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
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 ,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
但从中学语文大面积上的阅读教学来看,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思路的意识比较淡漠。教学模式普遍地表现为“导入 课文——熟悉课文——课堂讨论——收束教学”这样一个俗套的流程。由于在“课堂讨论”中提问过多或讲析过多,这里往往形成一个内容繁杂时间冗长的“不歇气”的教学“大板块”,从而使课堂教学缺少节奏。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让课堂教学的步骤明朗起来,生动起来,艺术起来。可进行如下方面的一些创新尝试。
1.从“思路清晰”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1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看见了什么? 2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听见了什么? 3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闻到了什么? 4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
这个微型教例的思路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4个提问之上。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四个提问彼此并列而又有一定的从易到难的层进关系,教学过程 由于这4个提问的出现而分成几个教学板块,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引导着学生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整首诗的教学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
2.从“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蒲松龄《狼》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的主体内容就品析得相当精彩:
一读,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二读,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五读,从“段内层次”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Ⅱ 浅谈如何高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首要的是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有“三个维度”模型,第一是知识与能力,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第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把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从知、情、意、行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3、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的重要环节,它是动态教学活动,在时间连续性上展示所需要经历的基本程序。常见环节是“预习→自学→交流→展示→反馈”。互动交流,不断的在教与学中督促、改进,打造出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
(2)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1、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亟宜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待业的工作语言。
2、教学语言大致有导语、提问语、阐释语、应变语和结语。其中导语是指常用于一节谭的起始和一个问题开头的教学语言。一节课的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在上课的五秒钟之内,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很有道理的。
3、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导语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揭示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Ⅲ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1让学生多背多记抄,抓紧早晚自习的时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
2阅读,注重方法,答题的方法,看分答题,抓住主干。原文中有答案的最好用原文。
比如一些常考题,环境描写有什么种用,加点字在句子中的好处,等等。按格式答题,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题可以不用讲太多,关键是让学生会做。这些平常归纳的方法技巧可以叫学生找笔记本抄下来,考前看一看加深印象。
3作文,当然让学生平常多看一些课外书是可以的。最好平常练习,比如写周记(里面包括字词,摘抄,作文)然后评讲佳作。教学生如何看清题意,等等。
4最最重要的是课堂,不要讲得像催眠曲,要幽默风趣,特别是讲说明文和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