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班语言教案:成语故事《曹冲称象》
成语故事《曹冲称象》内容: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的秤来称。”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曹冲趴在曹操耳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 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㈡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师生互动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然后引出质量单位“吨”。
(板书课题:1吨有多重)
2、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你最想知道有关“吨”的什么知识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A、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
B、吨和千克、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C、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作计量单位?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问题A。
(1)初步感知。
A、那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景,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①出示一头水牛35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3头水牛的质量。350×3=1050(kg),3头水牛约1吨重。
②出示一桶油10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10桶油的质量。100×10=1000(kg),10桶油的质量1吨重。
③出示一袋面粉50千克的情景,让学生推算20袋面粉的质量。 50×20=1000(kg),20袋面粉的质量重1吨。
④出示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情景,让学生推算40人的体重。25×40=1000(kg),40人的质量大约为1吨。
(2)合作探究
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箱苹果质量是10千克,一付哑铃的质量是5千克,一袋大米的质量是100千克,一头牛的质量是500千克。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100箱苹果的质量是1吨;200付哑铃的质量是1吨;10袋大米的质量是1吨,2头牛的质量是1吨。
现在你明白那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吗?闭眼回想一下。
2、探索问题B
B、吨和千克、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1)探索进率。
先请小组合作把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吨、千克、克(从大到小)吨、千克、克(从小到大)
再让学生讨论: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口答后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同时指出“吨”可用字母“t”表示,所以t=100kg(板书)
(2)练习。(指名口答。
4吨=( )千克 6000kg=( )t 8000kg=( )t
3、探索问题C。
C: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作计量单位?
(1)请学生举例说明。(多请一些学生口答。)
(2)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课本第21页“说一说”的情景。
让学生认识第一幅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第22页“练一练”的1、2、3题。
1、第一题。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全班交流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考方法。
3、第3题。先让学生填一填,再同桌间议一议,然后全班交流。
四、教学故事
(1)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用这个办法称象。
(3)请学生计算这头大象的重量。
280+220+250+300+230+250+270+350=2150
(4)请学生谈听了故事以及计算后的想法
板书
1吨有多重
1吨=1000千克
研究性作业:
大象 小狗 大象 牛 牛 小狗
895千克 1310千克 445千克
三个小动物各有多少千克?
《1吨有多重》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学习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学习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师生互动
一、看一看,算一算
出示:一桶油重100kg,10桶油重1吨。 一头牛重350kg,3头牛大约重1吨。
一袋面粉重50kg,20袋面粉重1吨。 小朋友每人大约重25kg,40人大约重1吨。
得出: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三、说一说
先看一看书上的图,说说图意,第一幅图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2、第2题:讲讲比较的方法,即先将单位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小。
五、数学故事
这是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
1、看看“曹冲称象”的故事。
2、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3、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
4、谈谈自己听了故事以后及计算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