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交流成功經驗

教育教學交流成功經驗

發布時間:2020-12-28 04:24:05

Ⅰ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發言稿

各位領導、專家,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的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張老師在講座中說,教學的有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業上有進步、有收獲、有提高、有發展。有效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他站在生命倫理的視角,批判了現行教育體制和課堂教學生態。他認為:「一名教師因為課堂的高效而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學生生命的寬度,那他教學的意義就不止教學了,他的教學生涯也就有了超越一般生命意義的長度和寬度。」他帶領大家深度追問思考:何謂課堂?何謂理想課堂?何謂有效教學?„„一系列追問思索,帶給我們的除了思想上的震撼,還有認識上的清醒和行動上的感奮。下面我就我校如何以「雙自課堂」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談幾點思考與大家交流,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近幾年來,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校在充分調研校情學情的基礎上,借鑒了課改成功學校的經驗,提煉出了「自主參與,自覺發展」雙自高效課堂模式。該模式設計了學生從自主開始,進入自律,完成自治,最終自覺發展的內涵發展路徑。認為「自學」是體驗最深刻的學習方式,「自主」是態度最積極的學習狀態,自主性是學生發展的根本屬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課堂教學培養的核心目標。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往的「師問生答」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積極參與」。「師說生聽」變成「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但是,想想看我們在努力實現課堂教學「脫胎換骨」的同時,其實不經意地偏離了真實的課堂教學軌道,有些教師過於追求課堂教學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學生的發展,丟掉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優秀傳統,課堂教學改革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從教與學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現象:1、對教學方法的選擇,盲目崇尚新異。比如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熱烈,有些老師沒有系統地整理知識,想方設法變著花樣進行教學,看似課堂熱鬧、學生積極性高,但實際上存在「有教無學」「教2多學少」等弊端,學生缺乏探究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在脫離了學校提供的材料和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後,學生便會無所適從,長期以往,必然會產生厭倦心理。2、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課改大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但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是一些毫無探究價值的問題都要讓學生去探索。曾經聽過這樣一節課,內容是《都市精靈》,老師在講到鳥對人類的作用時,對「烏鴉」進行了一番長久的討論。她啟發學生大談特談,從烏鴉的象徵義說到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從民間諺語說到烏鴉的益處,從討論到底是「報喜不報禍」好還是「報禍不報喜」好,說到哥白尼、愛因思坦、還有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等等。本節課的教學中心是「體會生動的語言中包含的感情」,可老師卻用一半多的時間圍繞烏鴉,且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目標無多大的關系,這種偏離文本的拓展我認為是要不得的。還有在探索過程中,沒有具體的要求、提示和指導。在時間的調控上也是隨心所欲。一旦發現時間很多,就讓學生「充分」探索來拖延時間;一旦發現時間不夠,就匆匆走過場,往往是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探索就已終止„„。在這種隨意的、毫無組織的學習方式中,展現的只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卻的是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這種缺乏個性意識、參與意識和問題意識的課堂,往往就是局限於被動聽講和記錄,僅僅是把學習看成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未能看到學習其實還是一個不斷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從以上的現象可以看出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是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卻丟失了寶貴的東西——「有效」。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知識與技能,還要獲得影響今後發展的價值觀和學習方法。那麼怎樣達到有效?我覺得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教室充盈民主的氣息;把創造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發展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成長的家園。整個過程老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的各種學習思想閃現、碰撞,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3第二是在「導」上下功夫。機械重復的課堂缺少靈氣,墨守成規的課堂缺乏思想,人雲亦雲的課堂缺乏個性,浮光掠影的課堂沒有實效,而理想的課堂應該是有導游參與的自助游,目標明確,過程精彩,隨時都有意外的發現和驚喜。教師引導時在問題上需要把握兩個原則:問題要少而精;問題難度要適中第三是在「練」字上下功夫。練得及時,練得有效,練得有質量。提高練習的可信度和有效度。第四是在「評」字上下功夫。開展小組合作評價,採用同伴互助,共同發展被實踐證明是最高效的課堂,也是成功的課堂。第五是在「改」字上下功夫。首先是做到「四個必」,即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強調教師的改與學生的改同步進行,協調發展。第六,是做有效的教學反思在教完一節課或結束一個階段教學內容後,應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踐進行回顧,將經驗和教訓記錄在案,作為完善教案、改進教學、總結經驗和搜索規律的依據。這是現今大多數學校教學管理明確的,也是教師最熟悉的。但我們要理論聯系實踐,總結精彩之處,反思遺憾片斷,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學生是否有傷害,是否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要反思以後的教育教學該如何改進等等。反思要注重教法反思,注重學法反思,注重教學過程反思,還要注重對「三維目標」落實情況的反思。反思的內容可以是:記成功之舉;記敗筆之處;記教學機智;記學生見解;記再教設計;記思想火花。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中小學教學的永恆主題,這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

