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乒乓球直板搓球有什么技巧
搓球技术是网前的基本技术之一,比赛中,高质量的搓球不仅能起到控回制前场、迫使对答方只能挑后场高球,从而为自己创造进攻得分机会的作用,还时常可以成为有效的得分手段。
1、准备动作。 首先判断来球是否适合搓球,判断之后向身体右侧的来球方向移动,站位移到合适位置时,右脚向前蹬地,同时持拍手于胸前向来球方向伸出。
2、引拍动作。 在伸拍的同时,左手自然后置,与右手反方向平行以保持身体平衡。右前臂外旋,手腕外展,在身体的右前方做引拍动作。
3、击球动作。 将击球点选择位于球网顶端10至30厘米的位置。前臂稍外旋,手腕稍内收闪动,用食指、拇指夹住球拍,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搓切来球的右下底部,使球旋转翻滚过网。
Ⅱ 乒乓球反手搓球和正手搓球究竟怎样搓
如何正确的打乒乓球
1、有过硬基本功的人当陪练给你喂球,你尽量保证良好动作的版定型,不好的动权作定型后比较难改,所以在动作定型阶段要有高手指点为妙。
2、想象练球,在找不到练球对象时,可以想象对手存在练球来把动作定型,比如:看着教学视频,对着镜子,模仿着挥拍,反复做动作,想象前方球的存在。
3、练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练习的,所以有个捷径就是发球喂球,有多球练习更好,一个人不断喂发一样的球,另一个人不断地接,过10分钟半小时再交换练习。
Ⅲ 乒乓球搓球动作是怎样的
动作
要小、
节奏
快、
带下
旋向前摩擦球下中,
手腕配合小臂动,球转不转靠腕动。
Ⅳ 我是一名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直改右手横拍,搓球技术很差,救助。不知什么网站能找到视频教学录像
手腕不要太灵活了,稍微固定些,否则容易吃球;小臂带动大臂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注意板形。
Ⅳ 乒乓球怎么打挑打搓球详细动作
这是摘自博乒乓网的文章,关于正胶的教程请看
关于长胶的详细内容见
第三篇 技 术 篇
第五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特点
长胶与正胶相比,由于颗粒较长,胶皮较软,在球与胶皮接触时,胶粒比较容易倾倒。在恢复这种倾倒时,胶粒会给球一个反弹力;由于来球力量及自己发力大小对胶粒的不同压力,产生各种与普通正胶和反胶特点有非常大差异的球,从而打破对手惯常的动力定型,以让对手不甚适应取得比赛的主动。其具体的击球特点表现在:
——当对方过来的是下旋球时,如果用中等力量回击,过去的球一般是不转,球在运行过程中有飘动的现象;
——当来球是上旋球时,用长胶回击,过去的球往往有些下沉,并且这种下沉随着力量的增加而加强,尤其是长胶削球顶大板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
——当来球带有侧旋时,长胶皮由于对球在垂直轴上的作用力,过去的球在左右方向上有晃动感,容易使对手对不准球,而产生失误;
——当用长胶以借力为主回击来球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击打过来的球当做打过去球的反旋转球;如果以自己发力为主击球时,并且力量又比较大,特别是用正手攻击时,这种球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下沉。而反旋转的特点没有借力时那么明显。
以上只是根据实践的特征,列举出的长胶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也是练习长胶打法和对付好使用长胶的运动员及爱好者必须认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在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自身的打法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才会使练习少走弯路,变得更有针对性。
长胶的特点是不能主动地制造旋转,而是借用和利用对方的旋转,并且不论怎样回搓或削,球还是按照原来的旋转方向回去。比如对方发来下旋球,你搓接过去时,对于对方来说,球就变成了上旋。如果对方拉一个上旋球,你怎样回过去,对于对方来讲,都是下旋球。
