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总结一:中学物理、化学要求学生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很杂乱。再加上物理专定律、化学反应现象和属原理相对比较抽象,难理解。相对其它科来说理化比较枯燥,难理解,很多学生记不住,容易忘。考试的时候想不起来。我建议你去买点相关的教辅资料看看。我强烈推荐
一本叫《理化夺分奇招》
❷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
对学生行为反复现象的个案研究
一、前言
“伯乐相马”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他说的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道理。的确,一名好的教师就应该是“伯乐”,有一双慧眼,识得人才千百。但是当了10多年班主任的我,却觉得“相马”容易,“驯马”难。
常常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一匹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黑马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人均说:“好马!好马!”可是,当主人公骑上它时,它不但不听指挥,还会嘶鸣着,一次又一次地把人摔下来。其实,这样的场景不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吗?在小学中有许多学生聪明可爱是难得的“好马”但是他们任性顽皮,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刚批评教育好,没过几分钟又是老样子,经常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一无所获,甚至让人感到越教越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班学生——小麟的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和品德形成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行为反复现象的心理辅导和应对方法。
二、研究对象
小麟:男,独子,汉族。从小父母离异。母亲获得抚养权,但不久离开上海远赴日本留学。父亲对孩子不关心,平时探望次数很少。小麟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
前任班主任对他的评价:聪明、活泼,对老师有礼貌。对自己没有一定的约束,希望能加强自控能力。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听课时不够专心,往往是一知半解。
同学对他的评价:不够遵守纪律,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但有时能回答出旁人不能回答的问题,令人敬佩。有时上课时甚至做出令人惊讶的不雅举动,大家对他不是很喜欢。
三、研究对象具体行为描述
小麟是我碰到的又一匹“野马”,聪明、灵气,但是更有野性。记得二年前我刚接班,那时的他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不好,把“纪律”和“行为规范”视作无物,人人都说他是脱缰的“野马”。上课时,他总是按捺不住站起来,和前后同学大声地说话,还会随心所欲地撩起自己的上衣,惹得女生大声尖叫;课间,他总在教室里、走廊上穿梭,蹦啊跳啊,忙得不亦乐乎;排队时,总能看见他不断窜动的身影,班级的队伍始终排不整齐;吃午饭时、他更是喜欢旁若无人地盘起双腿,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任课老师不时地来告状,班里的同学哭着要我“伸张正义”。对于他,我可没少费功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是用上了低年级老师的哄、骗、骂等各种手段。但是小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时好时坏,真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没多久,我接到了上调研课的任务。全班同学在我的激发下,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课上有上佳的表现,好为自己的班级增光添彩。可此时的小麟却又是与众不同,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望着他,我心头不免涌上了一丝不安。
果然不出我所料,在整堂公开课上,所有的同学都积极踊跃,课堂气氛热闹极了。可小麟呢,前半节课他老老实实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没有什么反应。到了后半节课,他又故态重萌,竟和后座的同学争吵了起来,全然不顾身后有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可以说,这次的小麟又使我感到脸上无光,课下我又免不了狠狠批评了他一顿,训得他直掉眼泪。可是,不到一天,他又把所有的事儿都抛到了脑后,还是回到了那个调皮、好动、野气十足的小麟。
哄也不是,骂也不是,对于他,我真有些束手无策了。也许,这时候就到了教育的一个低谷,该是让我好好反思的时候了,就如同骑手被摔下马后,也该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骑术了。
四、分析
著名的教育工作者王晓岚老师曾说过:“要使教育真正的入脑、入耳、入心,前提是对每个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教育好学生就要走入学生的心灵,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和心理偏差的原因。
经过几次家访,我了解到小麟从小父母离异,他的母亲离开了伤心地——上海,远赴日本留学。小麟便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长辈认为小孩从小失去父爱与母爱,免不了要多加疼爱。孩子做错了事,也舍不得批评一句,便造成了他现在的自由散漫的性格。另外,通过与学生多次谈话中,我也了解到小麟平时在家喜欢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和观看电视节目,再加上其本身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接受力和反应都很快,因此许多课上的内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比较骄傲,认为自己都懂了,所以上课不专心听讲。
五、对策与实施
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在不同情况下所反映出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扶植,促使其朝着自己追求的方向发展。教育中处处都有转机,只要你找到方法能牢牢地抓住,就能取得成功。
(一)家长
既然小麟的外公和外婆的溺爱致使该生任性顽皮,那么纠正家庭的教育方法以取得他们和教师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和小麟的外公外婆几次接触交谈,把小麟在校的表现一一告知后,他们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焦急万分。随后,他们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由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的小女儿——小麟的阿姨来担任他的监护人,两位老人则完全退居二线。小麟的阿姨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对于小麟的教育,我们有不少共同语言与观点。经过多次的探讨与研究,我们达成了一致:小麟需要关怀与表扬,但在他犯错误时,更需要的是批评与约束。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小麟的阿姨几乎天天联系。她也了解小麟在校表现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学生
表扬与鼓励往往比批评和责备更有效。按心理动力场分析:“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空间进行,这种空间可以是父母的爱护、教师的鼓励、集体的温暖。”每当他有进步时,我都不失时机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进行表扬,在他阿姨面前对他进行表扬。老师的批评声与同学的指责声渐渐地少了,大伙儿都对他刮目相看。在期终考试中,小麟凭着他的聪明与努力,语、数、英成绩均得了高分,挤入了班级的前“三甲”,这是多么不容易呀!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我心中的灵犀一闪,这不正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吗?我郑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了期终考试的成绩与前三名的排名情况,并对小麟大大表扬了一番,还让他介绍了自己复习的秘诀。之后,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安排,“由于小麟进步神速,学习努力,成绩优异,老师宣布他开始担任我班的小队长的职务!”我带头为小麟鼓掌,大家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我清楚地看见,在老师的表扬中,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小麟的背从来没有那样的挺直,小麟的眼神从来没有那样的神采奕奕。
六、效果
渐渐地,小麟这匹“野马”走上了正轨:他能安静、认真地听课,对于老师提醒的眼神,他也能马上理解与接受。更让我高兴的是,小麟的书写简直判若两人,认真的态度,端正的字迹,使他的作业本多次在班级里展示。“这个小孩真的进步了!”任课的老师都这样说道。
在接下来的许多日子里,小麟的表现都是出奇的乖。但是正当我在为自己驯服了一匹“野马”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小麟的表现却又出人意料地向后退步,就如同飞奔的马儿又停下脚步,甩甩尾巴,歇歇马蹄子,观望观望周围的花花草草。“小麟,你现在是班级的一名干部,你的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你可得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哦!”作为班主任,我又得调整自己的心态,耐心地勒紧手中的缰绳,夹紧马肚子,更可以扬起坚毅的鞭子催他奋进。
