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视频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9 14:09:37

① 求助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我上网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真正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读题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读课题)

2、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的理解,甚至于别人的一个温暖的鼓励,心情就会很快乐,而“给予”就意味着付出、失去,那课题为什么还说给予是快乐的呢?给予是不是真的让人快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初探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这篇课文中谁给予了谁?他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写划一划。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精读探究

1、指名说说课文中谁给予谁?

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以下部分

▲哥哥对保罗的给予(板书:哥哥——保罗)

相机出示:“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学生自读,体会保罗的心情

(2)保罗哥哥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引导体会哥哥给保罗快乐,所以他也快乐)

(3)朗读体会体会保罗的快乐的心情。

▲小男孩对弟弟的给予(板书:小男孩——弟弟)

找出相应的句子,相机出示:

★但是,那小男孩说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1)先抓住“为什么保罗会惊讶”?带出第3节(出示),理解吃惊,为什么会吃惊(是吃惊保罗有这样一个好哥哥)读出吃惊的样子。体会保罗认为他希望什么?(相机出示第4节前半段话)

(2)然后再来读第5节,现在保罗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

(3)在读中想象出他说这句话时的美好心愿。小男孩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4)进一步体会保罗吃惊的原因:为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5)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感受一下小男孩子看到保罗哥哥送了保罗一辆汽车以后所产生的美好希望以及他说“我希望……”时的快乐的感觉)

(过渡: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将来给予弟弟新轿车的希望,而且还要把这种希望亲自带给了他的弟弟,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他的这种给予。)

相机出示:

★不一会儿,他背着……返回来了。他……那些好东西了!”

(1)学生读 ,从他的话语中,你感觉到什么?(希望送给弟弟汽车,让他 快乐,美好的愿望)

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2)从他的举动中你感觉到什么?(对弟弟的的关心和爱)

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他快乐吗?现在你觉得他是为什么而快乐?(板书:给别人关爱)

(不仅是许下一个愿望,送轿车,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给他残疾的弟弟送去关爱,送去温暖,是最快乐的)

(4)读好这一段话。读出小男孩对弟弟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保罗对小男孩与弟弟的给予(板书:保罗——小男孩——小弟弟)

过渡 :课文中还有谁给予谁?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保罗有没有给予谁什么?

相机出示句子:“保罗下了车,……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你认为保罗这时快乐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这个夜晚对他们来说是难忘的?(讨论)

(体会各人心中的快乐)

四、总结深化

1、齐读最后一节

2、联系板书说说课文中的给予及快乐。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你就会感到快乐)

4、教师小结:同学们,给予是快乐的,哪怕是给予有困难的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给自己带来快乐。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出示: “给”永远比“拿”愉快)

再送给大家巴金爷爷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开放。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出示,读一读)

5、这些话说得多好啊,与给予是快乐的是同一个意思,你能根据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的理解,也写写你们的格言吗,要注意从你们的语言中体现出给予是快乐的。(配乐,学生在情境中写,交流,实物投影出示,朗读)

6、教师总结,深情地读“给予是快乐的”

五、课外延伸

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不需要用笔,但需要用心灵去完成的作业,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给别人关爱

保罗哥哥——保罗——小男孩——弟弟

楼上的备课不错,以情感体验为主线,情感熏陶味特浓。

我们的思路是:以“给予、快乐”为主线,想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人物之间的给予,明白他们为什么感到给予是快乐的,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体现个性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

“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弟弟,你等着……一样美。”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内心世界。

四、熟读深思,探究文本内涵

由于本文思想内涵较为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弄清事情经过,理解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这样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得以整合,再联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探究课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让个性化的体验在深入探究中不断升华。

五、实践运用,探究文本外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探究文本内涵以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实践,在运用和实践中扩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格言,以及让学生课后用心灵去完成一次作业,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要一课时的哦。急用!