因此,你用长胶回接不是很高的来球时,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
一是下旋转球。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拍形直立,向前弹打或磕击球的中后部,注意要发上力,以保证一定的球速。这样回过去的球是上旋,有一定弧线,上手率较高。可以这样说,这种回球是长胶最酷爱、最舒心和最擅长、最见效的得势、得分手段。虽然是上旋回球,却与弧圈球不同,由于击球动作小,使落点不易判断,又由于长胶一般不贴海绵,使球运行的第一弧线和上升前期速度较快,颇具突然性,而自高点期起,球速又明显变慢、变轻。这样就容易使对方在回接时先是被前期的较快速度所蒙蔽,容易造成心头一紧,而后球速变慢时,心情却难以迅速放松,以至击球时动作僵硬,发不好力,产生失误。
二是上旋转球。可以说,这是除进攻以外最令长胶头疼的来球。一般长胶有台内挡和台下削两种手段。由于回接上旋球之后,球变成了下旋,速度就会减慢,而且球向上飘,容易被对方进攻,所以很多时候长胶选手会改台内挡为台下削,反正是发不上力,索性将计就计,利用速度减慢控制一下落点,寻机再行进攻。
三是不转轻球。这种来球也比较令长胶心烦,因为没有什么旋转和力量可以借用,击球时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感觉,也因此不好控制。这种来球一般不便主动发力,打轻球也确实不是长胶的特长,一般还是同样还以轻球,控制住落点,试探应手,观察动静。
从这个意义上讲,长胶的打法还是要依据对方的打法来制定,将自己的技术表现与对方的来球质量结合起来,虽然看上去比较被动,但只要你对长胶使用熟练,有耐心和信心与之周旋,进攻的机会还是有的,而且对方会在与你的相持当中,出现与其他选手对抗时不常出现的失误,因为你的打法与众不同。
使用长胶,就应该深入认识长胶在使用当中到底哪里与众不同。除不能主动制造旋转(当然也不易吃转)外,击球节奏的变化也是长胶的显著特点之一。这种节奏的变化一是如前所述的前期快、后期慢,使对方在判断时产生节奏上的不适应。二是由回球合力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速度的快慢和落点的长短变化,这种快慢和长短的节奏变化是长胶选手在与对方相持当中主动寻求变化和制造进攻机会的主要手段,而这种主要和有效手段的掌握又必须以快速和准确判断对方来球的各种旋转为前提条件。
当然长胶在实战当中的使用,又必须与另一面胶皮(包括直拍)积极配合,主动变化才好,不然就会一味被动到底,难寻翻身之日了。
第六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
一、搓
用长胶搓球,可慢搓、快搓和摆短。慢搓时,拍形稍后仰,在来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将球搓回。快搓时,拍形应稍竖些,以向下用力为主,略带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摆短时,尤应强调控制好拍形。一般应比快搓时更竖些;要善于借对方来球之力,必要时,还要适当削弱来球的力量,以确保回球而低。用长胶摆短,搞不好,极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竖得不够。
长胶搓球应少用,尤其忌讳连续应用,因为长胶的搓球不会象反胶那样搓出下旋球,搓过去的球不是略带上旋就是不转,因此极易被攻。搓球只在对方不熟悉长胶性能,或相持中突然运用一板令对方来不及调整动作时能收到较好效果。反胶搓球时可以用力加转以制约对方的挑打,而长胶搓球的关键则是控制拍形,尽量压低回球弧线,避免搓出高球。
用长胶搓球时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类似“铲”的动作回接。特点:准确率高,反旋转差异大。速度较慢,落台后会象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线较高。但随后会很快下冲,不大往前走,故对方压拍型的同时还需要适当迎前。搓得越薄,这种特性越明显。缺点:由于回球旋转较“强”所以稳定性好,速度也较慢。故对方也有充分时间调节拍型回接或进攻。
特别强调搓球时:
a。要随时注意对方搓后抢攻.
