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优秀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2 01:00:28

1. 她是我的朋友的学案赏析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 科:语文
3、课 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义。
(2)预习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作一标记。
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18课《她是我的朋友》
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课后思考题3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关键词,通过圈画、、思考、交流、讨论、观察插图、想象、品读,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阮恒当时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朋友吗?
生:有。
师:真好。朋友,是寒冷冬天里的一团火,是炎炎夏日里的一丝凉风,是雨天里你头顶上的那一把伞,也是摔倒时扶你起来的那一双手。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今天的学习就跟朋友有关。(师板书课题:18 她是我的朋友),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师: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输血的“血”字,在书面语时,读“xuè”,在口语或单独使用时读“xiě”。
2、师:去掉熟字,生字你认识吗?
(1)在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说哪个,就齐读哪个)
(2)你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
3、师: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课文读得很流利,良好的预习,将会使我们在理解课文时事半功倍。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4个学生说)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小姑娘,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急需输血,那么书中使用哪个成语来形容这一紧急情况的?
生:迫在眉睫。
(齐读)
师: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迫在眉睫”的意思?
生……
师:找的真准。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如果输血,小姑娘就会活,如果不输血,小姑娘就会死,情况十分危急,也就是——迫在眉睫。你们能把迫在眉睫的紧张感读书来吗?
生……
师:(竖大拇指)嗯,输血迫在眉睫,可大家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孤儿,没有亲人,而医生和护士又不具有她的血型。怎么办?一阵沉默之后,谁举起了手?
生:阮恒。
师:在小姑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阮恒站了出来。老师请几位同学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默读,画句子,出声读句子。
师:可以把你的体会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4、5分钟)
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交流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的收获,你愿意把你的收获在全班交流吗?
生汇报。
第一句
注重学法的指导,师:就这样,抓住关键词来说。并指导有感情读。
第二句,第三句比较,理解“啜泣”、“呜咽”的意思,做“啜泣”、“呜咽”、“捂”、“掩盖”动作,体会阮恒此时内心越来越害怕。指导有感情读。
第四句,结合文中插图,
让学生观察图中阮恒的动作表情,结合文本,体会“哭泣”、“咬”、“竭力”,从而感受到阮恒此时心里害怕极了。 指导有感情读。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抓阮恒的表情动作,体会到了阮恒的犹豫,体会到了阮恒的害怕。
四、深入体会,升华感受。
师:老师想问大家,阮恒到底在害怕什么?
生:怕死。
生:怕把自己身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
师:阮恒的这种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嗯。适当的输血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那么,阮恒以为输血会死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生:一开始。
生:举手的时候。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么,也就是说,从阮恒决定输血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了,要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小姑娘的——生。
师:嗯,其实支持阮恒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仅仅因为一句话——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举起了双手,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决定输血,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阮恒面临死亡心里害怕极了仍没有放弃,还是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师引导学生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有感情。)
师:此时此刻,阮恒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勇敢、重情重义、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够朋友、真正的朋友、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关于朋友的名言,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这样的朋友,也希望你能做别人这样的朋友。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一、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如老师让学生读描写献血过程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勾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激励读,比赛读,齐读等,让学生明白阮恒献血时内心很复杂,为衬托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做好了铺垫。其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当学生找出阮恒神情动作句子后,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的异常表现及其矛盾之处提问,通过辩论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重点品读感悟,通过看课文插图和听阮恒的哭声,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充分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此时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全班互助互学,共同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说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二、读说互促,情感体验生命化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后发问:“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阮恒说什么?”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在这堂课中,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搜索,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2. 鸟语一文中知音是什么意思