Ⅱ 幫我寫一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成功的案例

我班有個學生叫趙某。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裡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裡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麼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此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周悅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績。我為了鼓勵他,獎給他一本日記本。獎品雖少,但能表示老師的一點心意。第二學期,他學習更努力了,在期中測試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
案例分析: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於鄭萬里這樣特殊的後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並改正錯誤。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後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 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同學是學生的益友。在學生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於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讓鄭萬里同學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周悅同學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後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後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鄭萬里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自製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後引導並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於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鄭萬里同學搖身一變,由「搗蛋鬼」轉變為紀律委員,由後進生轉變為先進生!他無論在哪裡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老師,您好!」我總是報之一笑,並說上一聲:「你好。」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願: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後進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共同把後進生轉化成為先進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Ⅲ 經驗總結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如何推廣先進教育教學經驗

推廣先進教育經驗

總結先進教育經驗的重要目的是為了推廣。推廣先進教育教學經驗的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大體歸結起來,有直接推廣與間接推廣兩種基本形式。

一、直接推廣

由教育行政領導部門、各專業研究會和學校主辦或參與,有目的地組織經驗總結者和被總結對象,採取大小型會議形式直接交流或傳播教育教學經驗,並以主管部門正式行文批轉經驗總結報告,要求所屬各單位或學校參照實施。
1.先進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
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持召開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議,向與會代表報告先進經驗,直接傳播交流信息,肯定先進經驗推廣的意義和作用,並提出實施的具體要求。
2.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專題討論會
由各級教育學術團體主持,舉辦學術年會或專題討論會,召集會員代表參加,選擇優秀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報告,進行群眾性的評價,要求與會代表宣傳和推廣先進經驗。
3.先進教育教學展覽會
採取這種形式傳播先進經驗,一般可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辦。除先進經驗創造者提供教案、教具、學生作業、試卷等有關材料外,還要有一定的經費購置必要的器材,諸如照片、圖片、實物、模型和統計圖表等,進行籌劃布置,現場展出。通過參觀展覽,使與會者親自感受先進經驗所取得的實際效果。
4.先進教育教學演示活動
這類現場活動,一般指特級或優秀教師進行的課堂教學或課外指導。通過觀摩教學或實地考察,了解先進教育教學經驗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並可通過教學評議會或學生座談會,與任課教師、學生直接交換意見,加深對先進經驗的認識和理解。
5.開展先進教育教學傳、幫、帶活動
這是推廣先進經驗的一種小型有效的方式,適用於一所學校或教研組。 由優秀教師向本校教研組的教師直接傳授教學經驗, 通過聽課、討論教案和批改作業等各個教學環節,具體傳授、幫助、帶動全體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這種活動,應由校長、教導主任或教研組長組織領導,堅持經常化、制度化。

二、間接推廣

先進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寫成書面報告或錄製成磁帶、電視片,由教育行政部門、專業研究會、學校等組織,向教育報刊、出版社、廣播電視台推薦, 廣泛宣傳, 擴大影響,促使先進經驗的傳播與實施。
1.書面經驗交流
將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匯集成冊或寫成單項報告,推薦教育刊物公開發表,或由教育專業學會編印,進行內部交流。
2.錄音錄像播放
利用電化教育手段,通過廣播電視台或學校電教室錄制先進教學片、總結報告和現場教學等,組織廣大教育工作者收看,並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進行研究討論。
3.組織專題研討會
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先進教育教學專題研討會,是一種有效的推廣先進經驗的形式。任何先進經驗都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必須因地制宜,聯系實際,不能搞「一刀切」,依葫蘆畫瓢。因此,為了使先進經驗取得成效,可組織同行專家或教師進行討論研究,經過消化吸收過程,而後付諸實施。這是克服和避免盲目性,提高推廣先進經驗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Ⅳ 經驗總結的方法步驟是什麼如何推廣先進教育教學經驗

