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沙沙沙小班教学反思

沙沙沙小班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2 23:49:34

『壹』 对科学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夏天的声音的评课

小班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唯有由心而发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事物。结合主题活动“夏天真热啊”的开展。我引导幼儿通过听、说、想象、创造等方式,发现普通的生活材料会产生各种独特声音,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奇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目标:
1.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积极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声音。
2.在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中展开想象,制造和体验美妙的大自然之声。
准备:
1.分别装有米粒、黄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锈钢小勺,塑料垫板,塑料袋,空纸盒,铁盒,硬币,木块,等等。
2.录有雷声、雨声、蝉鸣声、蚊子叫声、空调运行声等夏天里的各种声音的音带。
过程:
一、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声
1.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并表达。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你在什么时候也听到过这个声音?
师: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2.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析:雷雨声、蝉鸣声等是幼儿熟悉的夏天里的声音。教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导入,引发幼儿,在交流、互动中回顾更多经验。)
二、探索、创造夏之声
1.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
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
师(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请你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吧。
2.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两个幼儿都选择了铁盒,但他们使铁盒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幼儿甲说:“我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幼儿乙说:“我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教师说:“哟!太神奇了。同一个铁盒用手拍或用拳头敲,就会唱不一样的歌呀。”)
3.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并在教师引导下将制造的声音与夏天的自然之声产生联想。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这次,这些盒子、瓶子说:“我们也喜欢夏天,我们也想学一学夏天的声音,你们愿意帮帮我们吗?”大家再来试试看吧。
4.大胆表达自己的联想。
师: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这种声音像什么?
(例如:有的幼儿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有的幼儿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有的幼儿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夏天里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析: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物体用不同方法可发出各种声音,难点是运用这些物品联想并模拟夏天的各种声音。)
三、夏之声音乐会
1.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在教师引导下为散文《夏天的声音》中的内容制造相应的声音,体验自然之声的美妙。
师: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3.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了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夏天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贰』 小班美术活动《春雨娃娃》教学反思

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哎哟哟,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叁』 小班音乐游戏树叶沙沙响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尝试领唱、伴唱的形式。活动准备:秋季树林背景图、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看到小朋友都带上了头饰,你现在扮演的是谁啊?(小树叶)小树叶你们的妈妈是谁啊?原来是大树妈妈的宝宝,我们来做一个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游戏好吗?"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 (
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
(2)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开
1、 教师范唱教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2、学习第一段歌词
(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完整的说一说,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
(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肆』 幼儿园小班健康课教案《小雨沙沙》

活动设计背景 小雨沙沙的歌词生动,形象。歌词以拟人的手法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我还准备充分利用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的教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感受曲调,歌词来欣赏给并能学唱。 2.带领幼儿用最自然的声音来唱歌,并且让幼儿明白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露。 3.启发幼儿理解歌词,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来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活动准备 1.与歌词相适应的图一幅及歌词。 2.“小雨”“种子”的手饰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里一副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图上画的什么吗?” “谁会用声音来学习下小雨的声音” “谁能用动作吧 来表现下雨的样子” “让我们来一起唱唱小雨” (学习小雨的声音,用动作表现小雨) “哪位小朋友喜欢下雨?为什么? (让小朋友知道万物都需要雨露的滋润) 2.学习歌曲 (1)出示图,引出歌词,教师带领学习歌词。 (2)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试唱小朋友们欣赏。 (4)听录音小声与小朋友一起试唱。 (5)在欣赏歌曲录音的基础上,能用正确的方法和情绪演唱,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3.小朋友带上手饰,唱歌进行表演。 4.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教学反思 1.我应该穿插了一个小游戏,让几个视唱比较好的学生上台来唱视唱,然后我在学生后面摸孩子们的头,只当弹琴,学生感觉很新奇,很有意思,上面的学生唱视唱,有如老师在给大家弹琴一样,下面的小朋友要看着歌词来在心里默唱歌词. 2.小朋友上课的积极性是很好的,尤其是在我们互动添加律动时。

『伍』 诗歌《小雨点沙沙沙》怎么写教案

1、教会幼儿(幼儿食品)背诵儿歌《小雨点,沙沙沙》。
2、激发幼儿诵专读儿歌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汉属字的好奇心,教会他们认识汉字“小、雨、点”。
4、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和尝试使用毛笔,认识和练习使用最基本的汉字笔画“、”(点)。

『陆』 诗歌《小雨点沙沙沙》教案怎么写

小雨点,沙沙沙-教学教案参考

一、教学目标:1、教会幼儿(幼儿食品)背诵儿歌《小雨点,沙沙沙》,
2、激发幼儿诵读儿歌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好奇心,教会他们认识汉字“小、雨、点”。