触摸春天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冉秀芹
《触摸春天》课文解读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高中生的作文,故事内容很简单,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鸟语花香的早晨,竟然神奇的捉住了一只蝴蝶,然后又把它放飞。乍一看,这只是一个极其细小,甚至是一瞬间的动作,可是却被这位可能是在早读,也或者是在晨练的高中生以异于常人的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我想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深深感动着,而这一“小小的动作”至今仍以文字的方式感动着我们。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微风吹到了她的脸上,她掀了掀鼻子,一定是闻到了月季的香味,她的微微地侧起了耳朵,肯定是听到了什么在颤动!啊,“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这一举动令人屏住呼吸:天啊!“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蝴蝶!”她竟然听到了蝴蝶那么轻微的翅动的声音了!这时,“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又一个“奇迹出现了”!“睁着眼睛的蝴蝶竟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此时,她的内心是那样的平静,没有一丝波澜,以至于她的手更是那样的缓慢而沉稳,它正准确无误的向着惘然不知危险,还不时颤动翼翅的蝴蝶合拢过去。这蝴蝶,还能逃得掉吗?也或许,蝴蝶根本就没打算逃跑,它也被这个小女孩深深打动着,被这个无利欲私心的女孩吸引着,所以心甘情愿让女孩抓住,和她一起共享别样的春天。

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要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彩的春天。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感谢文中的安静小朋友,感谢她让我懂得了生命之美,在于静心体味,春天之美,在于静心聆听;我们更要让孩子们明白,残疾朋友不但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也能做出让我们为之惊叹的“奇迹”。因此,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难理解,就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同时也激发每一个孩子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至少我们还拥有健全的身体。

《触摸春天》相关资料链接

海伦·凯勒简介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拴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拴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她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四个步骤:

每天用三个小时自学。用两个小时默记所学的知识。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用三个小时所学的知识默写下来。剩下的时间她运用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她只有一个信念:她一定能够把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记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还有不屈不挠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能熟练地背诵大量的诗词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到后来,一本20万字的书,她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并能记忆下来,说出每章每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海伦的记忆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据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一个博士生听到海伦·凯勒的事迹后,很不服气,决定要和她比试比试。在严格的时间规定和教员的监督之下,他们进行了3轮比赛,博士生服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海伦的头上。经过学习,海伦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褒奖。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1959年,联合国发起了“海伦·凯勒”运动,号召全世界人民向她学习。

海伦·凯勒的照片

海伦·凯勒的名言

1.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世界万物,一刻也闲不住。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生命或是一种大胆的冒险,或是一无是处。

2.忘却自我中有着快乐。——因而,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3.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4.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东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们只能被心灵感受到。

5.仅仅靠触觉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幸福,那么,如果能看见,我会发现多少更美好的东西啊!

6.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残疾人的感人事迹,观察身边的残疾人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学习目标

1.理解触摸

师在黑板上写下“触摸”两个字,并指名读词。提问:“触摸”是什么意思?(用手轻轻地摸)我们可以“触摸什么”?

2.引入课题

师: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可了不起啦,她还能触摸春天呢。板书:春天

生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引出学习目标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是根据学生发言揭示目标:同学们很会思考,提得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同时,就是要弄明白“是谁触摸到了春天?是怎样触摸到春天的呢?”

二、读课文,识字词,知大意

1.读一篇文章,我们是通过文字去感悟文章的内容,触摸文章的内涵。因此,认识生字新词很重要,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认清生字新词。(生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下列词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浓郁 流连 小径 穿梭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扑腾 经历 瞬间 扑闪 弧线 飞翔 概念 权利

缤纷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清香袅袅

注意指导读准:悄然的“悄”读“qiǎo”;小径的“径”读“jìnɡ”;清香袅袅的“袅”读“niǎo”。

3.指导书写

师指导书写“流畅、磕磕绊绊、瞬间”,其余由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字词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就会容易很多,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并思考是谁触摸到了春天?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1)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

(2)学生汇报。

5.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

我们都明白了,安静小姑娘是一个盲童,可是她却触摸到了春天,那她又是靠什么触摸到春天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的读课文,用心去体会体会。

(1)生读课文,然后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引导总结:安静虽然是一位盲童,可她却用她纯洁的心灵,用她神奇的灵性,触摸到了明媚多姿的春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安静何来这种神奇的灵性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从课文中去发现。

三、布置课外作业

1.回家后蒙住自己的双眼一小时,感受安静的生活。

2.搜集了解其他残疾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谈生活体验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蒙眼体会生活一小时,感受如何呢?谁愿意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亲身体验。