b. 对方对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应该进攻,否则再搓回去,球会更高,反而被对方拍死。
C。如果由于身体位置不合适,回球就应尽量接近对方底线大角,以减低对方攻球 质量。
二、推
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么厉害,需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即使主动发力拍型也不宜过分前倾,否则容易下网,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场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要增强推的杀伤力就是加力推,同样,与反胶加力推的区别就在于前半截动作要更多地向上发力,出球后一速较快,弧线较高,但落台后二速变慢,下沉。
三、侧推,侧搓,侧挤,侧切,撇
都是利用触球瞬间向侧向摩擦球,回球特点:变化突然,弧线发飘,略微侧拐。
侧推是推住球后象左摩擦撞击,具有动作猛,但出球力量并不大,容易晃对方。如果侧推增加中指顶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两种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对方回球难度。还可以利用侧推时改变吃球厚薄来改变力量节奏。 侧挤是更多的横向发力,多用于对付侧旋。侧切则有更多的向侧下发力。
撇:触球后向右侧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这样的回球平直又近网,且落台后不往起跳并迅速下滑,对方很难借上力。可以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如果向右下方摩擦,这样的回球落台后会向前向上“拱”,本身质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
四、削
当对方发力进攻时,长胶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转十分强烈的下旋球,这是长胶削球的优势。我在被迫退台后有时会有意识地削几板,只要顶重板成功,对方再攻下网的可能性很大,这是长胶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有效手段。
用长胶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动作比用反胶球拍大;但在远台接突击球时,在向下切削的同时还要有一前送的动作,否则极易下网;如在近台快截突击球时,整个动作应快捷、简单,即减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为主,借对方来球之力将球截回。
长胶削球可削出转与不转球。削不转球时板型基本稳定,向前上方托送,以增加变化。
五、挡
挡是长胶进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胶皮挡过去的球呈微上旋,对方容易继续上手,而长胶挡过去的球具有下沉特点,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挡过去的球下沉越明显,对方必须着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网,因此长胶选手常依靠挡回对方的第一板发力攻球得分。
从长胶运动员运用挡的时机和方法来看,挡更大程度上是属于防守技术。挡球一般用来对付速度较快、冲力较大的来球,如正手扣杀、前冲弧圈球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球的力量较大,长胶运动员很难发挥自己打击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时,倾倒的胶粒在球反弹过程中,还来不及恢复原状。这时,底板的作用明显。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难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冲力。在挡带有强烈上旋的前冲弧圈球时,回球的上旋性质则不是非常明显,一般多为弧线比较平直的不转球,有时略带下“沉”。在回击正手扣杀球时,由于来球主要表现的是向前的平动冲力,旋转不强,给球板的切向压力不大,同样使回球不带什么旋转,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挡前冲弧圈球大,同时球的前进速度明显减小,落台后第二弧线较高,弧度较大。在对付这种球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当迎前,否则不容易找准合适的击球时间。
在运用挡球时,板形控制对击球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尽管来球冲力较大,上旋较强,但由于长胶球板弹力较小,摩擦力小,在回击这种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胶或反胶那样适当前倾,否则就会打滑,使球过不了网。应该是使球板保持与地面垂直,如果来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后倾,接触球稍厚一些,保证能“吃”上球,使球产生足够过网的平动动能。在击球点上,反手挡时,球板在胸部高度,击球时球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增加手上感觉的准确性;正手挡时,球板在腰部与胸部之间高度较为合适,位置过高不容易借上来球的力量。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尽可能多地通过球心,给予球足够的撞击力。在准备下一板击球时,由于回去的球比较下“沉”,让对方很难再发力回击出弧线低、速度很快的球。这时,长胶选手重心就要适当前移,准备下一板转攻或采用相持的办法了。
在开始练习长胶挡球时,最好是先采用多球“喂”球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因为如果单球两人对练,很难形成攻(拉)对挡的回合;在练习的内容安排上,要先练习挡中等力量的扣杀球,因为这种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较单一,可以减少手上感觉的难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础上,再向单独练习和对付难度较大的前冲弧圈球过渡,最终走到实战运用的目的。
六、摆短
这是长胶接对方发出的的台内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轻挡为主,要求拍形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 ,其技术动作与反胶的摆短有原则的不同。
七、磕
