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凤凰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自主探索比较诗词,了解词的特点,自由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1、同学一定都积累了许多古诗,谁能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2、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与古诗相似的新的体裁:词
出示全词: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配古典音乐(古筝曲)范读全词。
4、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地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多人次朗读。)
5、大家读得真投入!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
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
二、自主选择,满足需求,分组学习
1.读了这么多遍了,对这首词你还想学什么呢?
2.怎么学呢?分成三组:第一组完全自己讨论学习的;第二组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第三组想和老师一起学。
3.每组推选一个组长,组织好本组的学习,等会儿我们每组推选代表汇报。
三、自由表达,感悟交流
师:(出示插图)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说看,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呢?哪组先来?
A:乡村人家居住的环境很美,清清的小溪在门前流过,小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粉红的荷花,不由让人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溪边长满了青青的草,屋子周围树木郁郁葱葱。老爷爷喝了点酒有点醉了,正和老婆婆两人坐在门口在亲热地闲聊,儿子们都很能干了,大儿子在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很顽皮可爱,趴在溪边剥莲蓬吃。乡村的生活是多么安静,悠闲!
B:乡村的景色很美,很宁静,好像世外桃源一样,没有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这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老爷爷和老婆婆在茅屋前亲热地说着话,大儿子很勤劳,二儿子心灵手巧,小儿子很顽皮,无忧无虑、天真可爱。
他们虽然生活条件很清苦,住的屋子还是很矮很小的茅草屋,但他们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已很满足,真是知足常乐!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快乐。
找一找,词中写到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啊?这一家5口人还真是各有各的特点。
先看看这对翁媪,这是一对怎样的老爷爷和老婆婆啊?
(亲热、和睦、幸福、快乐、温馨、亲密、开心、可爱)
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啊?
(媚:相互看着对方,越看越觉得对方好,还要说着对方的好,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用什么话说的啊?你用吴音说说、读读呢
(醉:因为他们心里开心,老爷爷和老婆婆多喝了几杯酒,都有点醉意了,不仅是酒醉了,更是他们的心醉了,他们为自己相亲相爱白头到老、为一家人和睦温馨的生活而陶醉。)
这一家5口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可爱,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无赖也可爱吗?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儿子的顽皮可爱?(看看他是怎么剥莲蓬的?什么姿势?——卧,干嘛卧着啊?小脚丫还在?嘴可能还会不停地哼唱?心里也许还会想些什么呢?)
真是怎样的小儿子啊?
C:学这首词一定要联系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诗人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诗人,这首词是他晚年隐居在江西上饶乡村时写的,……读着这首词,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乡村平静安宁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清新秀丽、和平安宁的乡村人家,都被诗人看到了,大家大胆想象一下,诗人会在哪里?
无论在哪里,他的心已融入这美好的乡村田园了,因为他喜爱这乡村田园的风光和悠闲的生活。
他希望老百姓都过上这样舒心安宁的生活。
四、自由表现,体验意境美。
1.古诗词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吟、唱、讲故事、表演,当然你还可以继续读。
2.你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大家可以一起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3.小组自学后展示
师:这宁静悠闲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愿不愿意当当老公公、老婆婆,体会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带着酒意说着吴侬软语的老夫妇会亲热地聊些什么呢?
A:扮演老夫妇,从眼前三个儿子,神聊至当年情景。
勤劳持家,能干
乡村生活安宁的满足
儿子长大成人,个个孝顺能干的欣慰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师:表演之中,你充分感受到了什么?
生1:这种生活安宁舒适,作者对这悠闲的乡村生活一定是很向往喜爱的。
生2:这样的生活真是太宁静、祥和了,我也想和作者一起过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B:配乐歌唱
C:朗读吟诵
D:讲故事、吟诵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理解一起再读读这首词(配乐朗读)。
相信同学们已充分感悟到了词的魅力了,下课!
板书: 词 清平乐 村居
意思 景美人乐、和、醉……
感情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