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本功跪下腰目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喜欢舞蹈的人来说,跪下腰这个动作是个必须会的一个工作,腰部是身体的核心,如果腰部不够灵活,僵硬,做出的动作就失去了柔和性,美感就不存在了。所以基本功下腰是否灵活,决定了舞蹈的可看性。
⑵ 学前教育学的舞蹈难吗,我是零基础,要学劈叉下腰吗,学的舞蹈是什么类型的
据朋友说学前教育的舞蹈也是挺难的。劈叉下腰是最基本的舞蹈动作。属于基本功练习。学的舞蹈基本上都是幼儿舞蹈。
⑶ 孩子几岁可以学舞蹈
孩子6岁前练舞蹈要慎重,目前在各种才艺班里,最受追捧的恐怕就是舞蹈班了。舞蹈对身体柔韧性、体态、协调性,甚至整个人的气质培养都有益。有些家长和舞蹈机构更是以孩子能快速下腰、劈叉等作为衡量孩子学得好不好的标准,早把学舞蹈的初衷和兴趣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少有人注意到过早、过度或不当学舞蹈,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脊椎病小患者不少学过舞蹈。在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这几年接诊的18岁以下的脊椎病患明显增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西永明说:“不少腰椎滑脱、椎弓崩裂的小患者都是学舞蹈的。”询问后得知,这些孩子主要是在做压腿、下腰、劈叉等动作时受伤的,有些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够,有些是因为没有掌握基本技巧。
西永明解释,因为学龄前儿童普遍缺乏收腹和绷紧大腿肌肉的控制力,从而无法控制、稳定骨盆位置。此时,让孩子学做扭腰、曲腰等动作,易造成骨盆前倾。再加上舞蹈中颈椎过伸、过度快速旋转的动作,容易造成环枢椎旋转半脱位,这些最终可能造成腰椎、颈椎问题。
儿童脊柱在发育过程中,许多骨骺尚未闭合,骨质还未长结实,反复下腰、过度用力、过度负重劈叉等动作,都可能造成腰椎骨质损伤,甚至腰椎峡部断裂。若未及时诊断处理,今后就可能出现慢性腰痛,甚至可能腰椎滑脱,影响正常生活。
此外,孩子平衡能力较弱,在高强度的舞蹈练习中站不稳,摔倒受伤更是常见。“孩子做压腿、下腰这些动作时,本身不具备这个能力,辅导老师急于求成,就上去压。孩子一疼,身体会有自然的排斥力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骨折或扭伤。
还有些孩子下腰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腰椎损伤。”西永明认为,下腰、劈叉、倒立等动作都不太适合6岁前的孩子。
(3)舞蹈教学中如何下腰扩展阅读:
舞蹈训练中还有一些基本事项需要注意:
第一,练习下腰要循序渐进,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适当练习。下腰时不能说话、笑、开小差,避免岔气,防止意外发生。
第二,腿部拉伸训练要避免踢腿过高、压腿过猛、拉伸过度,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第三,注意预防落地不稳。在地上放一块防滑垫,或让孩子进行地面练习,如平躺练习踢脚、坐在地上压腿等。
学舞一节课别超一个半小时。一些非正规的舞蹈培训班,无法在孩子跳舞时给予正确、规范的辅导和保护,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
父母在为孩子选舞蹈机构时,最好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和目标,仔细看老师如何帮孩子完成这些动作,如果有超出孩子年龄所能承受的课程,一定要谨慎报班。每次上课前,提前半小时送孩子到学习地点,让他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减少受伤概率,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进入舞蹈状态。
一般舞蹈集体授课为1小时,不宜超过1.5个小时,中间要有一两次短暂休息。朱惠毓指出,如果不能确定动作的规范度,父母不要强求孩子在家练习。同时要告诫孩子,在学一些较难的动作时,如翻跟斗、下腰,千万不能自己单独练习,要有大人看护。
人民网-孩子6岁前练舞蹈要慎重
⑷ 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跨、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页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4)舞蹈教学中如何下腰扩展阅读:
中国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⑸ 求7.8岁的舞蹈基训课的教案
上面的都过于规来定化~自
我们学校让我们带小孩~
尤其7 8岁多逃呀~又不太懂事~
整那么多每用的~
我是上来就软度~这得活动开呀 ~
然后就是地面`把上,把下,跳跃类`
你跟他们讲讲不明白`给他们动作也记不住`
我都是`1堂课都不一样`
组合都是 现编,又不难~还省的备课了`
7 8 岁就这样
⑹ 孩子参加舞蹈培训,家长须知的几个问题
孩子学习舞蹈,家长有必要了解基本常识吗?你以为基本功只是压腿,下腰,手位吗?很少的家长会系统的了解舞蹈的基本功吧,如果你不了解,怎么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怎么专业化的鼓励孩子?别人问起,你家孩子学得什么基本功,那么你怎么回答?所以家长须知基本功常识。
舞蹈教练班
通常的家长只要把孩子送到舞蹈培训之后,可能就会每天问孩子的成果,或许不会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为了训练一个动作多累,所以希望很多家长都谨慎起来,好好的了解孩子所学习的基本功。
⑺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7)舞蹈教学中如何下腰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⑻ 求tfboys爱出发舞蹈教学慢动作 学这个舞蹈是不是一定要有舞蹈功底或者可以下腰那种的
这个舞比较简单,但有舞蹈功底跳出来的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网络上有爱出发练习室版本的舞蹈教学视频可以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