接对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时,长胶有一板“磕”的技术。即在来球刚刚从台面弹起时,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与台面垂直,当来球上旋强烈时,应适当增加压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时,也可用推挤的方法。但长胶球拍的推挤拍形不似反胶前倾得那样厉害,而且触球瞬间要善于借来球之力。在回接侧下或下旋球时,还可用一板向侧前上方推再加点儿托抬的技术,拍形稍后仰,此技术可将下旋球转为上旋球,以争取主动。
磕与挡都是防守技术,两者常交替运用。磕在击球时稍带有一个侧向下切的动作,回球下沉比挡更为明显,因此威胁更大一些。磕在技术上掌握起来比挡难度大,因此只在来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强烈的情况下应用。
磕是靠撞击回接,特点:在上升初期击球,回球速度快,弧线低平,落台后迅速下滑,减速较明显,但球性不稳定,对方也不易进攻
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接近本方台面中间时,出手一般比较合适。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时,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板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在磕的时候,击球时间至关重要,在上升期击球最为合适。因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以借力为主的技术,如果错过上升期,就很难借上力了,免强把球弄过去,也失去了磕的意义,变成了别的什么技术了。在身体控制上,在磕的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腹、含胸。因为一般情况下,磕过去的球运行距离是比较短的,可调节的范围很小。这就要求身体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细,不然的话,就会使球不过网,造成失误。
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单球为主,辅以多球练习。一方练习磕,一方练习拉。为了增加回合,减少练习失误,在磕过一板拉球后,陪练方在第二板可以适当减小点摩擦力量,把球“托”过去。长胶运动员挡一板过来,陪练方再拉,一直循环下去,也可以进行推磕对练;陪练方第一板推后,下一板可用搓球回击磕过来的球,然后,长胶运动员用拱,陪练方再推,长胶运动员再磕。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练习接发球等其它环节中的磕。
长胶磕台内短球
1,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要比较早,才能合上对方的力量,故磕击时,必须在前台完成,它对选手的判断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触球时的卸力控制,是一种内在感觉。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力,确保击球的低弧线 ;二是在触球的同时,有一定的卸力,确保回球的抛物线较短。
3,落点的作用。鉴于击球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节奏变化时一定要追求落点的严谨,来弥补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对方极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对方的回球区域,自身的衔接和转换会从容一些。
八、快带
对上旋来球采取正反手的快带还击,在乒乓球比赛中十分流行,长胶的快带快拨因回球速度快,并带有下沉和发飘,对对方的威胁比挡要大,而且可以随时变借力为主动发力,攻防转换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应用。快带与挡相比,技术上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够的挥拍空间,对来球没有一定的予判,难以完成技术动作。
九、拉
拉球是乒乓球的主要进攻技术,长胶采取拉球比较稳健,只要在做动作时不发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较高。长胶拉球的技术动作与反胶比,不能靠摩擦来制造弧线,而要靠板型和用力大小、方向来控制弧线,要增加挥拍时向上用力的成分。长胶在拉加转下旋球时,技术要点一是要注意触球的底部,二要采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长胶拉过去的球有下沉特点,与反胶比前冲性能弱,对方如反拉或推挡回击都容易下网。长胶拉球的缺点是速度慢。
长胶还有一种拉球的方法,主要用于对付台内的短球,来球时,主动前迎,板型稍前倾,用长胶的胶粒将球前上方“撬”,稍带摩擦,五六成力即可,要注意吃住球,增加摩擦时间,出球类似于正胶的“小上旋”。但如果来球比较长就不要用了,容易下网。
十、弹
长胶的反手弹打也是非常实用的一项进攻型技术,弹击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飘,弧线低,再加上较好的落点控制,杀伤力较强,是长胶反手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得分手段。长胶反手弹击的动作要领是:以正手直板长胶为例,将板面横过来(这点非常重要,完全横过来,拍柄与台面180度,甚至拍头向上一些),在来球高点期,不转球击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对固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发式发力,如果是下旋,击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发力。弹击一般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如果到了下降期,应先将球轻向上推,再向前发力,形象地称作“扶上马,送一程”。
长胶选手如果正手能打,反手能弹,那将大大增加长胶打法的威慑力。对于长胶不易吃转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台内球的进攻上有优势,但由于它不能象反胶击球那样形成弯曲的弧线,所以在退台后和来球的下降期进攻会受到一些局限,解决方法通常是与其它胶皮相结合。
十一、铲
这个估计是李老师的独创了,我从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方法是,以正手为例,如果来球下旋,拍型后仰,兜住球,向前铲送,出球时,板型抬起,适当发力送出球。奇妙之处在于球落台后不像一般长胶击球那样不往前走、沉,而是象前冲弧圈那样会突然向前加速,真是匪夷所思,高手啊!