4、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和尝试使用毛笔,认识和练习使用最基本的汉字笔画“、”(点)。
二、教学准备:
1、 “小、雨、点、下”等汉字卡片各一张。
2、黑板下方画有花、草、鱼,上方留有空白,供教师添画雨点用。
5、每个幼儿一支毛笔,彩色墨水若干。
7、花儿、鱼儿、苗儿的头饰若干(头饰图片附后)。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1、教师用示范表演的形式,一边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一边欢快、有节奏(节奏标注在儿歌后)的念儿歌《小雨点,沙沙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向全体幼儿提问,通过提问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该儿歌的兴趣,并且帮助他们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解。
问题可以这样提: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许多什么?
可能答案:小雨点、下雨了;花儿、鱼儿、苗儿……
(2)小雨点落在了什么地方呢?
可能答案: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
(3)花儿、鱼儿、苗儿看见下雨了,他们都怎样呢?
可能答案:非常高兴、乐了。
(4)花儿乐得怎么样呢?
可能答案:张开了嘴巴。
(5) 那鱼儿乐得怎么样呢?
可能答案:摇尾巴、游来游去。
(6) 苗儿乐得又怎么样呢?
可能答案:向上拔、长高了。
(幼儿可能出现许多教师没有预想到的答案,教师可以给幼儿的创造性答案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2)主要过程
1、诵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图画记忆儿歌内容,教师一边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念第一小节(花儿)的时候,就将点画在花儿的附近;念第二小节(鱼儿)的时候,就将点画在鱼儿的附近;念第三小节(苗儿)的时候,就将点画在苗儿的附近。
(2)带领幼儿反复诵读几遍,发准每个字音。
(3)在幼儿较熟练诵读儿歌后,教师再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诵读儿歌(儿歌节奏标注在儿歌后)。
(4)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儿歌节奏拍手配合,并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和着节奏拍手,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识字
(1)出示写有“小、雨、点”汉字的图片,启发幼儿将汉字与图画结合起来,告诉幼儿这几个字在儿歌里都出现过,鼓励幼儿猜想这几个汉字读什么。
(2)让幼儿根据以前已经学过的“小”字,让幼儿结合刚才的儿歌,进行判断和猜测: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认读“小雨点”三个字,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敏感性。
(4)采用打乱顺序举卡片的形式,让幼儿复习巩固这几个汉字。
3、认识笔画“、”(点)
(1)出示毛笔,让幼儿观察毛笔的外部构造,使幼儿知道毛笔有毛笔的下端是尖的,(2) 告诉幼儿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书写工具。
(3) 请个别幼儿上来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7) 提醒幼儿将毛笔的笔尖下笔身稍微躺下一点,轻轻的点一下。然后再请所有小朋友用自己的毛笔蘸彩色墨水在图画纸上画点。
(4) 让幼儿描述“、”的形状。
(5) 告诉幼儿“、”是汉字中最小、最基本的笔画。
(6) 出示汉字“下、小、雨、点”的卡片,启发幼儿寻找“、”的笔画,让幼儿指出点在这几个汉字中所在的位置。(“下”有一个点,点在中间部位;“小”有两个点,分别在两侧;“雨”有四个点,分别两两上下排列在两侧;“点”有四个点,排成一排,放在最下面)。
(7)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缺少一个点或者两个点的汉字,让幼儿用毛笔蘸水来给汉字添上点。培养幼儿的书写兴趣。
(3)活动结束
1、鼓励幼儿回家后在其他的字中发现笔画“、”。
2、教师用幼儿喜欢的贴纸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
3、让幼儿自己收拾自己的用品,并有序的放回原处。
(4)活动延伸
给幼儿戴上不同的头饰,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欢快的诵读儿歌,同时让幼儿根据自己所带的头饰在听到儿歌的内容后做游戏:
带“花儿”头饰的幼儿在听见“花儿乐德张嘴巴”时合拢的双手做开花状;带“鱼儿”头饰的幼儿在听见“鱼儿乐得摇尾巴”时做小鱼游泳的动作;带“苗儿”头饰的幼儿在听见“苗儿乐得向上拔”时做小苗生长的动作。
(一遍儿歌后幼儿可以交换头饰游戏)
儿歌: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
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鱼池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儿乐得向上拔

