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人之初的教学设计

人之初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3 05:38:03

『壹』 请问有没有完整的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 
介绍《三字经》    
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   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人之初——不知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贰』 国学教案弟子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教案怎么写

到桃李天下去下载一些相似的教案参考一下

『叁』 中班三字经从“人之初”到“不容紊”的复习课教案怎么写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建议将孔子;和“性本恶”,从孔子的“恶论文。”
探索自然是这个话题的善或恶的性质,首先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标准之间的善恶来区分。这意味着
“好”意味着很多,字典的解释是:善良,慈善机构;做好事,做好事;好;友好,不错。这里有引用不符合的意义其他的解释。 “恶”,字典的解释是:不良行为,做到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差;凶,凶。
善恶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行为性质划分的结果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善与恶是相对的,善恶有人与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没有与同组的组间差异无标准。通常一个人或一组倾向于自己的行为和特征是好事,不利于自己的行为和定性邪恶的东西,这是产生的主要原因善恶标准不一致。字典里面的“刑事事宜”恶质的,你知道,有法律只有“犯罪”这个词,历朝历代都是以统治阶级的需要制定法律,都是基于一个标准的尺子来衡量善恶。例如,重庆市彭水诗时,秦终蜚极大的讽刺诗县委书记和县,在舆论的县委书记和省长,秦中非是大恶不赦,所以要坐牢。兵马俑时期,一些学者和游士政治,报价,“诗”,“书”和百字旧时代,皇帝和其他统治者看来,学者和游士令人发指,所以焚书坑儒。但是,人们站立位,秦秦中绯谁的学者指出问题,你施恶者不应该被包含在类中。动物也一样,你可以说“残暴的狼,凶猛的老虎”,“好兔,羊,”这是男人自己站在的角度来看,如果狼和老虎站立的位置,就不会觉得罪恶,它只是本能的生活需要维护它。人类是不是所有的杀人每天无数的动物吗?即使是“凶猛”的老虎被人放在桌子上,说“恶”并非真正邪恶的人类的动物?在战争期间,当斯里兰卡和杀敌人,善恶不告诉你杀了其他人可能是下有小的家庭的旧支柱,也可能是诚实的青年,但是,没有人会因为这个关注躺在战场上的武器,他们的手。

『肆』 三字经教案小班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新人一枚新人
《三字经》教案介绍《三字经》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

阅读全文

与人之初的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