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二者都屬於跨學科教育,需要將原本孤立內的學科進行有機整合容。教學設計上都基於問題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或項目導向(project-based learning)學習模式。不同在於STEAM教育強調跨學科,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而創客教育的核心是創造,它會涉及不同的學科知識,但其本身不強調學科。與STEAM教育相比,創客教育具有更明確的目的性和實施路徑。然而二者之間又具有內在的聯動和融合關系,創客教育為STEAM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而STEAM教育又將為創客人才的培養提供知識和能力基礎。總體而言,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都是落實創新教育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具體關系如下圖),二者分別作為學科基礎和實施手段實現學生源源不斷的創意,有效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
2. 什麼是STEAM創客教育
在孩提時代,兒童們就喜歡在紙上塗鴉,用橡皮泥捏出各種形狀,以及用樂高積木堆疊成房屋。但是,一路走來,學校教育變得越來越僵化,大量的作業和考試,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正在喪失。
毫無疑問,創客運動將改變我們在學校的學習。它能減少標准化教學和測試對學生個性化發展帶來的損害,用一種新的方法鼓勵創造和創新——利用新的數字技術來設計、製作、分享和跨時空的學習。
一些年輕人已經通過創客運動展露出驚人的天賦。除了文章開頭介紹的凱恩外,11歲的西爾維婭(Sylvia)擁有一個網路直播節目,叫做「西爾維婭的超級無敵創客秀」。她在父親的幫助下,通過唱、玩、教的方式向數百萬的觀眾介紹電子學、開源硬體Arino開發,以及其它有趣的項目,非常受歡迎。14 的喬伊·哈迪(Joey Hudy),一個年輕的創客和企業家。在白宮,用他自己設計製作的棉花糖大炮讓奧巴馬驚嘆不已。
在美國,從政策到實踐層面,創客文化已經開始在教育中站穩腳跟。
白宮開始擁抱創客運動是源自奧巴馬總統提出的要創新教育以提升學生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學習水平。奧巴馬在2009年的競選演講中說到,www.zhlzw.com「我希望我們所有人去思考創新的方法激發年輕人從事到科學和工程中來。無論是科學節日,機器人競賽,博覽會,鼓勵年輕人去創造、構建和發明——去做事物的創建者,而不僅是事物的消費者。」
美國政府在2012年初推出了一個新項目,將在未來四年內在1 000所美國中小學校引入「創客空間」,配備開源硬體、3D列印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數字開發和製造工具。創客教育已經成為美國推動教育改革、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內容。
一些學校也意識到他們已經失去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辦法。他們開始嘗試把創客精神帶到學校教育中。過去幾年內,美國高校中的學術性創客空間和製造類實驗室迅速多了起來。而一些K12學校也紛紛嘗試在圖書館設立創客空間,或者改裝教室以適應基於項目和實踐的學習。
創客教育的關鍵點是,如何把創客空間整合到現有的教育項目中。創客空間是創客們製作、交流、共享知識和資源,以及項目協作的場所。對於學校來說創客空間不僅如此,還是課程實施的環境。教師要學會把課堂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創客空間,鼓勵學生創建物品、發明工藝、分享創意點子。創客課程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動手做是最重要的,開放和分享,大膽嘗試,迭代設計,注重美學,打破年齡歧視,強烈的個性化學習,技術是基本要素,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等。
在《創造即學習》書中為K12學校提供了一些創客課程的思路。
小學——發明製作一個有趣的玩具;用Scratch簡單編程;學習定格動畫製作等。
中學——製作組裝電動玩具;用簡單圖形軟體繪制個人頭像;學會簡單的電子元件的焊接;學會用MaKey MaKey套件組裝觸控設備等。
高中——用樹莓派、Arino或其他開源硬體解決日常問題;製作自己的機器人;學會編制一個游戲展示你的數學才能等。
數字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帶來了的不僅是幕課,還有創客教育。在學習的個性化時代,二者需要結合互補。學生不但可通過在線學習獲得知識,而且還能在學校的創客空間設計製作,發揮創造才能。從這個意義上看,創客運動將成為學習變革的下一個支點。
3.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跟聯系呢
一、 由來
Steam教育的由來:
Steam教育起源於美國,是由美國政府為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提出的。
剛開始是叫Stem,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的縮寫。鼓勵學生重視這幾門功課的綜合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美國學生在全球的競爭力。後來加入藝術(Arts),形成現在的Steam。
創客教育的由來:
創客教育起源於歐美的創客運動,創客在歐美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以前主要在歐美的家庭車庫進行,最近幾年開源硬體、3D列印技術、圖形化編程軟體的發展降低了創客的門檻,使得創客教育受到教育體系的重視。
二、 核心