十二、抹
抹:横着板型,向侧前方发力摩擦带动,主要用于近网小球或侧上旋,可接到对方小三角飘出,不能过分加力。
Ⅵ 乒乓球搓球技术 横拍中应该怎么搓球才好
横板搓球之难,不在发力,而在于拍面角度的快速调节。以前横板搓球时,一定要先用手指微调拍面角度,手指带动整个横板搓球动作,再去结合前臂手腕的动作下砍。
横板搓球不要搞太多变化,主要是能搓得越转越好,这也是破直拍搓球的方法之一,搓得转了直板就不会有太多变化了,因为他首先得集中精力考虑怎么把球搓过来,肌肉被迫多用力是会发僵的,灵活性就不够了。搓中球落台就把球打回去,板头越轻越薄越容易借上力,感觉就是用了很大的力量到头来不过是为了让球板能在球一落台的时候粘住球借上力再加上力带过去。现在在练横板搓中快速后撤步抢拉,感觉右脚要灵活点,整个身子好象被扭到后面,然后向前甩出去,位置让得开多了。现在横板搓球时把用力点在食指和中指并起来的地方,拇指辅助。好象感觉有点不一样,正在调整中。练习后撤步后侧身范围增大,让位速度加快,值得推广。要缩小动作半径,小半圆跟大半圆交替使用。速度快的球、台内的小球„用小半圆。
横板搓球为什么怕直板对搓,就是因为手上小肌肉感觉没直拍敏锐。其实用手指来体会细微的小肌肉用力,练多了就敏锐起来了。横板反手弹击下旋,以我的体会关键在于“抖腕‘打摩’”,打摩是个整体名词,解释为“对球体用瞬间爆发力‘打’上去的摩擦”。摩擦是主,打是附。用打的惯性来向前向上摩擦。发力的感觉越精细越精妙越好。要多用靠近拍头的位置去接触球。上身要稳定,不要晃动。手臂尽可能不要伸得太长,靠近身体一些,容易借上身体的力量,以后打熟了可以自如控制的时候适当伸长点好象也没关系。
球板触球前是后仰的,越下旋,后仰越多。一般下旋垂直略微后仰即可。弹击下旋的时间
一定要快,球一落台就要将球板用力切到球下面,动作越快越好,然后压腕回摆(前臂也跟着回摆),跟着上去就是反作用力的手腕带动小臂进行打摩(小臂负责打开关节,手腕的力量就发得出来。上臂肩关节跟着打开有亮胸意识力量更顺畅)。这样的好处是球跳起来是在你球板上方,容易创造球跟网差不多高的高度将力量向前发出去使球有合适弧度
过网的条件。弹攻成功后,如果条件合适如球比较低矮就连续弹击,优点是动作小速度快而且随着惯性发力顺畅,弧线平直,角度球容易打出来,得分迅速。如果对方接得比较稳定,但出了机会高球(比网高),就要改为略大动作反手发力抽杀,用前臂为主。另外正贴胶皮用弹击方式威力比反胶更大,弹击成功的球是很下沉的,反手直接得分率很高。反胶反手弹击后就要时刻准备转用正手来进攻,因为对方相对容易将反胶球回过来,用正手接着进攻得分率高。
补充:总之是依次打开关节夹角,抖腕是为了更容易打开腕和小臂的夹角。小臂又要打开和上臂之间的夹角,上臂又要靠肩膀打开与胸的夹角。发力似乎是从蹬脚就开始了,从腰稳定传到肩头,使身体有个向前的冲劲,手臂就可以借劲出去,然后做细微动作。觉得这个很重要。
打摩的味道很难形容,打的余味要很浓,摩的效果才能出来。摩跟
打、打和摩实在已经混为一体。
Ⅶ 乒乓球反手搓球的技术要领是什么
搓球是回接下旋来球的基础技术。为了保证搓球的稳定性,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要点:第一,以肘部为支点来完成击球动作;第二,手腕相对固定;第三,向后引拍时前臂横放在身前(图5);第四,击球时依靠手腕向前的小动作加强对球的摩擦(图6-7)。
手腕相对固定,击球动作要小巧
搓球时,手腕向小拇指方向弯曲,手背朝上(图5),这样的击球动作可以使手腕相对稳定。除了起到稳定作用,还可以保证在来球的上升初期接触球。
如果要搓出加转球,接触球时必须加大手腕的动作,但是搓球动作过大很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球,并且会使下一板球的衔接速度偏慢,因此相对于搓球旋转的变化,应该更为优先考虑回球的稳定性和较早的击球点。
