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跳动起来怎样〈二〉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否发现呼吸和心跳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对数据的分析,而如何科学、准确地采集数据,又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所以,准确地采集数据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而难题当中还有一个难点,即学生要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同一时间段的,也就是说,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必须是相同一分钟里的,否则,测量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再测量一分钟心跳的次数,这两个数据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让学生一个人既要测呼吸,又要测心跳,是无法完成的,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部分学生测量呼吸,一部分学生测量心跳,老师则帮助学生计时。测量时要求学生都把眼睛闭上,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分散注意力。从测量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采集的数据接近实际情况。只有一组同学的数据不够科学。
由于学生采集的数据比较科学、准确,所以,在接下来对三组数据的分析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呼吸和心跳变化的规律,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上完课之后,我回忆了一下,觉得在对难点的突破时,教师还是说的过多,教师的语言不是十分的精练。另外,在学生测量记录后就马上把记录表贴到黑板上了,在这个环节时本来应该让学生先在各自的小组里对照测量到的数据先进行一个分析对比,这样在后来的全班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