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羡慕”“神气”等词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过程与方法
谈话导入,感受人间真情。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拓展延伸,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他他们的心理,并凭借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懂得从小要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引发情感
孩子们,今天和这么多老师一起上课,高兴吗?
那高兴还可以说成?(老师板书快乐)让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40分钟。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令你快乐?(自有汇报)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快乐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去感受另一种快乐————(板书给予是)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给予”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讲谁给予了谁?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
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付出)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
理解的非常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印象深的地方,可以写出感受。(夸奖好的学习习惯)
1、(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课文梗概,学生试填。
3、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书:哥哥 保罗小男孩弟弟
4、这些人物间都有谁给予了谁什么?
交流:△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小男孩许诺要给予弟弟一辆新车。△保罗给予小男孩他的弟弟乘自己的新轿车兜风的机会。

5、课文中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下面我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进一步研究。
三、深入理解,领悟情感
1.通过读文,我们都知道:圣诞节快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1)出示车的模型图片。
(2)设身处地的想象:假果我就是保罗,你是保罗的朋友,看到我的哥哥送给我这样一件礼物,你有什么话想对保罗说?
2.保罗以为小男孩也羡慕他有这样一位哥哥
出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位这样的哥哥”这句话。指名朗读这句话,保罗的想法事实上是错误的 。
3、那小男孩的表现为什么会使保罗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原因是什么?快速自由阅读1—5节,找一找令保罗错误的原因,能找几个就圈几个,看谁最仔细。
4、交流句子:
(1)出示:圣诞节前一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指读)
(看到男孩“走来走去”、“伸手轻轻地摸一下”、)看到了男孩的动作。
这就是保罗错的一个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齐读。
(2)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读一读,读出小男孩的吃惊。
分角色朗读
指读。师引读。
可是男孩却说:(出示对比句子)“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指读,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感受是不同的。
4、出示:小男孩不是( ),而是( )。
(二)过渡:是啊,男孩的回答不仅令我们惊讶,也同样令保罗感到惊讶,他惊讶男孩小小年纪,心中想到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取什么,而是想着能给予别人一些什么。面对这一切,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也对这个小男孩充满了感动和好奇,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车,去兜了一圈。可这次保罗又错了,他又错在哪里了呢?请你默读6-11自然段,圈画原因。
1、交流句子:
出示:“小男孩跳下车----紧靠着坐下”。自读。
自由汇报(抓住动词来说)
生:我从“三步两步跑”中读懂了小男孩的心情非常着急,联系下文,他的着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残疾的弟弟。
师:一个“跑”字,就让你有这么多的体会,多好啊!这是小男孩的动作描写,像这样的动作描写还有吗?请你用三角形标出来,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
生:一个“背”,一个“放”,还有紧靠,我都感受到了小男孩对弟弟的关心。
生:我从“紧靠”中感受到他们的感情不一般。也许是一种心灵的接触吧!
读出那种关爱。
2、师配乐介绍弟弟。
3、出示:“小男孩的话”,自读,说出感受。
4、读出快乐。
5、用期盼的感觉在读。
6、带着幸福感读“我希望能当这样的哥哥”。
7、出示:小男孩不是(),而是()。
8、出示第12自然段
9、出示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我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四、拓展延伸 感情升华
1、读诗句
2、因为爱,他们无私地给予,因为给予,他们获得了快乐。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与你的同桌一起来作诗吧!
生书写,并交流。
3、小结:孩子们,课堂上你们踊跃发言,动情的朗读,给予了老师莫大的鼓舞;你们灿烂的微笑,认真地听讲,给予了同学那份鼓励;这是一种高尚的快乐,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让我们带上这种浓浓的、高尚的快乐,在来读一读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

哥哥 → 保罗
↓ ↘
小男孩 → 弟弟
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夕,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文章的重难点是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首先是从“快乐”一词去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快乐的经历,很多学生谈到“过年了,会很快乐,因为可以得到红包,可以穿新衣服”“六一儿童节,也会很快乐,因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得到老师的表扬,会感到很快乐”……我抓住他们回答中的“得到”说“得到确实是让人快乐的”可是今天学习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在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让学生说说保罗两次猜错的是什么,再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学生多数都能抓住小男孩的话来谈出自己感受;让他们讨论,学生说保罗因为被小男孩的话所感动,我说仅仅是那些话吗?还是小男孩那颗善良的心,那对弟弟的无限关爱感动保罗?学生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了。把“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紧接着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就很容易解决了,他们说:因为保罗被小男孩的一心想让弟弟快乐的心所感动,他要帮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实现他们的愿望,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然后我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学生在回答主人公为什么快乐时,已经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也解决了。最后,让学生朗读《给予是快乐的》。
上完这一课,我觉得作为老师在课堂上真的要懂得利用学生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回答捕捉教学的资源,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达到心灵的共鸣。

阅读全文

与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