直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小麟还是会时不时地耍耍小聪明,犯犯小错误。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得时时给他敲敲小警钟。但是,他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正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继续前进。
七、体会
通过本案例,对于学生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对策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1.务必要改进教育方法,制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围,千方百计排除心理障碍。方式方法尽量含蓄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挖掘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找到自信。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他们真正感到我们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2.要及时地与其家庭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需要耐心地做这些学生家长工作,坦诚地交换意见,提出合理化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齐抓共管,帮助学生和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3.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行为经常出现反复的学生往往都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所以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有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亲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不断的教育中前进,在不断的前进中再教育,再前进。值得肯定的是,每一次的反复都会比前一次有一定的提高。教育一个孩子是如此,管理一个班级更是如此。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们的思想、学习、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健康状况都是不一样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伯乐的慧眼,更应该像是一名统帅,策马扬鞭,等待着那万马奔腾的时刻!
❸ 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反思
二、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要有精深的物理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物理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为。
三、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四、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五、写教学反思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一篇好的教学反思,应该写些什么呢?
一、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二、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三、综合比较—写教、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
3
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扣准要点—写特点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❹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
一、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如:水流)类比电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二、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教方法再让学生探索,然后教师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以上仅仅是提供参考!
原文来自:http://www.wuliok.com/a/zongjiefansi/2015/0131/2152.html
❺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怎么写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版面提高权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要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改革,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❻ 物理教学反思怎么写
物理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权主动性,而这方面教学方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课堂更有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学校以有的条件,尽量多做实验;在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时,我利用三棱镜让同学们观察白色光的色散现象。我还从生物实验室借用了试管,让同学们研究敲击装有水的试管时,到底是不是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还有,在讲究凸透镜的习题时,我利用实验室里的凸透镜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并总结实验的结果。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课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实验。在学习色光的三原色时,我就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装有水的圆形塑料瓶)观察自己家的电视机的颜色,是否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色光组合而成的。
❼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生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实验教学设计目标 教学反思 怎么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教学重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从水和沙子的温度改变中总结规律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烧杯(两个)、水、沙子、酒精灯(两个)、温度计(两个)。玻璃棒。
铁架台、石棉网。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实验预习】
1.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要用生活中观察的现象来支持你的观点。
2.以水和干沙子为例,说明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
【实验器材】【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
1.用托盘天平称取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沙子。
2.确定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沙子上升到相同的温度时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1)要用温度计测量相同质量的水或干沙子温度上升的多少;
(2)要用同一套装置在同一条件下给水或干沙子加热;
(3)要测量相同质量的水或干沙子在同一条件下上升相同温度时所需用的时间。
(4)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设计探究方案(下面的方案供参考)。
(1)将一定量的干沙子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干沙子温度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时间。
(2)将相同质量的水注入相同的小烧杯中,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水温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质量相等的干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干沙子比水需要的时间 (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时干沙子比水吸取的热量 (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同/不同)。
【实验作业】
1.通常,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简称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
符号为 ,读做 。同种物质的比热 不
同物质的比热
2.初夏,中午,晴天。小明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感觉沙子很烫;当他跳进海里时,感觉海水很凉。傍晚时,他又去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暖和。这是什么原因呢?
3.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来,而晚上的风又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