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写平移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想象,能判断区别这两种想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4.通过探索研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好么?”(指导学生看情境图,课本57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同位交流。
3.指名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看到了工人叔叔坐着升降机正在换灯泡,饮料瓶在传送带上移动,工厂的大门是自动推拉门,看到车间的电扇......
4.这些物体都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吗?
5.指名学生用手势演示大门,升降机,电扇,传送带的运动方式。
6.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哪些物体可以分为一类?为什么这样分?
7.教师小结:大门,升降机,传送带,这些物体是直着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平移。像电扇,换气扇,汽车轮子等这些物体是转动的,这种运动叫旋转。(板书课题:平移与旋转)
二.新授
1.生活中也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现象,你能说一下吗?
2.指名学生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多让学生说说。
平移现象:拉抽屉,转笔刀往外拉的动作,卷帘门,铝合金的推拉窗,商场里的手扶电
梯,拉窗帘的动作,五里营的渡船等
旋转现象:开门的动作,电机的转动,头部运动,自行车轮子的转动,陀螺,风车的转
动,悠悠球的转动等
3.问: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那么平移和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们在运动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呢?这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4.自主探索,总结方法
(1).平移和旋转的方向。
小游戏:老师说口令,大家做动作,用桌子上的课本做平移的动作。
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向前平移,向后平移。
问: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想一想,平移时可以向哪些方向运动?(指名回答)
问: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小组讨论)
让学生做旋转动作:甩手臂,转圈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移可以向上下左右前后做直线运动,旋转可以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旋转时是绕着一个点或轴运动的。在运动过程中变的是物体的位置,不变的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Ⅱ 面积是多少教学反思 详细
《面积是多少》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理解了面积的意义,以及
会用数方格(整格和半格)的方法去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了,这节课要
通过学习为下一单元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作铺垫。
(一)成功之处:
1、总结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明确而综合:(1)分一分,
数一数(分割法);(2)移一移,数一数(平移法);(3)数一数,算
一算(数方格);(4)估一估,算一算(估算法)。每运用一种方法总
(2)都是平面图形,(3)(4)都是生活中的实物。
2、充分展示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每部分
都把学生的不同想法尽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再优化方法,培养学生
的发散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失败之处:
1、小组讨论有些流于形式。在没块教学中先出示题目与图形就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些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讨
学生独立完成,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的效果会好很多。
2、时间分配不恰当。“分一分,数一数”相对其余三部分是较简
单的,而我却用了15 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而缩短了“移
一移,数一数”这种重要方法的展示与教学时间,而且没有完成这节
课的教学任务。
3、操作不规范。“移一移、数一数”中平移应是在同一平面内上
下、左右移动,学生用手把剪下的三角形拿出来又放到缺口时没太在
意,其实这已经不是平移了,看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举动及时予以纠
正,注意操作规范,否则会形成学生认知错误,认为这样也是平移。
4、没有多媒体运用。因为准备匆忙,加上水平有限,“平移”总
做不出动画效果,所以半成品的课件上课时并没有用,这是很大的一
个遗憾。本身是实践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际操作,
而挂图太过平面与静态,没有多媒体效果好。以后要多研究教材,准
备充分,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