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鸟和小鸡教学反思
在小班学习歌唱时,死板的让幼儿随着老师跟唱,效果不会好。用动作、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幼儿很感兴趣,记忆很深刻,通过动作幼儿了解了歌词内容,在幼儿反复演唱中也对小鸭小鸡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喜爱之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觉得对于小班音乐教学活动的探索,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就能达到唱歌技能和创造力协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小鸡小鸭》中,我做到这样几步:
一、在欣赏和体验中激发兴趣,理解歌曲。
在幼儿吃点心时,播放《小鸡小鸭》的音乐,让幼儿欣赏、熟悉歌曲。在学唱歌曲之前,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鸡、小鸭,表演他们相遇、一起唱歌、一起游戏的情景。通过观看表演、交流,幼儿很快理解了歌词。学唱时,幼儿兴趣很高,也很投入。
二、多种形式掌握歌曲技能。
我在设计方案上打破了过去一味地“教师唱、幼儿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恰倒好处地采用“情境表演法”,让幼儿理解歌词。
利用“填充法”让幼儿学习歌曲创编,我准备了小狗、小猫、小羊、小鸟等图片,让幼儿根据原歌曲的模式进行创编,如:小狗小猫碰在一起,小狗汪汪汪,小猫喵喵喵,汪汪汪、喵喵喵、汪汪汪、喵喵喵,一同唱歌、一同游戏。
在这样的多种方法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