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教学反思的特征

教学反思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0-12-19 19:18:21

1. 教育实践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应该是情境性、反思性、智慧性,那小学教育实践的具体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如对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的占有和相应学历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实践证明, 凡善于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
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 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
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探索式、讨论式、自学式等等操练样样俱全,加上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好多教师还是凭着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当然,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因为反思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反思只能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而在可能的条件下展开。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现把反思类型和反思方法结合在一起作简要介绍。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四、教学反思后的重新构建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的重新构建。教师构建自己的认识方法,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 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
能够比较客观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 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真正地做到对教学的客观评估。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 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动建构过程中,
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是相辅相成, 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只有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成功地建构自己。

2. 3的倍数什么特征教学反思

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

3. 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猜测、观察、交流、验证的方式探求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故意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猜测然后验证,让学生经历了“问题——分析——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数学教学思想。
2、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本质不同,它与这个数的个位数无关,与这个数中的几个数字的排列顺序无关,而与组成这个数的几个数字有关。教学中我设计了3组数先后让学生进行排列、计算、发现,并让学生尝试换掉其中一个数字(5),重新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的思维活跃,并在自己的思考后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的这种探究形式体现了教师“扶放”结合的指导策略。
3、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怎样做比较简便?我先出示了“9369”让学生判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发现了不需加起来就能直接判断,接着又出“682993”、“9645973”引导学生判断,方法不断得到完善,能力得到提高。

4.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教学反思

本单元选择了软复体动物制,环节动物,昆虫,鱼类四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这些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课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5.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了存在的几个问题需在以后教学中改进:

1、教师备课不充分,对教材专研不够。以向日葵为例的9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较大,像“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结果”一类,学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较难接受。以大树为例子的几幅图片,有几组学生交流时认为大树是春天发芽,夏天长得茂盛,秋天落叶,冬天死亡,而没有认识到大树的生命周期是比较长的。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

2、教师对学生年龄特征考虑不够,时间分配不合理。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写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数量少,在教学第一部分内容时用时过多,而最后总结出来的植物相同特点也没有记录下来。造成了课堂前松后紧。

3、由于刚接手三年级学生,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师生配合也不默契。如学生在写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时,我以为学生能写出许多课本中未提及的植物来,结果大部分学生写的是课本中学过的植物。又如老师认为学生能快速回答出来的问题没有回答出来以及学生答非所问等等。

4、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缺少练习。比如在引导学生比较“向日葵的一生”和“一棵大树的一生”时重复啰嗦,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多,没有进行达标检测,匆匆结课。


6.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版由于前面每一节课都上得权比较踏实,大多数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称,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同学们能从这些植物中知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且准确地用维恩图表示出来。对植物共同点的概括,我的学生基本能够得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这节课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总体难度不大.
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为例的9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较大。像“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结果”一类,学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较难接受,这也属正常。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7. 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版同,却也权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8. 三上科学第一单元《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教学反思

第7课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内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容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能够对观察到的结果主动分析从而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9. 三角形特性教学反思用什么标题好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很多地方自己觉得不足,值得反思。对三角形的高的认版识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权,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后再抽象到三角形中来,这样效果势必会更好。在教学中生生互动做得也不到位。在互动升华的过程中点拨回应还不够有力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阅读全文

与教学反思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