Steam教育的核心:
Steam這個單詞由五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所以跨學科學習是Steam教育的核心要義。
創客教育的核心:
創客(Maker)的核心要義是創造,在創造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不同學科的知識,但其本身不強調或不偏向任何一個學科。
三、 情境
Steam教育的情境:
Steam教育的教學情境一般都是真實的場景,聯系生活,區別於傳統的理論教學,但都是老師設定好的一個相對復雜的情境問題,有學生利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從不同角度去分析。
創客教育的情境:
創客教育的情境同樣是真實場景,但一般都是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或者是一些新穎的想法,由學生自己提出,然後利用不同的工具和知識去實現。
四、 導向
Steam教育的導向:
Steam教育注重的是用多學科的知識從多角度展開探究,關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但並不在乎結果,所以Steam教育是以過程為導向。
創客教育的導向:
創客教育目的是要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過程沒有限制,可以借用不同的工具和理論知識,但強調要有最後成品,所以創客教育是以結果為導向。
五、 側重點
Steam教育的側重點:
Steam除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外, 更強調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多元思維。
創客教育的側重點:
創客教育更看重學生獨立的創造思維的培養, 學生需要有自己的創意,並努力實現。
六、 定位
Steam教育的師生定位:
在 STEM 教學中,教師角色更多的是教學設計者、活動組織者、知識講授者和學習引導者等。教師角色多元,且需要不同教師相互配合,共同引導學生完成某個具體項目。學生則是積極的參與者,在過程中學習跨學科的綜合知識。
創客教育的師生定位:
在創客教育中, 學生更傾向於獨立創造者的角色,他們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並藉助有效的手段加以實現。教師則扮演著支持者的角色,不會過多干預學生的想法,不需要預設太多具體的問題以及講授固定的知識體系。
七、 結合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不同學科老師間的配合上課,單個老師卻又不能靈活解決學生遇到的跨學科的問題。同時中國的很多學生可能缺乏自己的想法,所以純粹的Steam或者創客課程都很難落實,但兩者的結合恰好能夠完美的解決對方的不足。
以創客教育為載體,進行Steam教育的跨學科學習。由老師設定好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然後由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與解決問題。這樣問題的難度可控,運用的知識可預估,降低老師授課難度,而學生即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
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設定的范圍內,發現問題。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與解決問題。
4.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的區別
來源於美國推出的全新教育理念的「STEAM教育」還沒真正普及,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火熱起來的「創客教育」又迅速走進了廣大中小學。很多老師會很困惑「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有什麼區別?哪種教育理念更好?本文將為大家解疑,然而釐清兩者的區別不代表要分出高下,而是思考如何把兩種教育理念進行聯動。因此本文也將結合i3DOne青少年三維創意社區的創客導師開課理念,與大家分享如何將兩者融合實現更有價值的創新教育。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的區別和關聯?
STEAM教育是將五大學科——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s)融合起來的教學。創客教育則是提倡開發自己的創意,通過軟硬體將創意實現成具體物品,例如用3D One設計出3D模型然後再3D列印出來、利用Arino編程製作出電子物件。從這兩個含義可以很明顯的區分,STEAM教育更講究地是跨學科的「知識融合」,而創客教育重點在於將想法進行「實踐創造」。
兩者本質上有著高度相似的共通點——創客活動需要STEAM教育提供知識理論基礎的,例如3D One設計建築物,需要了解相應的工程學、數學計算尺寸、藝術提高模型的美觀。而創客實踐則是STEAM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知識體系只有幫助實物創造才能發揮作用,甚至成為可商業化的產品,聯接教育與商業。
更詳細的教學案例可以到i3DOne社區查閱李雯老師的改篇教學分享。然而關於創客教育跟STEAM教育結合的實例不僅如此,還能結合更多綜合性學科,例如i3DOne社區創客導師韓東鵬老師分享的,通過天文學和物理動力學知識,利用3D One設計出火星探測器並3D列印製作出來,因為參與到直接的3D設計和趣味製作,讓枯燥的科學知識更加生動易學,並從實際製作中更能深刻理解知識點。更多成功教學案例可以在i3DOne社區進行查閱。
5.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是什麼兩者有什麼關系和不同嗎。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的區別和關聯?
