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吹泡泡教学反思

吹泡泡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0 06:13:57

⑴ 三年级下册肥皂泡课后反思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文中有很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肥皂泡特别的美。

⑵ 中班科学它能吹出泡泡吗教学反思

今天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索——《它能吹出泡泡吗》,通过这次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发现了很多奇妙的事情。
我提前用茶叶水、洗洁剂、白砂糖调出了泡泡液,又自制了各种吹泡泡工具:铁丝圈、竹筒、吸管、毛根圈等,孩子们看到我带来的各式吹泡工具都争着要试试,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参与地积极性很高。通过各环节的尝试、探索孩子们发现我准备的吹泡工具中有些能吹出泡泡有些则不能。最终得出结论:有洞且两头相通的工具才能吹出泡泡。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动手,给一些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进行改造,变得能吹。孩子们都积极动手尝试,想出了各种好办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例如:将纸条卷起来、将吸管里堵的纸团捅出、将毛根卷曲等等。
但任何一次活动都不可能达到完美,这次活动仍存在不足不处:
1、自制泡泡水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探索
结果。
2、记录表的使用方式可再灵活一些,本次活动我制作了一张大表格挂于黑板供大家一起使用,其实可以尝试让幼儿人手一张,自己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3、在孩子们探索环节我也做到了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并探讨,但对个别照顾还不够到位。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很投入,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喜悦深情,我更开心。吹泡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工具,科学活动太有吸引力了。以后我会组织更多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我也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争取做得更好!

⑶ 中班教案《泡泡变变变》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专数群。孩子们对于数数是比属较熟悉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很简单,以至于在活动一开始有点“轻视”的感觉,都说:“我早就会数数了”、“太简单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点卡,刚才说太简单的孩子就开始有一些为难的表情出现了。整个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⑷ 幼儿园小班科学泡泡都是圆吗教学反思

对。 因为体积相同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

⑸ 幼儿园小班吹泡泡的课后反思怎么写

椅子 桌子 是同类啊。。

⑹ 怎样写教学的的案例与教学反思.ppt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现状描述――发现问题――原因分析――理论支撑――得出策略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用随笔的形式记下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并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一、情景再现――写得与失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不管得失成败,都应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将其记录在案。活动中教师可能因为一个可爱的头饰而让幼儿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能因为自己一个轻轻的抚摸而让一个爱动的幼儿安静下来,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句质问而让幼儿慌乱不已。不管是什么情景都该实话实说,以便自己在日后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有“本”可参。案例一:对体育活动“吹泡泡”的反思因为场地的原因,户外活动最难控制。在准备体育活动“吹泡泡”时,我仔细思考了一番。但我还是没有想到户外活动时会那么乱,一会儿是孩子们的手松开了,一会儿是孩子们兴奋地跪倒在地上,我一遍遍地指导他们拉好手,听指令,但最后还是没有能达到教学目的。我想是我提的要求不太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必须先“拉好手”才可以进行下面的活动。这是一位新教师的教学反思,虽然在活动前她做了很多准备,但活动效果却不是她原本所想的。她在活动中也发现了问题,但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不过她在失败中,反思总结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是进行活动的前提,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二、原因分析――写真与伪新教师在遇到复杂的教学情景时容易产生焦虑,在分析原因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调整。一些教师在描述现象时容易陶醉于自我表现,出现问题时就归结为教材太难、幼儿的常规太差、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等。还有一些教师虽能发现一些因果关系,但并不能进一步揭示本质的联系。我们在分析原因时要去伪存真,真正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寻找解决策略。案例二:对撕贴“一盆水果”活动的反思撕贴“一盆水果”的活动,是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撕贴出秋天的水果,想不到孩子们非常乐于撕贴,而且他们撕贴的效果也都很好,以至于孩子们还在兴头上,撕纸已经没有了。看来我是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与兴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多准备活动材料。当然这次活动之所以这样成功,离不开徐老师提醒的功劳――孩子的手小,所以操作材料要小,便于孩子的手能握住纸头。这是一个新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后她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兴趣是那么浓厚,活动进行得那么顺利,这是她没有料想到的,以致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活动材料提供得不够。通过反思,她从自身找原因,知道活动的成功归结于材料的提供,既要符合幼儿身心特点,也要有一定的数量,以保证每个幼儿活动的需要。三、及时反馈――写教师与幼儿教学过程是师幼对话、互动的过程。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对师幼双方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辩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全面把握师幼的情况。有些教师活动不成功就归结于孩子们没配合好,却不考虑自己的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自己提供的材料幼儿是否喜欢吗?自己的提问幼儿是否明白。总之,教师更应从自己身上寻找突破口。案例三:对美术活动“一道彩虹”的反思在美术活动“一道彩虹”的幼儿作画时间,皓皓小朋友挥起大笔画了几道色彩斑斓的线条,画面上线条清晰、色彩干净,我满意地看了一眼他的作品,便转身指导其他幼儿。当我再次走到他面前时,画面上有一大半已变得又脏又模糊,而他正举着用来擦水的抹布用力地擦着仅存的一小块“干净的彩虹”。我没有阻止他,一是我的阻止已来不及,二是我来不及想清该不该阻止他,我索性站在他身后继续观察。这时整个画面已完成,色彩的混合使得画面有一种朦胧、柔和的感觉,还泛着一种灰色调。皓皓显然对他的杰作很满意,又跑到放纸张的柜子前抽取了一张新的画纸,如法炮制了一张“朦胧画”。就这样,他迅速地一连完成了四幅作品,如果我不示意他活动已结束,他大概还会这样画下去。活动结束后,我将皓皓小朋友的作画方式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同时在美工角尝试着投放一些非常规的作画工具,让更多的幼儿探索他们喜欢的作画方式,体验不同方式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是一个老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耐心地等待幼儿的表现,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探究氛围。四、整体把握――写特色与亮点一个活动至少有一个亮点就够了,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亮点扼要地记下来,写下该活动的特点,以便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案例四:对学习活动“卷爆竹”的反思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我选择了让幼儿在“卷爆竹”的操作活动中尝试新材料,和同伴一起

阅读全文

与吹泡泡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