1.先進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
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持召開教育教學經驗交流內會議,向與會容代表報告先進經驗,直接傳播交流信息,肯定先進經驗推廣的意義和作用,並提出實施的具體要求。
2.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專題討論會
由各級教育學術團體主持,舉辦學術年會或專題討論會,召集會員代表參加,選擇優秀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報告,進行群眾性的評價,要求與會代表宣傳和推廣先進經驗。
3.先進教育教學展覽會
採取這種形式傳播先進經驗,一般可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辦。除先進經驗創造者提供教案、教具、學生作業、試卷等有關材料外,還要有一定的經費購置必要的器材,諸如照片、圖片、實物、模型和統計圖表等,進行籌劃布置,現場展出。通過參觀展覽,使與會者親自感受先進經驗所取得的實際效果。

Ⅳ 教師博客的開博,方便教師之間交流教育教學經驗

博客這樣一個近似「零壁壘」的網路新技術,博客為教師提供討論問題的平台,可以讓一大群內志趣容相投的教師博友走到一起來。新課程改革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是教師個人力量能完成的了的,我們應該通過博客開展多方面的合作、探究活動。
由於傳統的校內教研模式,受個體背景因素、操作模式、流程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往往很難使所有人互動參與以及建立起真正平等、合作、開放的教研關系。博客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齡、經驗、背景等只要有共同的話題博客之間就可以進行交流。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博客之間實現了深度交流和溝通;通過博客,使得有經驗的教師的隱性知識能夠被保存和傳播,年輕的教師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樓。博客最大功能應該是它的適時性和交互性,利用它組建一個個團隊,一個個研究的實體,共同參與某個教研課題的研究。通過交流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制定彌補的措施手段,因為有大家的支持與幫助,你會走很少的彎路。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更大范圍、更多層面上開展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利用博客交流教育教學經驗。

Ⅵ 從教育教學、班主任的角度列舉出三點教育經驗,用三種教育經驗總結類型。

教育是項創造性工作,我們創造的是教學方法、育人方式、管理模式。教育不等同於教書,包含教書。教育不只是育才,更包含育人。下面就結合我的切身體驗談點感悟:
一,教書,我們看似教給學生在讀一篇篇課文,在背一段段美文,實際上我們只是以課本上的課文為例,教給學生如何讀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做到獨立快速讀懂一篇文章,從文中獲取所需信息。然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通過一篇篇精彩例文的學習、感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心中所想。文中所涉及的生字、新詞、美句,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這是積累,只有足夠的積累才能讀好一篇文章,寫好一篇文章。所以,教書,不能局限於課本,學習不能只學好課本,應在學好課本的基礎上,用學過的方法去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不斷復習、鞏固、延展課堂內所學。
二,寫作,上面提到,學課文是為了學會讀書與表達,表達分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我們只說書面表達,在學課文時,我們要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與技巧,適時地進行寫作訓練,在不斷訓練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除了結合課文篇章例文來找訓練點外,我們平時要讓學生學會勤動筆,善觀察。我的做法是天天記日記,讓學生把每日里的所見所聞所感訴諸筆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傾於紙上,這樣,學生發現素材能力、組織素材的能力自然就會提升。
三,教育,不只是教學生考個優秀的成績,還應注意教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平日里我結合班裡出現的各種現象適時進行安全教育、思想教育,育人思想無時無刻不銘記心間。當學生在日記中傾訴媽媽嘮叼、偏愛時,我給他們分析媽媽的做法與想法,讓他們知道媽媽付出了多少;當同學間有矛盾時,我讓他們各自從自身找原因,多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問題;當他們課下玩有危險隱患的游戲時,我指引他們預測不同狀況,防患於未然;當他們言語不當時,我告訴他們要嚴於律己。
教育教學是一項創造性工作,老師要學會思考,敢於創新,勤於反思總結,不斷提升自己,提升教育質量。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交流成功經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