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数学单双数变变变教案
一、来学习活动美术:我在妈妈自肚子里
(一)、活动内容来源
进入中班我们班开展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幼儿纷纷带来了家里人的照片,其中一部分幼儿带来了自己的成长相册
。一名幼儿的成长相册是从妈妈怀孕的时候开始积累起来的。他们在翻看和阅读相册的过程中,知道了自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
出来的,继而对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个孩子们自己生成的内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如:邀请幼儿园的朱医生和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小咨询会”,解答幼儿的提问;还进行了“找找身边的大肚子妈妈”的活动,
与她们进行简单的交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又有许多小朋友们也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照片,还从各个地方收集了
一些有关妈妈怀孕时候的图片。大家把照片和收集来的图片布置在区域活动中的小书房里,并热烈的进行交流,有些幼儿还回家
问问妈妈怀孕时的感受,到幼儿园来告诉大家。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收集资料和个别交流,我以美术活动作为切入口,根据孩子生
成的需要,设计了“我在妈妈肚子里”这个活动,作为孩子表现情感的手段,满足孩子表达的愿望,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贰』 蒙氏数学《复习单数、双数》的课后反思
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幼儿进行两个两个数,正好数完的那个数是双数,剩一个的那个数就是单数等抽象词句让幼儿记背区分。
《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于是我采用多种游戏开式开展了此项活动。
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世界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主张,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教学活动,拚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了“抽大小奖”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抽奖”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或者周围环境中哪些物体是单数,哪些东西上双数,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及相关概念有更透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活动中,我采用平时幼儿排队的方法,让两组幼儿到前面排成两队,看一看排到哪里时变成了一个幼儿,那么这个数就是单数;接下来我又请幼儿玩雪花片,先给雪花片两个两个排队,看一看自己的雪花片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幼儿都能很好的告诉我答案,最后请幼儿拿着自己的雪花片和其他幼儿一起做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总之,这节课基本上效果都很好,孩子都掌握的很好,基本的难点都攻破了,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效果。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叁』 怎样教孩子学习单双数
双数又称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的数,如2、4、6、8、10……单数又称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数,如 1、 3、5、7、9……教孩子认识单、双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加深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孩子认识单、双数可用下列方法: 一、 借助实物帮孩子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家长用扣子排成1...0行,如孩子数一数每行扣子的数量,并在每行的下边摆上相应的数卡:叫孩子将每行的扣子两个一对两个一对地摆在一起,然后引导孩子观察,是不是每行扣子都能两个成对地摆在一起。家长用手指启发孩子: 1、3、5 、7、9两个一对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总是剩下一个不成对,这些数就是单数: 2、4、6、8、10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正好没有剩余的,这些数就是双数,双数就是能成双成对的数。 二、 教孩子寻找单、双数 家长先叫孩子找找自己身体的器官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如眼睛、耳朵、手、脚是双数;头、鼻子、嘴巴是单数),再叫孩子找找身上的穿戴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袜子、鞋子、手套等是双数、帽子、围巾、腰带等是单数),也可以叫孩子说一说家中哪些物品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 三、 让孩子操作练习 (一) 摸数:家长在小布袋里放若干扣子,让孩子摸摸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倒在桌上看是否正确。孩子每摸对一次,家长便奖励一下(亲孩子一下、抱孩子转一圈等),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 数卡分类:家长将写有1-10倍的若干数卡放在一起,叫孩子按单、双数把数卡分别排成两排。 (三) 听数说单、双数:家长报出一个数,让孩子立即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倒着数是指按与自然数列的顺序相反的方向数数。教孩子学习倒数,可以使孩子从相反的方向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孩子学习加减运算。 教法如下: 一、 用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倒数方法 家长画出图,先叫孩子顺数两遍(从1数到10),然后引导孩子观察图形,启发孩子理解顺数时数字越数越大,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再教孩子试着从10倒着数几次,问孩子:“倒着数,数字有什么变化?”教孩子弄清楚:倒着数,是先数最大的数,数字越数越小,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 二、 爬楼梯体会顺倒数 家长带孩子爬楼梯,上楼梯时顺数,下楼梯时倒数,这种上升下隆的动作可使孩子形象体会到数字逐一增加或逐一减少的趋势。 三、 母子对数 先让孩子顺数到某个数,母亲从这个数倒数下去:然后母亲顺数,叫孩子倒着数。母亲要变换形式,如6、7、8、 9、??9、8、7、6;4、5、6、7、8??8、7、6、5、4…… 四、 听数字看手势顺倒数 母亲伸出右手,说出一个数,手向上抬,孩子顺数下去;手向下压,孩子倒数下去。这种练习形式,使孩子摆脱了具体实物和成人示范的支撑,能培养孩子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2
『肆』 怎样合理评价听完认识单双数的公开课
学了这堂课后,我学会了如何区分单数与双数,以及解决相应的单双数问题。
『伍』 认识10以内单数双数教学反思怎么写
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内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容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陆』 幼儿园大班数学关于 单双数 详案或教案
1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2
一、活动目标
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在教学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种贴绒水果、动物、教学卡、汉字卡……。
四、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各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让幼儿操作教学角里的材料,区别盒子里的物体是双还是单,贴上相应的汉字。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超10的物体,让幼儿区别单和双。
『柒』 如何教大班的小朋友认识单数双数
可以通过活动过程来让大班的小朋友认识单数双数:
1、教师展示十张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图画,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2、请几名幼儿上来给图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重点让幼儿会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边圈边让幼儿数数。
(7)单双数教学反思扩展阅读
活动反思
1、基本部分开始时部分幼儿圈图,大家数数,互动还能够集中幼儿注意力。
2、幼儿的操作知识对数字卡片的接触,幼儿接触实际数量频率太低,表象知识少。
3、最后很快就让幼儿背诵,让幼儿接受的有些勉强,过度太快。
改进策略:
1、让幼儿接触实物操作,亲子感知,摸一摸,数一数,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
2、增加游戏,进一步体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