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中有哪些巧妙的教学环节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具有教学的创造性了.教学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以其朴实而又新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课文和生活中的“五角星”.这一堂课力求训练扎实,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显一个“精”字.
是选择适应教学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这节课打破教师习以为常三课时教一篇课文的常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用两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便于操作,简约而有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取得最大的收效呢?有效的做法是:1、精心设问,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时间.
本课教学,删去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知故问的问题.揭示课题时,主要将对课题的质疑改为检查预习效果.这一处理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举措.学生预习过课文和没有预习课文的教学设计是不一样的.我们设想通常情况下学生读了课题后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如课题为什么加双引号?“五角星”指什么?苹果里为什么会有“五角星”?学生只要预习过课文,就都能解答.在导入课文的问题,重点放在怎样才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它给人们哪些启示上.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二是学生读了课文以后就能弄懂的问题,如小男孩经常到我家来干什么?小男孩是怎样向我炫耀他的新发现等.无意义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不可能得到提升.三是删去了和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如国标本教材已删去课题中五角星上的双引号.本节课,教师是否需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作者修改的意图?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教学比作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东西.一节课中,我们所教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本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围绕一个主线就是苹果里只是藏着“五角星”吗,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没有想到苹果里藏着五角星,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