『柒』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运用了哪六大原则

活动意图: 小班的幼儿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比较感兴趣,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开展了此次活动《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在听辨中区别、了解各种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扩大幼儿听辨声音的范围,培养幼儿听辨声音的能力。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儿歌,了解不同物品的声音。 2、探索声音的乐趣。 3、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黄豆、米、罐子宝宝、标记图、地饰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罐子里的物品。 1、出示罐子。 罐子宝宝和我们一起学本领。 数一数。罐子宝宝。(四个) 这些罐子宝宝有什么不一样?(颜色,高矮)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颜色,包装,高矮都不一样。 数一数几个高,几个矮。 2、罐子宝宝里的声音。 罐子宝宝有声音吗? 1)空罐子 2)“米罐子” 你听到什么声音?(幼儿大胆说,沙沙沙的声音) 怎么会有声音?(幼儿猜测原因) 猜罐里放了什么东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 你们猜对了吗?(验证答案,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结:米罐子,沙沙沙。 3)“石头罐子” 摇一摇,猜一猜。 小结:石头罐子,当当当。 4)“黄豆罐子” 摇一摇,猜一猜。 小结:黄豆罐子,嗒嗒嗒。 黄豆长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小结:可以做成许多豆制品。 3、罐子宝宝里装的东西不同,碰撞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米罐子,沙沙沙;石头罐子,当当当;黄豆罐子,嗒嗒嗒。 二、寻找相同声音中,巩固不同物品的声音。 1、有的罐子宝宝里放了米、有的放了黄豆、有的放了石头。 这里有许多小罐,请你来摇一摇,听一听,你的小罐发出了什么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猜测并验证) 2、为罐宝宝找相同声音的朋友。 每人一个罐子,听听是什么声音,请相同声音的宝宝一起摇,并说出好听的声音。 请个别幼儿摇,并说出好听的话,如米罐子,沙沙沙。请米罐子的宝宝一起来,到米罐子宝宝的家。听口令摇。 三、在游戏中,体验声音带来的乐趣。 有节奏地摇。 可以快慢、数数摇。 罐子宝宝轻轻摇, 罐子宝宝快点摇, 罐子宝宝,摇三下,一二三。 罐子宝宝上面摇,下面摇。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捌』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总结与反思怎么写

活动意图:

小班的幼儿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比较感兴趣,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开展了此次活动《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在听辨中区别、了解各种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扩大幼儿听辨声音的范围,培养幼儿听辨声音的能力。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儿歌,了解不同物品的声音。

2、探索声音的乐趣。

3、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黄豆、米、罐子宝宝、标记图、地饰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罐子里的物品。

1、出示罐子。

罐子宝宝和我们一起学本领。

数一数。罐子宝宝。(四个)

这些罐子宝宝有什么不一样?(颜色,高矮)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颜色,包装,高矮都不一样。

数一数几个高,几个矮。

2、罐子宝宝里的声音。

罐子宝宝有声音吗?

1)空罐子

2)“米罐子”

你听到什么声音?(幼儿大胆说,沙沙沙的声音)

怎么会有声音?(幼儿猜测原因)

猜罐里放了什么东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

你们猜对了吗?(验证答案,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结:米罐子,沙沙沙。

3)“石头罐子”

摇一摇,猜一猜。

小结:石头罐子,当当当。

4)“黄豆罐子”

摇一摇,猜一猜。

小结:黄豆罐子,嗒嗒嗒。

黄豆长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小结:可以做成许多豆制品。

3、罐子宝宝里装的东西不同,碰撞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米罐子,沙沙沙;石头罐子,当当当;黄豆罐子,嗒嗒嗒。

二、寻找相同声音中,巩固不同物品的声音。

1、有的罐子宝宝里放了米、有的放了黄豆、有的放了石头。

这里有许多小罐,请你来摇一摇,听一听,你的小罐发出了什么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猜测并验证)

2、为罐宝宝找相同声音的朋友。

每人一个罐子,听听是什么声音,请相同声音的宝宝一起摇,并说出好听的声音。

请个别幼儿摇,并说出好听的话,如米罐子,沙沙沙。请米罐子的宝宝一起来,到米罐子宝宝的家。听口令摇。

三、在游戏中,体验声音带来的乐趣。

有节奏地摇。

可以快慢、数数摇。

罐子宝宝轻轻摇,

罐子宝宝快点摇,

罐子宝宝,摇三下,一二三。

罐子宝宝上面摇,下面摇。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玖』 小班科学《春雨沙沙沙》课后反思

《春雨来沙沙沙》课后反思自
《春雨沙沙沙》是一首活泼、欢快,富有动感的歌曲。歌曲节奏较简单,歌词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较清楚的演唱歌曲。儿童的歌唱与说话一样自然,具有游戏性的儿童歌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最好素材。音乐教育对儿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能增进幼儿认知、身体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激励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悟性和想像力比关注儿童音乐天赋的成长更为重要。

阅读全文

与沙沙沙小班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