(二)过渡引入

师:我们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里蒙着眼睛尚且磕磕绊绊,感到极为不便,可是,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安静也是一文盲女孩,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小区里却能十分流畅地走路,甚至用她纯洁的心灵,用她神奇的灵性触摸到了春天。

二、精读课文,用心灵感悟心灵

过渡: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静是在用心灵触摸春天呢?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地读课文,用“——”勾画出相关句子并用心体会。

(一)学生细读课文,勾画句子。

(二)全班交流,体会。

1.“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1)指名读,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是美丽可爱的,到处五颜六色,生机勃勃,可是我们的安静小姑娘却无法看到,你想安静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虽然会有点遗憾,可仍然很开心,因为还可以闻到浓郁的花香,听到鸟儿的歌唱。)

(1)抓住“流连”体会安静热爱生活。

师:知道“流连”是什么意思吗?(理解:舍不得离开)你从安静整天在花间流连,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引导体会:安静热爱生活、热爱春天;并板书:热爱生活)

(3)指导朗读。

师:是呀,安静虽然眼睛看不见了,可她仍然那样乐观,那样热爱生活,所以在春光中仍然是那么快乐,那么开心,谁来读出安静的开心?

指名读,齐读。

2.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请找到这一句的同学谈谈为什么觉得很意外?评价学生的发言。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个句子,看看那些词能表现出安静走得很流畅?

齐读句子。

3.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1)学生读句子,谈体会。(体会神奇的灵性)

师: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安静那神奇的灵性呢?(极其准确吧)

(2)指导读出内心的惊奇和不可思议。

4.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引导过渡: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面呢!出示句子。

(1)抓住关键词理解。

指名读句子,理解:奇迹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表现出这让人意想不到?(竟然)对,竟然就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结合句子理解。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呢?齐读——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3)拓展加深理解。

师:你相信这个奇迹的发生吗?(生谈感受)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切身体会吧!(师深情朗诵:“我是一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的精巧的对称的图形;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感觉到花朵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还能偶然感受到小鸟在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

(4)激情朗读。

师引:同学们,上天是很公平的,它使你失去了视觉,便让你的触觉、听觉和嗅觉特别发达,安静虽然我发用眼睛看到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一样能够创造奇迹!我们一起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5)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师:如果你是安静,当你接触到蝴蝶的一刹那,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发表看法。

师小结:这对于安静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带着这种体验我们一起读这句话。(生齐读)

(6)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指名读句子。

师:张望”是指向四周或远处看。安静是个盲童,可她却仰起头来张望,同学们想象一下,安静仿佛望到了什么?

生发言,教师评价:好一个珍爱生命的女孩,好一个纯洁无私的女孩,她不把蝴蝶据为己有,而是要让这花的精灵传播整个春天呢!

师:你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成了她的知音,你们所说的正式文中所写的“飞翔的概念”啊!

出示句子: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指名读、齐读)

三、体会文章内涵,拓展延伸

(一)体会内涵。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画面被定格在这一幕,此时时间停止了,世界静默了,谁都没有惊动安静,所有的一切都被这一幕深深的感动着,因为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他们这样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今天,在这个美好的早晨里,安静同样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海伦·凯乐图片,相机介绍。

2.学生补充自己所了解得这样的人。

3.出示残疾人创造辉煌的图片。

4.师小结:是啊!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是啊,无论你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再次引导学生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布置课外作业

(一)认真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并简单的写下自己的感受。

(二)搜集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

(三)搜集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并准备办一张板报。

五、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乐观 坚强

创造缤纷世界

热爱生活

《触摸春天》拓展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 )坏了,( )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好了。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神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世界。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感激,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切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 )”里。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答案:虽然……但是

2.你从战胜命运的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有了缺陷不可怕,只要你努力,照样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

3.老人告诉两个孩子什么道理?你发现了吗?

答: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切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3. 女朋友 我说下班了没 她说下班了,我还在补教案,这周检查我们的教案,真麻烦啊

女朋友 我说下班了没 她说下班了,我还在补教案,这周检查我们的教案,真麻烦啊?你可以跟他说,你辛苦了

阅读全文

与她是我的朋友优秀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