔡桓公说:“我看君王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及时诊治,恐怕病要深入体内。”蔡桓公毫不在意,他说:“我没有什么病”。扁鹊就告辞出去了。蔡桓公对身边的大臣说:“当医生的就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来邀功请赏。”
过了10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我看君王的病已发展到了肌肉里面去啦,再不医治,恐怕病情还会加重呢!”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又告辞出去了,蔡桓公仍然不高兴。
又过了10天,扁鹊又来拜见,说:“我看君王的病已发展到了肠胃里去了,要是不及时治疗就会更重了。”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他。
又是10天过去了,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掉头就走了,蔡桓公忙便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不说话就走了呢?”
扁鹊说:“皮肤病用汤药洗或热敷就能见效;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那只能由阎王爷作主了,医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5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早已逃走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❸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医扁鹊》读后感
《神医扁鹊》读后感
星期天早上,我读了一篇故事,叫《神医扁鹊》,给我了很大的版感受。权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古时候,有个名医叫扁鹊,他听说太子死了,就自告奋勇去给太子看病,说他能把太子救活,没想到太子真的活了。扁鹊在蔡国拜见桓侯,发现他气色不对,就告诉大王:“大王,您皮肤的纹理已经有了病,如果不抓紧治疗就会加重。”大王不信,扁鹊连劝几次,大王都不信,最后,大王真的病倒了,他派人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离去。大王最后死了,因为他不听扁鹊的话,对扁鹊不信任,使病情由小病导致死亡。
其实,很多人都有自以为是的时候,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后悔莫及。我也不例外,每次考试前妈妈都让我多看书,多复习,可我总觉得自己都会,就是看书,也是走马观花,于是趁妈妈不注意,就偷偷看起了课外书,结果考试完,经常成绩不理想。看见爸爸妈妈的的目光,那滋味真不好受,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很惭愧,后悔自己没有听取妈妈的劝告,现在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投机取巧的后果是自己没有学到知识,还花费了时间和学费。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做到防微杜渐。
❹ 宁死也不想让神医扁鹊为其医病,蔡桓公究竟在顾虑什么
蔡桓公之所以宁死也不让神医扁鹊替自己看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听过太多关于扁鹊的传闻,对扁鹊的能力还抱有怀疑的态度。读过史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很多特别著名,特别厉害的医生,就比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等,然而,在无数厉害的医生中,扁鹊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当年的蔡桓公为什么不让医术高超的扁鹊替自己看病呢?他究竟在顾虑什么?
其实蔡桓公之所以不信任扁鹊,主要还是因为民间关于扁鹊的传言太多了,所以蔡桓公认为扁鹊其实是名不副实。扁鹊的医术在当时可以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世人皆说他有透视术,除此之外,扁鹊还完成了一个为别人换心的手术,这个手术在现在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古代了。
❺ 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神医扁鹊也无可奈何、用内外因的辩证规律分析、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急用!
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我们要重视内因的作用,蔡桓公不重视自己的疾病,导致其死亡,就体现其不重视内因的作用
❻ 中华上下5000年学生版之神医扁鹊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内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容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
❼ 神医扁鹊的死因
扁鹊遇害抄
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袭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音西)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又给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
❽ 神医扁鹊人物特点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专说中的上古轩辕时属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史记》中记载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由此可见,“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神医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