STEAM教育是將五大學科——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s)融合起來的教學。創客教育則是提倡開發自己的創意,通過軟硬體將創意實現成具體物品,例如用3D One設計出3D模型然後再3D列印出來、利用Arino編程製作出電子物件。從這兩個含義可以很明顯的區分,STEAM教育更講究地是跨學科的「知識融合」,而創客教育重點在於將想法進行「實踐創造」。
兩者本質上有著高度相似的共通點——創客活動需要STEAM教育提供知識理論基礎的,例如3D One設計建築物,需要了解相應的工程學、數學計算尺寸、藝術提高模型的美觀。而創客實踐則是STEAM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知識體系只有幫助實物創造才能發揮作用,甚至成為可商業化的產品,聯接教育與商業。
兩種教育理念如何聯動,發揮1+1>2的作用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科技中心副主任,李雯老師在其發表的《STEM教育理念下的「三維創意設計」課程教學案例》就提及到,如何將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融合更有效的課程體系裡。她以修復一隻蜘蛛的零部件為例,將解決問題—學習STEAM相關學科知識——3D設計——3D列印製作——解決問題完整的串聯起來。
6. steam創客教育是什麼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專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屬育也就是STEAM教育,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的更新。青少年接受知識,發揮主觀創造力的意願也在加強。今天的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對青少年未來需要的能力做好奠基。
創客教育目前主要是以創客的課程而實現的。創客課程不是一門課程,而是由低階到高階的一系列課程組合。入門級課程可以側重電子、機械、材料、計算機等基礎學科知識的講授與操作技能訓練;中級課程可以側重 3D 建模、製造、電路裝配、電子切割、高級編程等較復雜的技能訓練 ;高級課程則可以進行綜合性的創新實戰,圍繞某個現實項目和問題,讓學生以團隊形式協同創造新方案和新產品。除了開設專門的創客課程外,也可以結合學科內容設置創客課題,將創客教育的理念融入學科教學中。
機器人教育服務於3-16歲的學員,通過設計、搭建、編程、專注提升青少年的創新力和思維力。
7. 有什麼比較不錯的steam創客教育機構嗎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
這樣做的好處:全面了解。
注意事項:勤學善思。
8. steam創客教育是什麼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
創客教育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務設計研究所旗下的實驗室,關注如何通過創客模式踐行STEAM教學目標與OBE教育理念。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K12用戶研究、STEAM理論研究、OBE理論研究、創客教學課程研發、創新空間設計理論等方向。
創客教育實驗室立足於創意、創新、教育三個核心維度。通過創意社區激發創新,通過創意原型、產品迭代、項目孵化踐行創新實踐、促進中國創造;在Living Lab模式下進行用戶研究、研發教育產品;促進科普教育;通過創客模式踐行「做中學」精神。
(8)steam創客教育教學平台擴展閱讀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為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
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9. STEAM教育是創客教育的基礎嗎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STEAM教育是創客教育的基礎。下面我從兩個角度來詳細說一下
一,從創客的起源方面;
「創客」最早起源於2001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主任格爾聖菲爾德·尼爾的推動下,第一個「微裝配實驗室」(FabLab)誕生了。其核心理念是,與其讓人們被動接受知識,不如給他們裝備相關的知識以及工具,讓他們自己主動發現科學。在中國,華工啟明星依託的Fab Lab Wuhan就是由MIT Fab Lab實驗室官方認證的標准實驗室。
創客教育是建築在STEAM教育基礎上的針對於T或E部分的專項發展。STEAM教育應該是創客教育開展的基礎,即創客教育也應當遵循STEAM教育的所有基本准則。例如以PBL形式開展學習,遵循跨學科的教育理念等。
在中小學階段開展創客教育最好的方式是現在低年齡階段開展STEAM教育項目,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的綜合素養。在學生具備了相應的素養之後,再開展具備一定技術要求的創客教育,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0. 如何將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融入中小學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steam教育源於歐美所推崇的stem在引入中國後加入Art也就是藝術,才形成現在的STEAM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創客教育。
目前創客教育大多並沒有系統性的引入進教學,只是生硬的每周安排一兩節課程來讓中小學生完成以達成教學目標為准則並不考慮學生的感受與收獲。
想要將創客教育充分融入中小學,簡單的以政府名義采購大量的創客教育硬體遠遠不夠:
由於目前教師絕大部分屬於傳統教育培養出的優秀人才,其中大多數教師均為考試能手,其中創客教育所急需的動手開創能力嚴重不足,從師資力量上面解決問題才是根本。這就需要對教師系統性的重新教學,只有教師具有極強開創製造能力才能將創客教育融入中小學。
其次,目前的創客教育嚴重缺乏系統性的編排引導,舉例來說就是:1、小學生水平認知不足的情況下,去研究c等基礎匯編語言難度可想而知,並非所有孩子天賦異稟,都能夠勝任如此艱難的任務。2、提升空間缺失,僅有的創客教育僅僅是教師手把手將一個項目完成,完全沒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習固化,更是沒有課外延展課程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
總結起來,將創客教育充分融入中小學應該有三步:一、對相關師資進行挑選並額外系統性培訓;二、課程細化到對應知識能力水平的學生中去;三、讓創客教育具有充分提升拓展的空間。