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教师资格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0 22:26:10

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可以追加分悬赏)

楼上的写那么多废话!楼主,这只能上传一张图片,我还有一张上传不了,你看下再密我。

㈡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

【导读】语文是教师资格证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题西林壁》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我们需要用这些常见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一起来看看吧。

简要介绍

诗中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的景象,但这首诗没有过多地描写庐山的美丽景色,而是另辟蹊径,分别从大处和小处着眼,告诉了我们一个认识事物时,要站在客观立场上的深刻哲理。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

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

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

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

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

(五)小结作业

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五、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变化:岭、峰、不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六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分值分布

1、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道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通常分为专3个小题考查,分值30分。属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道教学设计题目, 共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可根据自身所长或题目难易程度来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有把握的,可以和报考科目不一致,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分值40分。



3、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道教学设计题目,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分值65分。考生报考的是哪一门学科,就要写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板书设计。对于这五个组成部分,在考试的过程中除了会直接在教学设计题中考察大家怎么写之外,也可能会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考察相关知识点。所以,除了掌握“怎么写教案”这项技能之外,大家也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分值分布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只有知道了考试的题型和题量,才会有助于备考,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㈣ 考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怎么写

在写教学设计之前需要知道它的结构,我们要熟知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回:教学目标、教学重答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目标又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四部曲: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平时可以多找一些题目进行练习,同时也可以多看看网上优秀的教学设计,积累经验。

㈤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1问:音乐学科专业知识


考查音乐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分析解答。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2问:关于教学目标设计


作答模板: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了解我国西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聆听学唱,感受、体验作品音乐情绪风格特征的表达。(低年段)


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等活动,能够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理解、想象乐曲的表现内容,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中年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XX(某一乐器)多变的音乐色彩。


(2)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XX(如十六分音符、切分、附点等节奏型)处理的准确到位,且不拖拍子抢拍子。


(3)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自信的演唱XXX。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3问: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直观导入为例:为学生们呈现视频、音频、图片


模板:同学们,又来到了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你们闭上自己的小眼睛,听!(一段音频,如海浪、海风的声音等,之后询问)大家刚才都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XXX。


【设计理由】:


贴近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程成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授


1.初听作品,感受旋律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2.复听作品,体会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学生结合歌词谱例聆听作品,感受、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3.再听作品,学唱歌曲


教师示范,学生哼唱,一起处理谱中的重难点,分组练习,展示,教师点评。


三、巩固提升拓展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唱作品的旋律编配新的节奏型。


(或要求学生表演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四、小结作业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回顾本节课重难点,并歌唱作品。最后布置相关作业。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大家务必要记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㈥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有人帮,不一样》

【导读】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有人帮,不一样》,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树立互帮互助的意识,初步体验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行为与习惯】

初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与互助习惯。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合作的含义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体会帮助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合作。

【难点】

学会帮助他人。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呈现动画《熊出没》的故事。

熊大与熊二要做一场中秋节放孔明灯的比赛,然后赢了的人就可以吃这个月饼。在之后两个熊和光头强分别开始了制作了孔明灯,熊大与熊二不会做,但是他们两个通过观看光头强制作过程,两人之间亲密配合最终完成任务。

请同学们进行思考:熊大自己能单独完成任务么?熊二自己能单独完成任务么?他们两个为什么要一起完成?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一个人做孔明灯容易出错,并且也不知道如何做好,两个人可以商量,又能很快做好。可见,《有人帮,不一样》。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蒙眼绘画

引导学生依次上讲台,在讲台上两人一组分别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画“自画像”,看谁画的又好又快,同时下面的学生不许发出声音。

设问:同学们画得怎样?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总结:同学们画得很不好,“自画像”歪歪斜斜,很不协调。把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画错了地方,偏离正确位置。

过渡语: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活动二:帮帮小能手

选派两名学生代表上台,一名学生蒙着眼睛在黑板上作画,另一名学生知道这位同学怎么画,出现了问题帮助他画正确。

设问:这次画“自画像”怎样?为什么能画好?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总结:因为有了同学的帮助,所以我们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设问:你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派学生代表进行回答。

师生总结得出: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团队中互相帮助,就是合作。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生活中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每个人都需要跟别人合作,需要他人的帮助,从而收获快乐,收获成功。

环节三: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分享某企业家获得成功的故事。

设问:为什么该企业家能获得成功?他是怎么克服困境的?

学生总结:他遇到困境时,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团队成员间进行了合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合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大家要有相互帮的生活习惯。

作业:和父母一起搜集关于互帮互助的名人小故事。

四、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有人帮,不一样》,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四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怎么做

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有一道教学设计题,有三问,总分40分。第一问一般是学科知识,分值10分。第二问一般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分值10-15分。第三问一般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板书设计或者编写三道题并说明设计意图,分值15-20分。

作答策略

1、第一问学科知识

2、第二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第三问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练习)、小结作业的设计。

拓展资料

关于教学设计

1、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案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网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设计怎么做

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内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容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2.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设计一般分三小题,第一小题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第二小题基本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最后一小题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问以外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或板书设计等甚至出现让考生直接写整个教学环节。第一小题,课文的写作特点。考生在回答这个小问主要是可以从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方面考虑,然后再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句型串起来。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某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阅读全文

与教师资格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