击球前手指放松,接触球的瞬间手指用力
加强搓球稳定性的要点是:击球前,手指放松;在接触球的瞬间,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用力。此时,无名指和小拇指不需要用力,只需起到稳住球拍的作用即可。
如果在搓球时所有的手指都用力的话,将导致整个手臂僵硬,无法发力。因此在搓球时要掌握好手指用力的强弱变化,使击球动作能够灵活、柔软。
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击球
搓球时,为了不让对方很轻易地高质量进攻,必须要加快回球的速度,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击球。击球时,要注意球拍的拍头朝前来击球,由于球拍的重心在前,这样更容易发力,也更容易找到准确的击球点。
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击球,手腕朝小拇指方向弯曲、发力。
Ⅷ 乒乓球运动搓球和正手下旋提拉中摩擦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能详细告诉我吗!
1、正手拉下旋球的要领和正手拉球的要领是一样的。蹬转、快摩,随势挥拍。只内是容要注意:来球是下旋,试旋转程度,板型不能过压,要适当后仰。力量比一般拉球要更大。
2、搓球的要领是,控制板型,亮板,摩擦来球的中下部。
建议看看唐建军的教学视频,有详细的讲解
Ⅸ 乒乓球教学:如何对付生胶的搓球
1.站位,首先不能站得太靠前,两脚前后要能够移动,膝盖略弯曲但不能像拉下回旋球那样蹲答得太深,击球时身体整体的重心要体会从后往前的迎前感觉。
2.上半身转动:拉打生胶的搓球,身体的引拍和还原尤为重要。很多业余球友在处理这个球时,通常会像拉下旋球一样,向下引拍后接触球的中下部,这样很容易把球打出界,这是由于引拍时沉手过多造成的。正确的引拍应是上半身与球台平行,根据来球的高低平行引拍,之后平行向前挥拍击球,接触来球的中部位置。还要注意在击球后的还原,保持左右平衡、平行转动还原即可。只要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就可以大大减少回球出界的情况。
3.击球点,在拉打生胶搓球时,击球点要尽量打上升期,如果等到下降期再击球的话,很容易出界失分。但是如果对方搓球过高了,就可以直接当上旋球来发力击打。无论来球高低,手指在击球时都要有控制,多体会从后往前手指发力的感觉。
Ⅹ 乒乓球搓球的动作要领
(一)、慢搓
1、 特点与运用 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 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 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 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1、 特点与运用 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 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点与运用 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2. 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