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中医诊脉教学视频

中医诊脉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2020-12-23 00:31:13

『壹』 中医基础脉诊教学哪个视频详细好学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视频,不过讲的比较简单,脉学以赵绍琴,邢锡波,李士懋著作为经典

『贰』 中医怎样诊脉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
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
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
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叁』 中医怎样号脉

医脉_基础知识
我手枕高骨关脉前面寸尺脉浮沉取左手寸脉主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寸关尺寸阳尺阴浮阳沉阴结合浮沉迟数我体阴阳表寒热致清结合力力力实力虚看脉形短余短足阴阳表寒热虚实清结合部位看所体现脉脏器部属于何脏断病
知道些我再些脉象再重新组合临床脉象组合起浮迟浮数浮浮细同沉脉沉短沉力沉数都需要我结合起细细析
举例左寸沉短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病位短主足力主足脉足导致病呢功能主血搏输送血液全身足首先导致脑供血足现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力每懒洋洋
左尺脉见沉数沉主证主阴数主热证病位肾与膀胱肾与膀胱热现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
主热浮脉主阳尺阴细足结合起阴虚制阳阳浮于病必晕用药补阴潜阳治
再要实践我周围我朋友亲我都作实习象每都条件练才绩我刚始看几十
看完比看哪哪错总结慢慢熟练诊脉候定要综合析部脏器每脏器功能都现寒热表阴阳虚实哪些毛病另外切莫持诊诊病古四诊合参道理
脉诊简单
需要辨
1
力力--辨阳气足足
2
脉体--辨阴血足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表

足够辨证
脉浮:阳气表攻邪(力)或者阳气足(力),或者夏阳气行表;
脉沉:阳气攻邪(力)或者阳气足(力),或者冬阳气行
脉浮阳气足(力)者气收敛发散外;
脉沉阳气足(力)者气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
1
能量少(足足);
2
能量向(升或降)
《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致
总论
论----

部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储存
右手侯能量制造
左手【寸】【关】肝【尺】肾阴
运血
肝藏血
血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气
肾阳化精气
男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男脉
妇右脉强于左脉
作何论
服药前
辨证用阳度
能收敛
寸尺浮
服药
辨证阳气助
加快运化
寸尺沉
同见
两手关脉强
右关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重要
否服药
同证
辨证意义完全同
阳要
于能降
寸脉位于【表】
阳位
收敛沉降顺

阳要
于能敛
尺脉位于【】
阴位
收敛固密顺
重取
阳要
于能运
关脉位于【】

鼓荡滑畅顺
轻取
简言

间--现代社佳财富【能量】结构
谓: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足
再辨能量否收藏
【相火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
力力已
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于肝

相火位者
肝脉必弦兼紧力【气攻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柔节律象
【犹军怒自威】
越用力按
反弹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
内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敛散故】
何区别
短用阳者【说

用神等等】
短静养休息寸脉即归于收敛
相火位者【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静养寸脉亦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位者
尺脉偏浮

肾水母
肝木
败家挥霍够用
必须调用母亲存款】
若静坐
寸脉仍浮
即阳明降
相火位
即推断:失眠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知
寸脉浮
同尺脉亦浮
相火位即确诊疑
尺脉浮期阳气外散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者
阳痿
性冷淡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论脏腑
阳虚诸证推断即
摘自网络文库

『肆』 我想下载一些关于中医诊脉的视频 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

先背《内经》与脉象有关的内容,再背《脉经》

『伍』 中医诊脉的书有没有初学者的,,带图最好。

你好,初学者的书推荐中医诊断学,优酷也有对应视频,还有《中医舌诊》教学片。还有脉经

『陆』 中医诊脉中的一息

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医生以自己正常的呼吸来衡量患者脉的跳动。

『柒』 如何自学中医怎样把脉

1、《中医基来础理论》要学,然后源《中医诊断学》配合《濒湖脉学》一起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去其他中医那见习一下,学会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学精比较难。一般把脉象分成28种,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注意:《濒湖脉学》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

2、自学必在学好中医基础后,再读脉学有关书籍,接触临床慢体会。

(7)中医诊脉教学视频扩展阅读:

自学也有三忌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之可言;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

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学无所成”;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孰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精神向深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枉费—番心机,半途而废。记

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啦,“不经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两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捌』 想学中医脉诊,不知道哪里有系统的教学视频

脉学本来就是中医诊断里面最难掌握的,古人有云: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专
更何况看视频呢?我想这方面属的视频是肯定没有的,因为这要全靠医者指下的感觉,那么,这个感觉如何用视频能表达得出来呢???

如果楼主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我可能作一点点意见。。。
首先,要了解中医四诊的基本内容,望闻问切。不可单单了解切诊(诊脉)。。
脉诊首先了解切脉的时机、时间(诊脉的时间长短,一般约一两分钟左右)、部位(三部九候,人迎、寸口、趺阳),然后,才是了解脉像(二十八脉,具体可参考《中医诊断学》、《脉经》、《濒湖脉学》、《三指禅》、《难经》、《医宗金鉴》等等。。。)

最后,才是四诊合参或脉证合参,得出准确的证候诊断结果出来。。。
中医的知识太博大精深了,如果楼主仅是管中窥豹的话,难得其门径而入啊。。。

阅读全文

与中医诊脉教学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